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通知公告

关于广东省第四十五次农作物品种审定会议审定通过主要农作物品种的公示

  根据《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现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十五次审定会议审定通过主要农作物品种有关材料予以公示(详见广东农业信息网www.gdagri.gov.cn),公示期为60日(自2016122日至2016322日)。公示期内,如有异议,可向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反映,并提供书面说明材料,包括异议内容、异议人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及手机号码、电子邮件等联系方式,异议单位书面说明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司徒志谋(邮编:510500,通讯地址:广州市先烈东路135号,电话:020-37288069,传真:020-37288070)。

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

2016122



一、审定通过主要农作物品种目录

  (一)水稻品种

序号

品种名称

品种来源

育种者

备注

1

粤新油占

粤金油占/齐华占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2

农晶丝苗

三农选/粤晶丝苗2

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3

华航38

航香48/黄莉占

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

 

4

南桂占

佳辐早占/丰华占//黄丝占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试验用名:南丰占

5

五优1173

五丰航恢1173

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

试验用名:五丰优1173

6

五优155

五丰A ×R155

广东恒昊农业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试验用名:五丰优155

7

吉田优622

吉田622

广东源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试验用名:吉田优602

8

早优736

早丰广恢736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

试验用名:早丰优736

9

卓优4

A×H4

广东天弘种业有限公司

 

10

吉优186

吉丰A×R186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三亚分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试验用名:吉丰优186

11

安优208

安丰广恢208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

试验用名:安丰优208

12

吉优916

吉丰广恢916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

试验用名:吉丰优916

13

鹏优6228

A×R6228

深圳市兆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14

五优粤禾丝苗

五丰粤禾丝苗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

试验用名:五优1226

15

吉优360

吉丰广恢360

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试验用名:吉丰优360

16

恒丰优7166

恒丰A×R7166

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

试验用名:恒丰优716

17

卓优2

A×H2

广东天弘种业有限公司

 

18

3优华占

398A×华占

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9

和两优3398

620S×R3398

深圳市兆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20

深优5113

95A×华恢113

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21

Y两优900

Y58S×R900

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

 

22

裕优116

A×R7116

广东现代耕耘种业有限公司

 

23

裕优美占

金美占

广东鲜美种苗发展有限公司

 

24

群优766

766

广东源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25

Y两优305

Y58S×P305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伟丰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26

甬优4550

甬粳45A×F9250

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

 

27

C两优1231

C815S×航恢1231

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

 

28

C两优191

C815S×航恢191

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

 

 

  (二)玉米品种

 

序号

品种名称

品种来源

育种者

备注

1

天贵糯161

bw-2×AB3

南宁市桂福园农业有限公司

 

2

京科糯2016

N39×甜糯2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3

美玉糯9

922×980nct

海南绿川种苗有限公司

 

4

华美糯17

wx070×wx078

广东华农大种业有限公司

 

5

西星五彩鲜糯

EN野早4-2×华甜3189-222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西由种子分公司

 

6

粤鲜糯2

NT112-424×N82-126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7

圣金玉1

粤农9号选-5×PS2-2

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三)马铃薯品种

 

序号

品种名称

品种来源

育种者

备注

1

中薯18

C91.628/C93.154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四)花生品种

 

序号

品种名称

品种来源

育种者

备注

1

粤油41

粤油13/鲁花14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二、会议审定通过主要农作物品种简介

(一)水稻

1.粤新油占

 

育种者: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 粤金油占/齐华占

特征特性: 感温型常规稻品种。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7129天,比对照种玉香油占长3天。株型适中,分蘖力中强,抗倒力强,耐寒性中(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后期熟色好。科高97.598.7厘米,穗长21.122.1厘米,亩有效穗20.420.7万穗,每穗总粒数119138粒,结实率81.3%89.1%,千粒重20.020.7。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50.7%56.8 %,长宽比3.13.3,垩白粒率3%4%,垩白度0.7 %0.8%,胶稠度6675毫米,直链淀粉13.9%14.7%,食味品质8082分。抗稻瘟病,中B、中C群和总性频率分别为93.75%94.74%100%95.24%97.06%,病圃鉴定穗瘟2.53.5级,叶瘟1.82级;中感白叶枯病(IV型菌5级,V型菌79级)。

产量表现: 2014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28.53公斤,比对照种玉香油占增产5.04%,增产不显著;2015年早造复试,平均亩产430.98公斤,比对照种玉香油占减产0.61%,减产不显著。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4.24公斤,比对照种玉香油占减产3.79%。日产量3.323.39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按常规栽培管理。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粤新油占为感温型常规稻品种。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玉香油占长3天。产量与对照种相当,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2.农晶丝苗

 

育种者: 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 三农选/粤晶丝苗2

特征特性: 感温型常规稻品种。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5128天,比对照种玉香油占长12天。株型中集,分蘖力中,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孕穗期为中强,开花期为中),后期熟色较好。科高105.8106.5厘米,穗长21.522.7厘米,亩有效穗20.020.2万穗,每穗总粒数123136粒,结实率83.5%90.2%,千粒重20.522.2。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59.3%69.4%,长宽比3.33.5,垩白粒率01%,垩白度00.1%,胶稠度6072毫米,直链淀粉13.8%14.7 %,食味品质7681分。中抗稻瘟病,中B、中C群和总性频率分别为87.5%94.74%100%90.48%97.06%,病圃鉴定穗瘟34级,叶瘟12.8级;中感白叶枯病(IV型菌5级,V型菌9级)。

产量表现: 2014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36.04公斤,比对照种玉香油占增产6.89%,增产显著;2015年早造复试,平均亩产443.77公斤,比对照种玉香油占增产2.34%,增产不显著。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3.87公斤,比对照种玉香油占减产3.87%。日产量3.413.55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防治稻瘟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农晶丝苗为感温型常规稻品种。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玉香油占长12天。丰产性较好,米质未达优质等级,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

 

 3.华航38

 

