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省内信息联播

你知道吗?圣女果是从中山走向全国的

27年前,以色列派专家来到中山培育“樱桃番茄”圣女果今年4月,该国举行国际农业展揭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27年前,圣女果基本无人知晓为何物,国内更无人种植;从国外购入种子, 价格高达每公斤2000-4000美元。27年后,圣女果家喻户晓,是男女老幼喜爱的夏季"必备水果"。历史改变的源头,竟发生在中山张家边的一个小村庄里。

   今年4月,以色列举行国际农业展,特设中国专场,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被掀开了。早在1988年,我国第一次从以色列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农业生产设施(滴灌地膜),项目悄然落户中山。正是这个项目,让圣女果通过中山在我国落地生根,进而风靡全国。

引种往事

  以色列专家把小番茄带到中山

  番茄是水果还是蔬菜?1988年以前,几乎所有国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蔬菜”。1988年以后,大家的回答,便不再那么肯定了。

  今年80岁的罗锡金,退休前是中山市经济作物总站的站长。昨日,他向记者讲述了番茄如何从蔬菜变成水果、发生在中山的故事。

  罗锡金回忆说,1987年秋天,时任农业部部长陈耀邦到中山视察,对中山的农业发展成果、科技兴农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并给予充分肯定。回到北京后,陈耀邦将引进以色列水果型番茄 (即 “圣女果”,学名“樱桃番茄”)良种试验项目,引荐到中山。

  如今工贸发达的火炬区张家边五星村,当年正是试种基地的所在地。时任副市长简国森亲自规划,在当时的五星大队租用了30亩耕地用于基地生产用地,并落实了工人、生产资料等配套工作。

  1988年9月,在以色列专家阿龙·巴尔(AlonBar)的指导及我市农业部门的配合下,其所带来的良种在试验田生根,不久后生产出我国第一批圣女果。

“小个子”番茄供港价格,居然是“大个子”的10倍

  引种圣女果前,人们印象中的番茄,还是拳头大小、只能当蔬菜烹煮的植物。此外,番茄必须在其青色时摘下,等到自然变成红色方可食用,尝起来口感偏硬。

  圣女果是以色列科学家通过10年努力,利用多批次品种的种子杂交而成。尽管“身材”只有拇指大小,但色泽美观,具备爽、甜、滑等优点。以色列人甚至将其视为水果食用。

  罗锡金回忆说,中山第一批圣女果面世后,中山人还没有口福享受其美味。这批圣女果经过精选包装,每盒250克,运往香港中山迪俊贸易公司,在香港超市销售。每盒批发价约1美元,当时折合人民币8元。换言之,每公斤能卖到4美元。

  罗锡金表示,当时中山种植的“大个子”番茄,也有供港销售。由于质量较低,在香港属于“地摊货”,价格最高不超过每公斤0.4美元。“小个子”圣女果,批发价比“大个子”高出10倍。

“土办法”打破圣女果种子垄断

  中山出产的前两批圣女果,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也让国人逐渐熟知这一新品种。然而,当年我国尚未拥有圣女果的种子。

  1990年,项目合同期满,以色列终止提供圣女果的种子。如果要获得良种,只能付款购买,价格让罗锡金等人看傻了眼——每公斤2000-4000美元,“这比黄金还贵啊。”回忆往事,罗锡金忍不住大喊。

  最终,罗锡金等人借鉴其他作物的栽培方法,请来华南农业大学的专家,联同中山市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科技人员,在已有的圣女果植株上采取了“组织培育”技术,繁育新种苗;几经努力,破解了推广圣女果的“种子关”。

  其后,中山市在张家边、三乡、民众等区域推广种植圣女果;同时在东凤镇康发农庄、沙朗科技园等应用网棚无土栽培技术,大量种植圣女果。1992年,中山市与阳山县科委合作,在该县山区杨梅乡、江英乡等地建立反季节水果生产基地400多亩,生产出同样优良的圣女果,解决了夏天出口货源短缺的问题。

  罗锡金说,如今在国内家喻户晓的圣女果,正是这样一步步从以色列走进中山,走出广东,最终风行全国的。 

历史剪影

  以色列专家取中文名

  回忆起当年来到中山的情形,阿龙·巴尔还清晰地记得自己以及随行的妻子和3个孩子,被安置在靠近中山市农业委员会的普通居民楼内。这栋水泥地板、没有电梯的民居,当时在中山市规格不低,却让在以色列习惯了现代化住宅的阿龙·巴尔感受到“城里人进农村”。

  此外,在以色列习惯开车的他,也不习惯当时“交通基本靠走”的中国生活。刚定居下来,阿龙·巴尔给家里能骑车的人都买了自行车。不久后,他花了5000美元,专门托人从香港买来一辆二手黑色马自达轿车。

  一个大胡子外国人,开着一辆右舵轿车在中山出没……这在当时的中山可是一件稀罕事。被不明所以的中山人围观和指点,也成了阿龙·巴尔习以为常的事。

  尽管来到中山后有诸多的不适,但阿龙·巴尔感受到了中山人的好客。中山同事在生活上对其有诸多照顾;刚买车时,中山交警特地为他举办了一次考试。

  阿龙·巴尔逐渐入乡随俗,取了一个广东味十足的中文名——阿龙。平时没什么工作的妻子,还跟当地人学起了中医。

  戏称罗锡金是“nonono站长”

  以色列地处干燥的沙漠地区,气候条件与湿润多雨的中山大相径庭。当年试种,罗锡金等人向阿龙·巴尔提出了不同看法。

  罗锡金还记得,以色列气候干燥,农业种植依赖地下水。阿龙·巴尔到中山后,建议挖深坑试种圣女果,以便汲取地下水。当时,罗锡金提出反对意见:“中山多雨,到雨季时深坑必定水浸,到时就血本全无了。”

  此外,阿龙·巴尔到中山时,还带来了当时先进的滴灌技术和设备。他曾提议,中山的作物种植全部更换为滴管,节约用水。这也遭到了罗锡金的反对。罗锡金说:“滴灌技术和设备成本太高,全面普及不现实。中山水资源充足,没这个必要。”

  久而久之,“no(不)”成了翻译向阿龙·巴尔转述罗锡金的话时用得比较多的一个词汇,引得阿龙·巴尔把罗锡金戏称为“nonono站长”。

  27年后,谈起阿龙·巴尔“授予”自己的这一头衔,罗锡金哈哈大笑:“阿龙的到来,让圣女果从中山起步,风行全国,这对中山农业来说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