今年6月,广东省农业厅印发《2018年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省建设10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若干千亿产值、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百园强县、千亿兴农”的农业产业兴旺新格局,推动乡村振兴。
惠州市委全会提出,要发展富民兴村产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各级各部门都要动起来,为乡村振兴想办法、出招数,形成强大合力。
创建一批具有惠州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着力发展兴村富民产业,带动农民增收,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为此,惠州市大力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引进农产品加工、储运、物流、商贸等企业,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科技、设施、品牌、信息等要素聚集,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化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做大农业堆头。
记者9日从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现场会获悉,目前,惠阳区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龙门县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已成功入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将各获省级财政补助资金5000万元。据悉,今年至2019年,惠州市拟建设7~8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并通过创建推动,打造若干个产值超五十亿元的产业集群。
■惠阳
大力培育蔬菜产业新业态
环境优美、蔬菜水果长势喜人……昨日上午,记者前往惠阳区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看到,繁花盛开、蔬果丰盛,农业科普、农家餐馆、耕种体验区等应有尽有,成为乡村休闲和农业观光的升级版。
据悉,惠阳区将优质蔬菜作为当地特色农业核心产业,通过创建农业产业园,摸索创新“生产+加工+科技+营销(品牌)”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记者了解到,惠阳区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涵盖平潭、良井和永湖三镇,去年蔬菜复种面积17.54万亩,总产量29.61万吨,实现蔬菜全产业链总产值12.88亿元,以四季绿农产品有限公司等优质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将优质蔬菜产业发展与农耕文化、休闲养生文化相结合,构建集蔬菜良种繁育、生态种植、精深加工、冷链物流、文化体验、休闲观光全产业链于一体的优质绿色蔬菜产业园。
下一步,惠阳将充分利用蔬菜产业聚集发展效应,大力实施产业扶贫。依照计划,到2020年,通过产业园建设,辐射带动周边农户3.5万户以上,园内农户人均增加可支配收入超过3.2万元,高于当地平均水平23%以上。同时,打造绿色、安全、优质的外向型蔬菜现代产业园,大力培育蔬菜产业新业态。
■龙门
拓展园区功能延长产业链条
同样入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还有龙门县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记者采访了解到,该产业园主要以龙城街道、平陵街道、龙田镇为核心,以生产优质丝苗米为主导产业。目前,园区特色大米品牌优势尤为突出,培育了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龙门大米”,拥有经营专用品牌7个。
接下来,该园区将深入拓展大米产业前端技术研发、中端产品加工和后端销售服务及休闲旅游功能,延长产业链条,按照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研发、产业融合等全产业链条布局思路,总体形成“一心四区一带”的空间功能布局框架。
值得关注的是,龙门县水稻种植过程均按照《龙门县优质稻生产技术规程》操作,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稻“三控”施肥技术等,对水稻病虫害进行专业化统防统治,种植出品质上佳的稻米。同时,该县大米企业均入驻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溯源平台。
按照计划,将园区建成为集绿色农业生产研发、加工贮藏流通、电商销售、品牌建设及推广、生态田园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珠三角地区现代农业产业要素集聚区、省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乡村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规划
打造市级农业公园带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
多年来,惠州市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大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总体靠前,初步具备了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的基本条件。
来看一组数据:惠州市农业总量排全省第10位,农民收入排全省第6位;耕地资源比较丰富,产业门类比较齐全,特色农产品规模较大,经营主体数量较多,科技装备支撑有力,是我省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区和供港农产品输出地。
市农业局负责人介绍,今年将启动惠城、惠阳、博罗、惠东、龙门等地5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2019年计划建设2~3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引领带动全市现代农业加速提质增效,形成“以园兴农、以园强县”的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同时,打造市级农业公园,带动农村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名词解释
现代农业产业园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在规模化种养的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营销(品牌)”,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明确的地理界限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建设水平领先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是新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