育种者: 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 航香48/黄莉占

特征特性: 感温型常规稻品种。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6128天,比对照种玉香油占长2天。株型中集,分蘖力中,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弱(孕穗期为中,开花期为中弱),后期熟色好。科高105.1106.9厘米,穗长22.023.0厘米,亩有效穗17.718.0万穗,每穗总粒数121132粒,结实率82.6%87.6%,千粒重23.425.0。米质鉴定为国标优质3级和省标优质3级,整精米率58.8%62.4% ,长宽比3.23.4,垩白粒率2%7%,垩白度0.1%1.1%,胶稠度6279毫米,直链淀粉14%15%,食味品质7072分。中抗稻瘟病,中B、中C群和总性频率均为100%,病圃鉴定穗瘟34级,叶瘟1.32级;抗白叶枯病(IV型菌13级,V型菌57级)。

产量表现: 2014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20.08公斤,比对照种玉香油占增产2.97%,增产不显著;2015年早造区试,平均亩产429.44公斤,比对照种玉香油占减产0.97%,减产不显著。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1.43公斤,比对照种玉香油占减产6.45%。日产量3.283.41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防治稻瘟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华航38号为感温型常规稻品种。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玉香油占长2天。产量与对照种相当,米质鉴定为国标优质3级和省标优质3级,中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耐寒性中弱。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造,中南和西南稻作区的平原地区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

 

4.南桂占

 

育种者: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 佳辐早占/丰华占//黄丝占

特征特性: 感温型常规稻品种。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7129天,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长3天。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结实率较高,抗倒力中等,耐寒性中弱(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弱),后期熟色好。科高106.0107.4厘米,穗长22.022.5厘米,亩有效穗19.219.5万穗,每穗总粒数138149粒,结实率84.6%89.9%,千粒重20.320.8。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56.2%63.9%,长宽比3.4,垩白粒率1%5%,垩白度0.3%0.5%,胶稠度6478毫米,直链淀粉14.2%14.3%,食味品质7782分。抗稻瘟病,中B、中C群和总性频率分别为87.5%89.47%92.31%100%90.48%91.18%,病圃鉴定穗瘟23级,叶瘟1.51.8级;中感白叶枯病(IV型菌5级,V型菌79级)。

产量表现: 2014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45.92公斤,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增产3.22%,增产不显著;2015年早造复试,平均亩产477.99公斤,比对照种合丰丝苗增产18.71%,增产极显著。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4.24公斤,比对照种合丰丝苗增产15.60%。日产量3.463.76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按常规栽培管理。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南桂占为感温型常规稻品种。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长3天。产量与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相当,米质未达优质等级,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弱。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造,中南和西南稻作区的平原地区晚造种植。

 

5.五优1173

 

育种者: 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五丰航恢1173

特征特性: 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3天,比对照种华优66523天。株型中集,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强(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强)。科高101.2103.0厘米,亩有效穗16.717.6万,穗长22.6厘米,每穗总粒数165178粒,结实率80.1%86.1%,千粒重22.022.6。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28.0%29.4%,长宽比2.62.8,垩白粒率7%17%,垩白度0.3%4.0%,直链淀粉13.5%13.7%,胶稠度7176毫米,食味品质分7883。中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97.06%100%,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100%92.31%100%,病圃鉴定叶瘟2.02.8级、穗瘟3.54.5级;高感白叶枯病(IV型菌9级、 V型菌9级)。

产量表现: 20142015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505.83公斤477.33公斤,比对照种华优665分别增产3.74%1.37%,增产均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2.42公斤,比对照种华优665增产3.22%。日产量3.884.11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防治稻瘟病,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五优1173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华优66523天。产量与对照种相当,米质未达优质等级,中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强。适宜我省粤北和中北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6.五优155

 

育种者: 广东恒昊农业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五丰A ×R155

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19120天,与对照种华优665相当。株型中集,分蘖力中强,抗倒力强,耐寒性中(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科高97.298.0厘米,亩有效穗17.219.0万,穗长21.022.1厘米,每穗总粒数144154粒,结实率78.1%83.2%,千粒重23.524.5。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36.9%56.5%,长宽比2.62.8,垩白粒率8%18%,垩白度0.6%3.6%,直链淀粉12.2%,胶稠度7181毫米,食味品质分7278。中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97.06%,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95.45%100%92.31%100%,病圃鉴定叶瘟1.82.3级、穗瘟3.54.0级;高感白叶枯病(IV型菌79级、 V型菌9级)。

产量表现: 20142015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96.12公斤479.31公斤,比对照种华优665分别增产1.74%1.78%,增产均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1.12公斤,比对照种华优665增产0.80%。日产量4.034.13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防治稻瘟病,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五优155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与对照种华优665相当。产量与对照种相当,米质未达优质等级,中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适宜我省粤北和中北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7.吉田优622

 

育种者: 广东源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吉田622

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2天,比对照种华优66512天。株型中集,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科高102.0102.6厘米,亩有效穗16.218.2万,穗长22.522.6厘米,每穗总粒数173176粒,结实率78.3%83.2%,千粒重22.423.4。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30.3%41.3%,长宽比3.2,垩白粒率5%16%,垩白度0.4%3.5%,直链淀粉12.3%12.9%,胶稠度6672毫米,食味品质分7282。中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85.71%97.06%,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87.5%94.74%75.0%100%,病圃鉴定叶瘟1.02.3级、穗瘟3.04.5级;感白叶枯病(IV型菌7级、 V型菌9级)。

产量表现: 20142015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501.83公斤487.07公斤,比对照种华优665分别增产5.03%3.43%,增产均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4.46公斤,比对照种华优665增产3.66%。日产量3.994.11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吉田优622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华优66512天。产量与对照种相当,米质未达优质等级,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适宜我省粤北和中北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8. 早优736

 

育种者: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早丰广恢736

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2天,比对照种华优66512天。株型中集,分蘖力、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科高94.097.2厘米,亩有效穗18.519.5万,穗长20.720.9厘米,每穗总粒数147粒,结实率79.4%83.0%,千粒重22.723.9。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30.0%40.6%,长宽比3.1,垩白粒率8%10%,垩白度0.7%1.5%,直链淀粉17.7%18.9%,胶稠度5668毫米,食味品质分7178。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85.71%97.06%,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87.5%94.74%75.0%100%,病圃鉴定叶瘟1.31.8级、穗瘟2.53.0级;高感白叶枯病(IV型菌79级、 V型菌9级)。

