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过境,惠州灾后复产进行时
台风“山竹”向惠州扑来的那天上午,蕉农林生(化名)还在惠城区的蕉地里组织工人们给粉蕉打药、套袋,相距105公里外的惠东安墩,郭里和帮工们正紧张地用支架固定住山上的柚子树——尽管村委会已经提前一周发出了台风“山竹”即将来临的提醒,忙于采摘柚子的他们,依然没来得及保护好所有的柚子树。
19日是台风“山竹”侵袭惠州后的第3天,水电已基本恢复,受损的房屋正在被修复,清理了农田里被毁坏的农作物,农民们积极开展生产自救。
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近30万亩
如果没有这场台风,林生种在惠城区沥林镇埔心村的香蕉再过不到两个月就能采摘了,而今他还要再等一年。
惠州的9月底时值白露,正是农作物的生长旺盛时期。就在这时,“山竹”侵袭惠州48小时以上,狂风裹挟着暴雨导致多县区发生海水倒灌、内涝等灾害。林生的香蕉基地里,780多亩香蕉被“砍头”,这些香蕉原本可以产出700多万斤,按目前收购价1.8元/斤来算,差不多可以卖出1200万元。市农业局最新灾情统计数据显示,惠州农作物受灾面积累计达到29.6万亩。
“今年1000多万的投入全打水漂了。”南方日报记者在蕉地见到林生时,他正在收整蕉地旁同样被水淹后的工棚,脸上写满了无奈。
16日早上,他正在组织工人们给粉蕉打药、套袋时接到了镇里的电话,要求所有人员立即撤离躲避台风“山竹”。台风过后,林生再回到蕉地时,眼前的场景让他心碎——整个基地的香蕉树被拦腰折断倒伏在地上,一把把套了袋的青蕉泡在水里,“还不到成熟期,这些蕉卖不了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林生显得非常苦恼,新的一季香蕉还需要十几个月时间才能再次收获,而这期间他需要负担20多位工人每月的工资,加上种苗、肥料农药和地租等,“只期待保险能够多赔付一些。”
台风过境,造成香蕉、甜玉米、甘蔗和番木瓜等高杆作物倒伏、拦腰折断,同时也给蔬菜等农作物的叶片、茎秆等组织造成伤害,将对这些作物后期的生长带来影响。市农业局的调查统计称,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仲恺区和大亚湾区农作物均受到不同程度灾害,其中惠东县受灾最为严重,达到12.98万亩。在受灾作物品类方面,水稻9.11万亩、玉米2.98万亩、蔬菜7.86万亩、水果受灾6.6万亩,主要是香粉蕉、柑橘。
将加快参保农作物保险查勘理赔
19日上午10时许,惠东县安墩镇葵双村的道路两旁照常摆起了蜜柚摊位。
蜜柚和柑橘是安墩镇近年来重点培植发展的农业产品,万亩柚园占据着葵双村的几个山头。时下正是蜜柚收获的季节,红柚、白柚、黄金蜜柚等多个品种的蜜柚被陆续采摘,两三斤的大个儿,15个左右装成一网袋,从山上被一辆辆卡车运下来。
只是,自从台风“山竹”的侵袭后,往山下运送的不仅仅是成熟的蜜柚,还有被狂风吹落的果实。19日上午11点多,郭里接过帮工从车上递下来的一蛇皮袋蜜柚,淡淡地说了一句,“今天上午就捡到这里为止吧。”郭里从2009年开始种红心蜜柚,是葵双村最早种植蜜柚的一批村民之一,如今,他的柚园有100多亩,如果没有这场台风,这个秋天他将收获20万斤蜜柚,以每斤3元的批发价计算,收入可达到60万元。
台风过后,这笔收入不得不打个折扣。被风雨侵袭过,又狠狠砸在地上的柚子品相并不好看——或红或黑的斑点像是淤青,印证着台风“山竹”无情肆虐过的痕迹。这样的柚子已经无法对外销售。
对于安墩葵双村的柚农来说,值得庆幸的是损失已经尽力最小化了,这得益于村委会的及时通知——葵双村村支书、村主任郭德辉告诉记者,早在台风“山竹”来临的一周前,该村就通过“掌上村居”向所有村民发布了台风的消息。对天气格外敏感的果农,在这一周里抓紧时间用支架固定住山上的柚子树和柑橘树,以求减少果树倒毁的数量。据葵双村初步统计,该村农作物受灾面积约50亩。
为了尽快恢复农业生产,惠东农业部门组成工作组赶赴各受灾镇、村对农作物受灾情况进行摸查、登记和核实,针对水稻、甜玉米、蔬菜、水果等受灾情况,指导各地进行分类处理,尽快恢复作物生长,引导受灾群众及时安排好播种期,优先考虑安排种植生长期短、生长快、产量高的蔬菜品种,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在当地党政部门的组织下,安墩的柚农们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采摘工作逐渐恢复如常,越来越多未受损的蜜柚陆续被运到山下,销往全国各地。
安墩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在惠州的各县区,农业救灾复产都正在进行中。不同于城市复工复课,农业复产是一项长期艰巨的过程。针对“山竹”对该市农业带来的严重影响,市农业局正加紧进行灾情统计核实工作,并将根据灾情发展,制订农业救灾复产方案;同时,技术指导专家组已经开始行动,对此次受害比较重的蔬菜、玉米、香蕉和水稻等作物进行分类救灾指导,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此外,市农业局也正积极与保险部门沟通,对受损香蕉、玉米和水稻等参保农作物抓紧保险查勘、理赔工作。“我们正在积极向省里争取更多救灾资金和物资支持,尤其是群众救灾复产中急需的种子、种苗等农业生产资料,帮助受灾农户迅速恢复生产。”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全市供电基本恢复
受台风“山竹”影响,惠州共有66万用户停电,35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跳闸123条次;10千伏线路跳闸213条,为防范设备和人身安全隐患,主动停运10千伏线路126条;110千伏白云变电站和110千伏新塘变电站因浸水严重,被迫退出运行。
为了尽快解决停电区域居民的生活不便,惠州供电局累计投入抢修人员4000余人,调拨应急发电车40辆,其中全省跨区域调配应急发电车20辆。
经历了供电局抢修人员日以继夜的抢修复电,截至19日16时,惠州用户已基本恢复了供电。
不仅如此,台风“山竹”过后,惠州边防支队的官兵们更是全警动员,走进辖区参与道路清障、修补房屋、生产自救等工作。在辖区村庄,官兵们第一时间清理了辖区的干道,并深入辖区逐户走访掌握受灾情况,积极帮助群众修补台风受损房屋,为群众送去生活用水,帮助群众对散落的电器、家什进行整理;在渔港和码头,官兵们对船舶及渔排进行仔细巡查,及时帮助渔民重新绑扎、修补渔排网箱,以便其早日恢复生产。
截至目前,惠州边防支队共出动警力400余人次、处置各种求救警情27个,转移安置群众300余人,帮助辖区群众维修渔排、网箱20余个,房屋12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