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蓬村一农民捧着花生,收获的不是喜悦。本报记者 钟邦国 通讯员李广用 /摄
该市一农民苦笑地对记者说:花生大面积减产,已成为铁的事实,一些地方的花生甚至面临着绝收。据农业部门预测,该市花生总产量将比去年减少3000万公斤,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
据该市农业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今年该市共种植花生15万亩,与去年花生种植面积基本持平。由于受今年历史罕见的旱情影响,该市农作物普遍喊“渴”,生长势头欠佳。一些农作物由于长期缺水,加上受高温天气的影响,已出现枯萎死亡。其中该市西南部乡镇旱情尤为突出,一些村庄甚至出现人畜饮水困难现象。该市北和、覃斗镇从去年8月份至今,没有下过一场透土雨。近日,随着炎热天气的到来,这些乡镇的旱情继续加剧,已威胁到人畜饮水。为缓解旱情,该市沿海乡镇群众纷纷通过抽取地下水,为农作物解“渴”。
“我们这里的地下水储蓄量有限,全村200多口抗旱井,已面临枯竭无水!”北和镇吴蓬村委会干部告诉记者,该村群众为缓解旱情,不得不日夜抽取地下水,于此,造成农业成本投入过大,而农业经济效益却未能凸现。
近日,记者在吴蓬村田间地头看到,大批群众正冒着烈日,收获花生,但人人脸上无精打采。
“前几年,虽然天气干旱,可我们种下去的花生,仍然喜获丰收,平均亩产500公斤;如今,由于遭受历史罕见的旱情,花生产量仅为每亩150公斤,种植花生让我们血本无归!”村民吴德艳愁着脸,向记者算了一笔数:他种植3亩花生,平均亩产量仅为100公斤,按照市场收购价格5元/市斤计算,全家花生收入仅有1500元;而投入成本按每亩800元来计算,全家种植的花生花掉成本2400元,这真是得不偿失。“我们种植花生除了白白奉献劳力外,还倒贴了900多元!”吴德艳苦笑。
目前,该市正广泛发动干部群众积极投入抗旱行动中,力争将旱情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