产量表现: 20142015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88.62公斤477.64公斤,比对照种华优665分别增产2.27%1.43%,增产均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2.29公斤,比对照种华优665增产1.05%。日产量3.924.01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早优736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华优66512天。产量与对照种相当,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适宜我省粤北和中北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9.卓优4

 

育种者: 广东天弘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卓A×H4

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1天,与对照种华优665相当。植株矮壮,株型中集,分蘖力中强,抗倒力强,耐寒性中强(孕穗期为强,开花期为中强)。科高91.792.5厘米,亩有效穗17.319.1万,穗长21.221.9厘米,每穗总粒数155156粒,结实率75.0%84.3%,千粒重23.124.4。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30.8%39.3%,长宽比2.62.7,垩白粒率16%22%,垩白度1.2%4.1%,直链淀粉12.8%13.1%,胶稠度6173毫米,食味品质分7478。中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95.24%100%,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93.75%100%100%,病圃鉴定叶瘟1.02.8级、穗瘟3.54.0级;感白叶枯病(IV型菌7级、 V型菌79级)。

产量表现: 20142015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95.55公斤479.83公斤,比对照种华优665分别增产3.72%1.90%,增产均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3.24公斤,比对照种华优665减产3.03%。日产量3.974.1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卓优4号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与对照种华优665相当。产量与对照种相当,米质未达优质等级,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强。适宜我省粤北和中北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10.吉优186

 

育种者: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三亚分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 吉丰A×R186

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2123天,比对照种天优1221天、与对照种天优3618相当。株型中集,分蘖力、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弱(孕穗期为中,开花期为中弱)。科高99.199.9厘米,亩有效穗17.818.1万,穗长19.720.5厘米,每穗总粒数124147粒,结实率80.0%86.9%,千粒重23.824.9。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28.5%41.9%,长宽比3.0,垩白粒率20%35%,垩白度2.6%3.1%,直链淀粉22.7%26.5%,胶稠度8082毫米,食味品质分7273。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97.06%,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96.0%100%92.31%100%,病圃鉴定叶瘟1.52.3级、穗瘟2.53.5级;高感白叶枯病(IV型菌79级、 V型菌9级)。

产量表现: 2014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56.78公斤,比对照种天优122增产8.20%,增产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61.43公斤,比对照种天优3618减产0.23%,减产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6.68公斤,比对照种天优3618增产0.79%。日产量3.713.81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吉优186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与对照种天优3618天优122相当。丰产性较好,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弱。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造,中南和西南稻作区的平原地区晚造种植。栽培上要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11.安优208

 

育种者: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安丰广恢208

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0121天,比对照种天优122、天优3618分别2天和1天。株型中集,分蘖力中等,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强(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强)。科高95.297.1厘米,亩有效穗16.917.8万,穗长20.1厘米,每穗总粒数140143粒,结实率81.7%87.2%,千粒重23.624.9。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30.4%33.9%,长宽比2.82.9,垩白粒率29%39%,垩白度2.6%5.7%,直链淀粉19.4%23.3%,胶稠度6482毫米,食味品质分7074。中抗稻瘟病,全群、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均为100%,病圃鉴定叶瘟1.0级、穗瘟3.04.0级;高感白叶枯病(IV型菌9级、 V型菌9级)。

产量表现: 2014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57.51公斤,比对照种天优122增产8.38%,增产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63.08公斤,比对照种天优3618增产0.13%,增产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4.43公斤,比对照种天优3618增产0.35%。日产量3.763.81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防治稻瘟病,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安优208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天优122、天优3618分别2天和1天。丰产性较好,米质未达优质等级,中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强。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12.吉优916

 

育种者: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吉丰广恢916

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18120天,比对照种天优122、天优3618分别2天和4天;作粤北单季稻平均全生育期115天,比对照种Q6号短2天。株型中集,分蘖力中等,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孕穗期为中强,开花期为中)。科高98.2101.0厘米,亩有效穗16.517.0万,穗长20.721.1厘米,每穗总粒数122133粒,结实率79.7%87.1%,千粒重25.626.8。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32.6%33.3%,长宽比2.93.1,垩白粒率23%51%,垩白度2.2%6.6%,直链淀粉18.3%20.9%,胶稠度6068毫米,食味品质分6673。中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97.06%100%,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96.0%100%100%,病圃鉴定叶瘟1.01.5级、穗瘟3.04.0级;高感白叶枯病(IV型菌9级、 V型菌9级)。

产量表现: 2014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25.98公斤,比对照种天优122增产0.91%,增产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复试,平均亩产446.53公斤,比对照种天优3618减产3.45%,减产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7.91公斤,比对照种天优3618减产8.72%。日产量3.553.78公斤2015年参加粤北单季稻品种表证试验,平均亩产551.58公斤,比对照种Q6号增产0.91%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防治稻瘟病,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吉优916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天优122天优3618分别2天和4天。产量与对照种相当,米质未达优质等级,中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粤北稻作区作单季稻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13.鹏优6228

 

育种者: 深圳市兆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鹏A×R6228

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3125天,比对照种天优122天优3618分别3天和1天。株型中集,分蘖力中等,结实率较高,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孕穗期为中强,开花期为中)。科高106.1106.6厘米,亩有效穗17.017.2万,穗长20.721.1厘米,每穗总粒数130140粒,结实率84.8%92.3%,千粒重24.224.3。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44.1%56.5%,长宽比2.93.0,垩白粒率4%8%,垩白度0.8%2.2%,直链淀粉12.0%14.3%,胶稠度7880毫米,食味品质分7780。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85.29%94.12%,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80.0%94.74%92.31%100%,病圃鉴定叶瘟2.53.0级、穗瘟2.0级;感白叶枯病(IV型菌57级、 V型菌57级)。

产量表现: 2014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60.14公斤,比对照种天优122增产7.85%,增产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复试,平均亩产467.86公斤,比对照种天优3618增产1.16%,增产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8.29公斤,比对照种天优3618增产1.10%。日产量3.683.83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鹏优6228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天优122天优3618分别3天和1天。丰产性较好,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14.五优粤禾丝苗

