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农技推广中心组工作组奔赴灾区指导救灾复产工作
受今年第11号强台风“尤特”残留云系和西南季风共同影响,16日08时至17日12时惠州市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大部分地区雨量骤增,由于持续强降雨,造成惠州市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农作物受淹受浸严重,针对当前农业受灾情况,为支持农业救灾复产,确保大灾之年农业不减产、农民不减收,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迅速成立4个救灾复产技术指导工作组于8月19-20日奔赴各县区指导救灾复产工作,并印发了《关于做好农作物灾后复产技术指导的通知》。
20日,惠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曾洪梅率领第一组人员,深入博罗县受灾较严重的长宁、龙华等乡镇指导灾后复产工作,分别到受灾严重的水稻、蔬菜、香蕉等地察看实情,指导农民加强灾后自救,对受浸受淹的水稻、蔬菜、香蕉等农作物进行技术指导,采取补救措施。实地指导农民水稻受灾后,一是要排除田间积水,及时洗苗,清除田间杂物,恢复田间生长环境;二是灾后禾苗长势较弱,要及时补施肥料;三是要及时防治稻瘟病、福寿螺等病虫害。蔬菜受灾后,一是要及时排除菜地积水降低地下水位,促进根系生长;二是根据情况要及时补施肥料,同时结合中耕进行根外追肥,促进植株生长;三是加强霜霉病、疫病、叶斑病等病虫防治,控制病情的扩散蔓延;四是对受灾严重的菜田,要结合清园进行土壤消毒。香蕉受浸后,一是排水清园,降低地下水位,改善树体生长条件;二是要扶正培土;三是叶面追肥,促进树势尽快恢复;四是加强病虫害防治。
8月19日,惠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黎炳正率领第二组人员到龙门县受灾最严重的麻榨镇、永汉镇了解灾情,指导当地村民开展灾后救灾复产工作,工作组还直接下到麻榨镇东埔村查看受灾农作物,东埔村受浸农作物达2000多亩,主要是水稻、花生、粉葛、葛糖蔗。该村大部分受浸农作物由于浸泡时间长,损失严重,需要改种弥补损失。
8月19日,惠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李惠陵率领第三组人员先后深入惠东县白盆珠、多祝、大岭等重灾区乡镇,通过县、镇农技员和村干部、受灾农户详细了解各地农作物受灾情况,据调查,惠东县农作物受灾面积10.5万亩、仲恺区1.59万亩,受灾作物主要为水稻、蔬菜、花生、香蕉、淮山、甜玉米等作物,灾情分布在白盆珠水库库区至西枝江沿河两岸低洼内涝地带。
8月19-20日,惠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调研员袁义友率领第四组人员先后到惠城区汝湖镇南新村、黄埔村和惠阳区平潭镇、良井镇等地察看灾情,到受灾严重的地方察看实情,指导农民对受浸受淹的水稻、蔬菜、甜玉米、香蕉、木瓜等农作物进行技术指导,为了受灾农民尽可能减少损失,指导农民积极进行生产自救,结合当地主要经济作物受灾实际情况,提出了主要农作物水灾后植保防范意见和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