 

育种者: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五丰粤禾丝苗

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0121天,比对照种天优122天优3618分别1天和2天。植株矮壮,株型中集,分蘖力中等,结实率较高,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强(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强)。科高91.092.2厘米,亩有效穗17.218.1万,穗长20.520.8厘米,每穗总粒数136140粒,结实率86.2%90.0%,千粒重22.723.4。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36.6%60.5%,长宽比2.7,垩白粒率8%27%,垩白度1.2%2.1%,直链淀粉12.9%13.2%,胶稠度7080毫米,食味品质分7278。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94.12%,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89.47%92.0%100%,病圃鉴定叶瘟1.31.5级、穗瘟2.03.0级;高感白叶枯病(IV型菌79级、 V型菌79级)。

产量表现: 2014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58.48公斤,比对照种天优122增产7.45%,增产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复试,平均亩产454.83公斤,比对照种天优3618减产1.66%,减产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1.43公斤,比对照种天优3618减产4.14%。日产量3.79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五优粤禾丝苗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天优122天优3618分别1天和2天。丰产性较好,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强。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15.吉优360

 

育种者: 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吉丰广恢360

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0121天,比对照种天优122天优3618分别1天和2天。植株矮壮,株型中集,分蘖力中等,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孕穗期为中强,开花期为中)。科高93.396.3厘米,亩有效穗16.716.9万,穗长20.020.9厘米,每穗总粒数133138粒,结实率83.4%87.9%,千粒重25.025.8。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35.1%42.4%,长宽比2.93.0,垩白粒率23%38%,垩白度3.1%5.9%,直链淀粉18.5%22.1%,胶稠度5269毫米,食味品质分6776。高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97.06%100%,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100%85.71%100%,病圃鉴定叶瘟1.31.8级、穗瘟2.5级;高感白叶枯病(IV型菌79级、 V型菌9级)。

产量表现: 2014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40.17公斤,比对照种天优122增产3.16%,增产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复试,平均亩产447.60公斤,比对照种天优3618减产3.22%,减产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8.55公斤,比对照种天优3618减产2.75%。日产量3.643.73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吉优360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天优122天优3618分别1天和2天。产量与对照种相当,米质未达优质等级,高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16.恒丰优7166

 

育种者: 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恒丰A×R7166

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3125天,比对照种天优122天优3618分别3天和1天;作粤北单季稻平均全生育期118天,比对照种Q6号长1天。株型中集,分蘖力中等,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科高104.8105.8厘米,亩有效穗17.217.7万,穗长20.821.0厘米,每穗总粒数134143粒,结实率78.6%86.4%,千粒重25.626.4。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19.7%31.0%,长宽比2.83.0,垩白粒率45%51%,垩白度8.0%11.8%,直链淀粉20.4%22.8%,胶稠度58毫米,食味品质分7378。中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79.41%85.29%,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80.0%89.47%71.43%76.92%,病圃鉴定叶瘟1.53.8级、穗瘟2.03.5级;感白叶枯病(IV型菌7级、 V型菌9级)。

产量表现: 2014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63.89公斤,比对照种天优122增产8.7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复试,平均亩产481.79公斤,比对照种天优3618增产4.17%,增产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5.94公斤,比对照种天优3618增产0.64%。日产量3.713.89公斤2015年参加粤北单季稻品种表证试验,平均亩产532.25公斤,比对照种Q6号减产2.62%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恒丰优7166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天优122天优3618分别3天和1天。丰产性好,米质未达优质等级,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粤北稻作区作单季稻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17.卓优2

 

育种者: 广东天弘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卓A×H2

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0121天,比对照种天优122天优3618分别1天和2天。植株矮壮,株型中集,分蘖力中等,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强(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强)。科高91.295.3厘米亩有效穗17.417.8万,穗长20.320.6厘米,每穗总粒数131132粒,结实率83.0%89.7%,千粒重23.524.2。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31.4%46.4%,长宽比2.7,垩白粒率18%23%,垩白度2.3%3.7%,直链淀粉13.2%14.7%,胶稠度7477毫米,食味品质分6979。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91.18%100%,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88.0%100%100%,病圃鉴定叶瘟1.0级、穗瘟2.03.5级;高感白叶枯病(IV型菌79级、 V型菌9级)。

产量表现: 2014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40.71公斤,比对照种天优122增产3.29%,增产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复试,平均亩产456.11公斤,比对照种天优3618减产1.38%,减产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7.20公斤,比对照种天优3618减产8.86%。日产量3.643.8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卓优2号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天优122天优3618分别1天和2天。产量与对照种相当,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强。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18.3优华占

 

育种者: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隆398A×华占

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5128天,与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相当。株型中集,分蘖力、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科高107.1108.5厘米,亩有效穗16.617.5万,穗长23.423.8厘米,每穗总粒数146158粒,结实率77.3%87.0%,千粒重24.125.3。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36.3%39.6%,长宽比3.43.6,垩白粒率11%14%,垩白度1.6%2.7%,直链淀粉12.5%12.7%,胶稠度7174毫米,食味品质分7484。中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82.35%94.12%,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76.0%94.74%92.31%100%,病圃鉴定叶瘟1.83.3级、穗瘟3.04.0级;感白叶枯病(IV型菌57级、 V型菌79级)。

产量表现: 20142015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68.43公斤484.50公斤,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分别增产8.54%6.73%2014年增产达显著水平,2015年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5.23公斤,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增产3.71%。日产量3.663.88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3优华占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与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相当。丰产性好,米质未达优质等级,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19.和两优3398

 

育种者: 深圳市兆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620S×R3398

特征特性: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4127天,与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相当。株型中集,分蘖力中强,结实率较高,抗倒力强,耐寒性中强(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强)。科高97.3100.1厘米,亩有效穗18.318.6万,穗长22.824.1厘米,每穗总粒数120134粒,结实率85.5%92.6%,千粒重22.923.9。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54.0%59.0%,长宽比3.13.4,垩白粒率13%,垩白度1.3%1.7%,直链淀粉11.5%12.7%,胶稠度7174毫米,食味品质分77。高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94.12%97.06%,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94.74%96.0%92.31%100%,病圃鉴定叶瘟1.02.0级、穗瘟1.52.0级;感白叶枯病(IV型菌7级、 V型菌57级)。

产量表现: 2014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44.33公斤,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增产1.56%,增产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复试,平均亩产444.73公斤,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减产2.03%,减产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0.79公斤,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减产1.41%。日产量3.503.59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和两优3398为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与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相当。产量与对照种相当,米质未达优质等级,高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强。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20.深优5113

 

育种者: 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 95A×华恢113

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3126天,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短12天。株型中集,分蘖力中弱,抽穗整齐,结实率较高,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强(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强)。科高101.5104.5厘米,亩有效穗14.314.8万,穗长22.522.6厘米,每穗总粒数133139粒,结实率85.1%92.0%,千粒重27.528.4。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37.4%50.1%,长宽比3.03.1,垩白粒率23%37%,垩白度3.7%7.2%,直链淀粉12.4%20.5%,胶稠度5876毫米,食味品质分7074。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82.35%85.29%,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84.21%88.0%71.43%84.62%,病圃鉴定叶瘟1.52.8级、穗瘟2.03.0级;感白叶枯病(IV型菌7级、 V型菌79级)。

产量表现: 20142015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33.33公斤441.30公斤,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分别减产0.95%2.78%,减产均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2.79公斤,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减产0.99%。日产量3.443.53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深优5113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短12天。产量与对照种相当,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强。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21.Y两优900

 

育种者: 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Y58S×R900

特征特性: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30133天,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长56天。株型中集,分蘖力中弱,穗长粒多,结实率偏低,抗倒力强,耐寒性中弱(孕穗期为中,开花期为中弱)。科高110.5112.4厘米,亩有效穗14.714.9万,穗长25.626.0厘米,每穗总粒数198粒,结实率71.3%74.9%,千粒重23.323.5。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53.7%56.7%,长宽比2.82.9,垩白粒率5%8%,垩白度0.7%1.4%,直链淀粉11.8%12.5%,胶稠度7275毫米,食味品质分7480。中感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70.59%79.41%,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63.16%72.0%84.62%100%,病圃鉴定叶瘟1.54.0级、穗瘟3.05.0级;感白叶枯病(IV型菌57级、 V型菌7级)。

产量表现: 20142015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51.04公斤478.41公斤,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分别增产3.10%5.39%2014年增产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增产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3.43公斤,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增产9.62%。日产量3.393.68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晚造种植应及早播种;加强中后期肥水管理以提高结实率;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Y两优900为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长56天。丰产性较好,米质未达优质等级,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弱。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造,中南和西南稻作区的平原地区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22.裕优116

 

育种者: 广东现代耕耘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裕A×R7116

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5127天,与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相当。植株较高,株型中集,分蘖力中等,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科高115.3116.3厘米,亩有效穗15.816.8万,穗长22.422.8厘米,每穗总粒数134157粒,结实率78.0%85.4%,千粒重25.225.7。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40.5%48.7%,长宽比3.3,垩白粒率11%14%,垩白度1.7%4.1%,直链淀粉12.1%14.0%,胶稠度73毫米,食味品质分79。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82.35%,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76.0%78.95%84.62%100%,病圃鉴定叶瘟1.01.8级、穗瘟3.03.5级;高感白叶枯病(IV型菌9级、 V型菌57级)。

产量表现: 20142015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38.06公斤454.53公斤,均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增产0.13%,增产均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4.84公斤,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增产1.54%。日产量3.453.67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裕优116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与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相当。产量与对照种相当,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23.裕优美占

 

育种者: 广东鲜美种苗发展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裕金美占

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3126天,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短12天。株型中集,分蘖力中弱,抽穗整齐,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科高101.7103.7厘米,亩有效穗16.517.4万,穗长22.222.6厘米,每穗总粒数146162粒,结实率80.5%87.1%,千粒重22.723.3。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35.0%49.4%,长宽比3.23.4,垩白粒率10%12%,垩白度2.0%3.3%,直链淀粉12.0%13.1%,胶稠度7476毫米,食味品质分7682。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82.35%94.12%,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88.0%100%71.43%84.62%,病圃鉴定叶瘟0.81.3级、穗瘟2.0级;高感白叶枯病(IV型菌79级、 V型菌9级)。

产量表现: 20142015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54.15公斤474.17公斤,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分别增产3.81%4.46%,增产均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2.77公斤,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增产5.29%。日产量3.603.86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裕优美占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短12天。产量与对照种相当,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24.群优766

 

育种者: 广东源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群766

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5128天,与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相当。株型中集,分蘖力中强,穗长粒多,谷粒细长,结实率偏低,抗倒力强,耐寒性中弱(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弱)。科高108.4110.8厘米,亩有效穗16.917.3万,穗长24.525.9厘米,每穗总粒数160177粒,结实率71.9%82.5%,千粒重22.021.6。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40.0%54.1%,长宽比3.6,垩白粒率7%19%,垩白度0.9%3.0%,直链淀粉12.7%13.1%,胶稠度6878毫米,食味品质分77。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82.35%85.29%,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76.0%89.47%76.92%100%,病圃鉴定叶瘟1.53.0级、穗瘟3.0级;感白叶枯病(IV型菌57级、 V型菌79级)。

产量表现: 2014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为428.60公斤,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减产2.03%,减产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复试,平均亩产为456.90公斤,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增产0.65%,增产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7.17公斤,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增产6.21%。日产量3.353.68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晚造种植应及早播种;加强中后期肥水管理以提高结实率;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群优766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与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相当。产量与对照种相当,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弱。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造,中南和西南稻作区的平原地区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25.Y两优305

 

育种者: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伟丰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Y58S×P305

特征特性: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6129天,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长12天。株型中集,分蘖力、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科高106.4110.4厘米,亩有效穗17.818.0万,穗长25.826.2厘米,每穗总粒数122135粒,结实率81.1%90.5%,千粒重25.326.1。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50.3%53.6%,长宽比3.3,垩白粒率16%17%,垩白度2.1%3.4%,直链淀粉12.0%12.6%,胶稠度7178毫米,食味品质分73。高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94.12%100%,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94.74%100%92.31%100%,病圃鉴定叶瘟1.02.5级、穗瘟2.0级;高感白叶枯病(IV型菌79级、 V型菌79级)。

产量表现: 20142015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39.75公斤475.93公斤,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分别增产0.51%4.84%2014年增产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增产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7.65公斤,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增产8.41%。日产量3.413.78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Y两优305为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长12天。丰产性较好,米质未达优质等级,高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26.甬优4550

 

育种者: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甬粳45A×F9250

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18122天,比对照种天优12204天,全生育期在不同试点变化幅度大。植株较矮,株型中集,分蘖力中弱,穗大粒多,粒形短、小,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科高91.195.0厘米,亩有效穗14.715.3万,穗长21.121.4厘米,每穗总粒数171182粒,结实率82.4%84.1%,千粒重21.221.3。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27.4%28.5%,长宽比2.3,垩白粒率15%25%,垩白度3.2%7.8%,直链淀粉13.2%15.0%,胶稠度6881毫米,食味品质分7880。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90.91%100%,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88.89%100%100%,病圃鉴定叶瘟1.01.3级、穗瘟1.53.5级;感白叶枯病(IV型菌57级、 V型菌7级)。

产量表现: 2013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35.35公斤,比对照种天优122增产2.75%,增产未达显著水平;2014年早造复试,平均亩产414.53公斤,比对照种天优122减产1.81%,减产未达显著水平。2014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04.56公斤,比对照种天优122减产3.92%。日产量3.513.57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栽培上要根据生育期布局慎重选择使用;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甬优4550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天优12204天。产量与对照种相当,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根据生育期布局选择使用,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27.C两优1231

 

育种者: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 C815S×航恢1231

特征特性: 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晚造平均全生育期108111天,比对照种粤晶丝苗2号短56天。株型中集,分蘖力中弱,穗长粒多,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强(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强)。科高103.2107.4厘米,亩有效穗15.316.7万,穗长23.924.1厘米,每穗总粒数168175粒,结实率83.4%89.2%,千粒重22.022.5。米质鉴定为国标优质3级和省标优质3级,整精米率67.4%67.5%,垩白粒率10%12%,垩白度1.5%2.2%,直链淀粉15.0%15.1%,胶稠度7076毫米,长宽比3.13.2,食味品质分7879。中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93.75%100%,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88.89%100%100%,病圃鉴定叶瘟1.82.0级、穗瘟3.84.0(单点最高7.0);高感白叶枯病(型菌59级,79级)。

产量表现: 2013年晚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50.53公斤,比对照种粤晶丝苗2号增产8.42%,增产达显著水平;2014年晚造复试,平均亩产503.69公斤,比对照种粤晶丝苗2号增产7.09%,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4年晚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0.14公斤,比对照种粤晶丝苗2号增产7.18%。日产量4.064.66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防治稻瘟病,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C两优1231为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晚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粤晶丝苗2号短56天。丰产性好,米质鉴定为国标优质3级和省标优质3级,中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强。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28.C两优191

 

育种者: 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 C815S×航恢191

特征特性: 感温型两系杂交红米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5126天,与对照种红荔丝苗相当,比对照种粤红宝短4天。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结实率较低,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后期熟色较好。科高99.8106.0厘米,穗长23.324.8厘米,亩有效穗16.318.4万穗,每穗总粒数151173粒,结实率70.4%72.8%,千粒重20.821.7。精米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30.7%45.9%,长宽比3.43.5,垩白粒率13%16%,垩白度1.5%1.8%,胶稠度7380毫米,直链淀粉10.8%12.9%,食味品质8083分。中感稻瘟病,中B、中C群和总性频率分别为78.95%93.8%69.23%92.9%76.47%94.3%,病圃鉴定穗瘟34级,叶瘟2.33.8级;感白叶枯病(IV型菌7级,V型菌9级)。

产量表现: 2013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391.34公斤,比对照种红荔丝苗增产26.21%,增产极显著;2014年早造复试,平均亩产370.03公斤,比对照种粤红宝增产4.89%,增产不显著。2014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99.79公斤,比对照种粤红宝增产8.57%。日产量2.963.39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加强中后期肥水管理以提高结实率;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C两优191为感温型两系杂交红米组合。早造全生育期与对照种红荔丝苗相当,比对照种粤红宝短4天。丰产性较好,精米米质未达优质等级,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二)玉米

 

1.天贵糯161

育种者: 南宁市桂福园农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bw-2×AB3(母本“bw-2”是由广西宜山糯、都安糯、贵州岑巩白糯、烟单5号等组成的自然混粉群体中优选糯玉米单株自交而得的自交材料“14-27“作母本和新疆引进的超甜玉米新疆一号作父本杂交后,经多代自交分离和系谱选择选育而成的超甜糯双隐纯合体自交系;父本“AB3”是苏玉糯2号糯玉米经自交多代选育而成的自交系。)

特征特性: 糯玉米单交种。春植生育期7680天,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短12天。株高178198厘米,穗位高6079厘米,穗长17.918.7厘米,穗粗4.74.8厘米,秃顶长1.62.2厘米。单苞鲜重269295克,单穗净重212232克,单穗鲜粒重140147克,千粒重303305克,出籽率62.89%66.01%,一级果穗率80%82%。果穗筒型,籽粒白色,直链淀粉含量0.79%4.4%,果皮厚度测定值67.9981.12微米,适口性评分85.085.3分。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田间调查高抗茎腐病,抗纹枯病和大、小斑病。

产量表现: 20142015两年春季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鲜苞分别为902.2公斤999.7公斤,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分别增产17.32%20.17%,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5年春季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苞944.7公斤,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增产14.16%

栽培技术要点:一般亩植30003200株。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天贵糯161糯玉米单交种。春植生育期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短12天。丰产性好,籽粒白色,直链淀粉含量0.79%4.4%,糯性较好,果皮较薄,适口性良。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适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种植。

 

2.京科糯2016

 

育种者: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 N39×甜糯2(母本“N39”是从中糯2、中糯309等糯玉米杂交种中通过二环系选择、混粉自交后形成的糯玉米群体NQ-1种植行中选取第139行的果穗,经连续自交6代育成的自交系;父本甜糯2”是用白糯白色甜玉米自交系SH-251组配二环系,连续自交9代育成的双隐性基因纯合体自交系。)

特征特性:糯玉米单交种。春植生育期7577天,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短34天。株高172190厘米,穗位高5166厘米,穗长16.9厘米,穗粗4.9厘米,秃顶长1.01.2厘米。单苞鲜重268281克,单穗净重219228克,单穗鲜粒重152154克,千粒重329348克,出籽率66.03%69.52%,一级果穗率81%83%。果穗筒型,籽粒白色,直链淀粉含量0.77%3.4%,果皮厚度测定值70.0974.89微米,适口性评分86.8分。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抗纹枯病,抗小斑病;田间调查高抗茎腐病,中抗纹枯病和大、小斑病。

产量表现: 20142015两年春季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鲜苞分别为878.4公斤986.1公斤,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分别增产14.23%18.54%,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5年春季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苞922.7公斤,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增产11.51%

栽培技术要点:一般亩植3000株左右。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京科糯2016糯玉米单交种。春植生育期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短34天。丰产性好,籽粒白色,直链淀粉含量0.77%3.4%,糯性较好,果皮较薄,适口性良。中抗纹枯病,抗小斑病。适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种植。

 

3.美玉糯9

 

育种者: 海南绿川种苗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922×980nct(母本“922”是用华珍与台湾农家黑糯玉米杂交后,经8代自交选育而成的黑色糯玉米自交系;父本“980nct”是用衡白522白糯玉米与广西桂林农家白糯玉米杂交并自交7代,选取双隐性糯质甜玉米基因突变籽粒自交选育而成的白色甜玉米自交系。)

特征特性:糯玉米单交种。春植生育期7879天,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短02天。株高192217厘米,穗位高7896厘米,穗长18.118.4厘米,穗粗4.54.7厘米,秃顶长1.21.3厘米。单苞鲜重256277克,单穗净重203214克,单穗鲜粒重142146克,千粒重293306克,出籽率68.58%70.02%,一级果穗率81%82%。果穗锥型,籽粒紫白相间,直链淀粉含量0.79%5.3%,果皮厚度测定值65.6075.45微米,适口性评分85.686.0分。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田间调查高抗茎腐病和纹枯病,抗大、小斑病。

产量表现: 20142015两年春季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鲜苞分别为873.0公斤962.8公斤,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分别增产13.52%15.73%,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5年春季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苞907.7公斤,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增产9.69%

栽培技术要点:一般亩植30004000株。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美玉糯9号为糯玉米单交种。春植生育期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短02天。丰产性好,籽粒紫白相间,直链淀粉含量0.79%5.3%,糯性较好,果皮较薄,适口性良。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适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种植。

 

 4.华美糯17

 

育种者: 广东华农大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wx070×wx078(母本“Wx070”是由华美糯7号、桂糯、苏玉糯、沪糯、粤糯5个品种组成的混粉群体中,选取华美糯7号的果穗经连续套袋自交7代育成的自交系;父本“Wx078”是由京科糯2000、桂糯、苏玉糯、中糯、沪糯、粤糯6个品种组成的混粉群体中,选取京科糯2000的果穗经连续套袋自交7代育成的自交系。)

特征特性: 糯玉米单交种。春植生育期7880天,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短01天。株高187208厘米,穗位高6380厘米,穗长17.718.2厘米,穗粗4.7厘米,秃顶长0.70.9厘米。单苞鲜重265272克,单穗净重209210克,单穗鲜粒重145146克,千粒重298334克,出籽率68.76%69.66%,一级果穗率78%82%。果穗筒型,籽粒紫白相间,直链淀粉含量0.76%6%,果皮厚度测定值69.3873.94微米,适口性评分86.186.5分。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田间调查高抗茎腐病和纹枯病,抗大、小斑病。

产量表现: 20142015两年春季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鲜苞分别为919.9公斤926.8公斤,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分别增产19.63%11.41%,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5年春季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苞902.5公斤,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增产9.07%

栽培技术要点:一般亩植32003400株。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华美糯17糯玉米单交种。春植生育期与对照种粤彩糯2号相当。丰产性好,籽粒紫白相间,直链淀粉含量0.76%6%,糯性较好,果皮较薄,适口性良。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适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种植。

 

5.西星五彩鲜糯

 

育种者: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西由种子分公司

品种来源: EN野早4-2×华甜3189-222(母本“EN野早4-2”是用稳定自交系EN196[哈尔滨黑糯(意大利黑玉米后代)×196]BN野早4BN196×黄野4)加代自交选育而成的糯玉米自交系;父本华甜3189-222”是用黄糯自交系HN3189与珍甜-2(华珍杂交种二环系)杂交后,用黄糯作母本单株配对测比,加代定向选育而成的甜糯玉米自交系。)

特征特性: 糯玉米单交种。春植生育期7681天,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短02天。株高167194厘米,穗位高4867厘米,穗长18.418.5厘米,穗粗4.7厘米左右,秃顶长1.61.7厘米。单苞鲜重261263克,单穗净重205206克,单穗鲜粒重135136克,千粒重289310克,出籽率64.74%66.21%,一级果穗率79%80%。果穗筒型,籽粒紫白黄相间,直链淀粉含量0.80%3.9%,果皮厚度测定值73.6176.84微米,适口性评分86.585.8分。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田间调查高抗茎腐病,中抗纹枯病,抗大、小斑病。

产量表现: 20142015两年春季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鲜苞分别为854.9公斤922.6公斤,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分别增产11.17%10.90%,增产分别达显著、极显著水平。2015年春季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苞917.0公斤,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增产10.81%

栽培技术要点: 一般亩植4000株。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西星五彩鲜糯为糯玉米单交种。春植生育期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短02天。丰产性较好,籽粒紫白黄相间,直链淀粉含量0.80%3.9%,糯性较好,果皮较薄,适口性良。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适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种植。

 

6.粤鲜糯2

 

育种者: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 NT112-424×N82-126(母本“NT112-424”是用甜糯玉米杂交种金莲雪糯6号经6代自交选育而成的白色甜糯玉米二环系;父本“N82-126”是用西星黑糯1号与郑白糯1号杂交后,再与香糯618杂交,经8代自交选育而成的白色糯玉米自交系。)

特征特性:糯玉米单交种。春植生育期7678天,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短23天。株高177206厘米,穗位高6486厘米,穗长16.917.5厘米,穗粗4.64.7厘米,秃顶长1.61.7厘米。单苞鲜重247257克,单穗净重206211克,单穗鲜粒重139149克,千粒重283311克,出籽率67.42%70.88%,一级果穗率80%左右。果穗筒型,籽粒白色,直链淀粉含量0.7%0.77%,果皮厚度测定值67.7571.03微米,适口性评分86.686.8分。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田间调查高抗茎腐病,抗纹枯病和大、小斑病。

产量表现: 20142015两年春季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鲜苞分别为866.1公斤898.6公斤,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分别增产12.63%8.02%,增产分别达极显著、显著水平。2015年春季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苞881.8公斤,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增产6.56%

栽培技术要点:亩植30003300株,授粉后23天左右采收。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粤鲜糯2号为糯玉米单交种。春植生育期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短23天。丰产性好,籽粒白色,直链淀粉含量0.7%0.77%,糯性好,果皮较薄,适口性良。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适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种植。

 

 7.圣金玉1

 

育种者: 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粤农9号选-5×PS2-2(母本粤农9号选-5”是从粤农9号选择优良单株经6代自交选育而成的硬粒型玉米自交系;父本“PS2-2”是由苏玉29自交分离后,经6代自交选育而成的玉米二环系)。

特征特性:普通玉米单交种。春植生育期102105天,比对照种华玉8号长34天。株高226235厘米,穗位高9798厘米,穗长18.419.2厘米,穗粗4.54.6厘米,秃顶长1.01.1厘米。果穗筒型,籽粒黄色,硬粒,穗粒重144165克,千粒重300329克,出籽率80.67%81.14%。淀粉含量63.5%~65.2%,脂肪含量3.0%~4.32%,蛋白质含量9.88%~11.36%,容重788.3808.0 g/L。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抗纹枯病,抗小斑病;田间表现中抗纹枯病和大、小斑病,高抗茎腐病。

产量表现: 20142015两年春季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369.8公斤445.8公斤,比对照种华玉8号分别增产18.01%11.79%,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5年春季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41.81公斤,比对照种华玉8号增产11.53%

栽培技术要点:春植亩植30003500株,秋植亩植35004000株。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圣金玉1号为普通玉米单交种。春植生育期比对照种华玉8号长34天。丰产性好,出籽率高,籽粒硬粒型。中抗纹枯病,抗小斑病。适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种植。

 

(三)马铃薯

 

1.中薯18

 

育种者: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引种者:华南农业大学、惠东县科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惠东县奕达农贸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C91.628/C93.154

特征特性:中熟,冬季种植生育期9598天,比对照种粤引85-388天左右。平均株高36.846.0厘米茎绿色,叶深绿色。块茎长卵圆形,黄皮淡黄肉,薯皮略麻,芽眼浅。薯块整齐,商品薯率为85.6%86.45%。食味鉴定为优,分值6.8分。品质检测结果:还原糖含量0.07%,蛋白质含量2.48%,块茎干物质含量19.60%,淀粉含量12.7%。抗病性接种鉴定为高抗晚疫病、高感青枯病。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省冬作马铃薯品种区试,平均亩总产量1996.8公斤,比对照品种粤引85-38减产6.15%,减产未达显著水平;2014年复试,平均亩总产量3164.2公斤比对照品种粤引85-38增产19.12%增产未达显著水平2014年同期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总产量2476.5公斤,比对照品种粤引85-38减产1.89%

栽培技术要点:(1)忌与花生、烟草和其它茄科作物轮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条件好田块种植;(2)播种期10月下旬~11月中旬;(3)播种前进行催芽处理,密植每畦种双行,株距25厘米,每亩种植5000株左右;(4)播种前每亩施腐熟鸡粪600800公斤、复合肥40公斤、氮肥15公斤(5)苗期和现蕾期除草、培土23次;(6)注意防治青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中薯18号为鲜薯食用型马铃薯品种。中熟,冬季种植生育期9598天,比对照种粤引85-388天左右,产量与对照种相当,品质优。茎长卵圆形,黄皮淡黄肉,薯皮略麻,芽眼浅,块茎干物质含量19.60%,淀粉含量12.7%。高抗晚疫病,高感青枯病。适宜我省粤东、粤西马铃薯产区冬季种植,栽培上要特别注意防治青枯病。

 

(四)花生

1.粤油41

 

育种者: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粤油13/鲁花14

特征特性:珍珠豆型花生常规品种。春植全生育期129131天,与对照种粤油13相当。株高中等、生势较强,主茎高45.351.5厘米,分枝长52.655.6厘米,总分枝数7.37.6条,有效分枝6.26.7条。叶片大小中等,叶色绿,主茎节数16.317.0节,收获时主茎青叶数7.47.5片。单株结荚数19.519.9个,饱果率79.0%80.1%,双仁果率81.8%83.9%,百果重179.0183.8,半公斤果数307326个,出仁率66.5%67.0%。品质鉴定含油率48.0%50.1%,蛋白质含量23.1%24.0%。中抗青枯病,田间种植表现高抗叶斑病(2.42.6级)和锈病(2.52.8级),抗倒力较强,耐旱性和耐涝性均强。

产量表现:2014年春季参加省区试,干荚果平均亩产277.31公斤,比对照种粤油13增产5.04%,增产达显著水平;亩仁产量185.05公斤,增产2.59%,增产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春季复试,干荚果平均亩产289.57公斤,比对照种粤油13增产9.94%,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亩仁产量194.20公斤,增产5.37%,增产未达显著水平。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早播,每亩播种1.82.0万苗为宜;施足基肥,适量及时追肥;苗期及荚果充实期注意防旱。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粤油41为珍珠豆型花生常规品种。春植全生育期与对照种粤油13相当。丰产性较好,出仁率66.5%67.0%,含油率48.0%50.1%,蛋白质含量23.1%24.0%。中抗青枯病。适宜我省水旱轮作田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