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梅州:帮扶工作有法子 乡村振兴有路子

  “工作队帮我们解决了村子的发展难题。”平远县仁居镇井下村党支部书记张小明激动地说,帮扶工作带来了项目和资金,不仅改善了村子的基础设施,还给予了乡村未来发展的信心,“有工作队为我们把脉开方,乡村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从去年7月开始,平远县12个乡(镇)出现了许多新面孔,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单位,掌握着不同的技能,却有着同一个工作目标:助力平远乡村振兴发展。他们是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

  半年多来,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活跃在平远的田间地头,走田埂、爬高山、访农户、开良方,因地制宜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思路越来越活、方法越来越多,为当地防返贫工作、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优化等贡献了良策妙方。

  担起新责任,开启新篇章。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角色,平远县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围绕力争到今年底70%以上村集体年收益达10万元以上、探索建设乡村产业社区、推动乡村振兴持续走在全省前列等目标,创新思路,加快探索,吹响了新一轮乡村全面振兴发展的号角。

  从巩固成效入手

  健全防返贫监测机制

  水泥浇筑的平房,屋内只摆设了简单的家具,虽然简陋,但不失温馨。这是大柘镇超南村脱贫户钟建春的房子。2020年,在政府部门的帮扶下,他建起了新房,饲养了几头猪,有了稳定的收入,一家4口人成功脱贫。

  尽管如此,他与家人的生活依然面临着难题:妻子患有帕金森病,病情不时复发,需要长期治疗;大女儿考上民办大学,却因不了解政策,错过了申请助学贷款的时机,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当时为了供女儿读书,初中刚毕业不久的儿子也外出打工了。”钟建春说。

  大柘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高建辉告诉记者,在大柘镇,像钟建春家这样脱贫不稳定的共有2户,虽说人均收入在贫困线以上,但存在致贫风险,如果不及时提供帮助,他们就有可能重返贫困。“工作队的首要任务便是防止返贫,工作重点便是盯紧重点对象。”高建辉说。

  及时预警,尽早帮扶,就能防止返贫。平远县各个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将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抓手,聚焦存在返贫和致贫风险的重点群体,按照“全域覆盖、动态监测、分类施策、精准到人”的原则,提高返贫致贫的发现能力、常态消除贫困的治理能力,做到早干预、早帮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

  去年7月,刚驻到大柘镇不久,高建辉便带领着队员走遍大柘镇的全部监测户,及时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政策落实情况,此后的每个月,他都要求队员们抽出时间,对脱贫不稳定的家庭进行走访,仔细了解生活难题并及时解决。

  去年9月,工作队联系了钟建春女儿就读的学校,通过助学政策帮其减免学费,还为她介绍了勤工助学的岗位;小儿子从深圳回来,重新进入梅州市理工职业学校学习厨艺,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学费全免;用好政策之余,工作队积极筹措帮扶资金,为姐弟俩提供物质保障。“感谢工作队的帮助,减轻了我的生活压力。”钟建春说,他准备再养几头猪,争取早日摆脱“脱贫不稳定”,将房子再装修一番。

  据了解,目前平远县共有3971名建档立卡的脱贫人口,尽管他们已经实现了稳定脱贫,但其中还有不少群众生活水平仍然较低,因病因灾因意外等造成返贫的风险不容忽视。

  针对这些人口,平远各个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一方面充分用好大数据,整合各部门数据资源进行集中分析,提前筛选出可能返贫、致贫的风险点;另一方面,继续推进干部主动发现机制,以最短的时间发现并帮扶易返贫、致贫人口,一户一策、因户施策,为困难家庭制定帮扶政策,帮助其稳定脱离贫困。

  从基础设施入手

  补齐人居环境短板

  “有了新的垃圾中转站,处理能力上去了,不用担心村子里有异味了。”东石镇党委副书记曾杰看着新修建的垃圾中转站,喃喃地说。困扰东石镇的环境卫生大难题终于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得以解决了。

  曾经,因原垃圾中转站处理能力有限,且呈半开放式,异味大,常常惹来群众投诉;镇里想修建新中转站,却苦于资金短缺,项目进度停滞不前。

  时任驻东石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的乔治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多方筹措资金,四处走访考察新垃圾中转站选址。不久,一间崭新的整体密闭式垃圾中转站便落成了。中转站配备了喷淋、除臭、消毒等装置,进一步杜绝了二次污染,防止异味散发,有效改善了周边环境。

  变化不只发生在东石镇,还发生在其他乡镇。

  仁居镇是平远县烟叶核心种植区,近年来持续干旱和高温天气让烟叶收成受影响。“种植户家里都要备着抽水机,以便干旱时灌溉用。”仁居镇井上村党支部书记张小明告诉记者。

  工作队驻镇后,积极利用帮扶资金,帮助村里修建了3公里的新水圳,让种植户无惧干旱。“干旱季节,我们无需自行抽水,灌溉方便多了。”种植户林阿姨说。

  环境有异味,那就改造垃圾中转站;农田灌溉难,那就修建新水圳。哪里有困难就去哪里解决,哪里有短板就去补哪里,这是平远县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工作写照。

  供水、出行、教育、医疗、养老等,每一桩都关系着农民的幸福感。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之事,平远县各个工作队尽其所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优化人居生活环境,让群众生活有“面子”更有“里子”。

  围绕平远“力争到2025年,全部行政村建成美丽宜居村,50%以上行政村建成特色精品村;以G358线建成通车为契机,紧扣打造最美旅游公路、红色记忆省际廊道美丽乡村示范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的总体目标,平远县各个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出谋划策,纷纷给出新举措。

  来自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工作队队员王发志,长期从事文物古建筑和可移动文物的研究、保护与维修,以及博物馆展览的布展和讲解工作。去年7月,他上任东石镇灵水村驻村第一书记,将文物古建筑保护的先进经验带到这里,修缮了林钦才故居,让灵水村成为红色旅游的好去处。

  “目前,我们正积极向上申报红色遗址保护利用项目相关经费,争取修缮东石镇太平农会旧址、锅叾交通站、黄荣章故居和林汉倜故居等4处红色革命遗址;同时广州市文广旅局又筹集帮扶资金约100万元修缮和提升蕙楼、毓秀书院等项目,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旅游等,擦亮东石红色品牌。”王发志说。

  从产业发展入手

  搭平台打造本土品牌

  “这是梅州平远的脐橙,看这饱满的,买一箱尝尝。”在广东省军区与广东省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组织的农产品线下推介系列展销活动上,来自平远县仁居镇的脐橙频频“出圈”,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不只是脐橙,来自平远的百香果、大米、蜂蜜、山茶油等农产品也悉数亮相,获得不少消费者的青睐。

  广州市民韦熙玲告诉记者,朋友送了一箱在推介展销活动上购买的平远脐橙,酸甜的味道让她印象深刻,“梅州的自然环境很好,种出来的橙子外观靓,味道好,我很喜欢。”

  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不断提升平远农产品的知名度,工作队积极利用国家扶贫日等契机,广东省军区和邮电学院联合组织多次农产品线下推介展销活动,为平远农产品吸粉。

  平远的农特产品种类众多,产业发展也处于不同的阶段。如何找到适应各种农特产品特点的持续销路,是亟待破解的关键问题。

  为破解这一难题,平远县各个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充分发挥帮扶优势,用好大型农企、农村电商等平台,打造线上开直播、线下办展会的“双渠道”销售模式,为处于不同阶段和销售需求的农特产品搭建展销平台,并塑造良好的品牌。

  “消费帮扶的根本目的在于打造好本土品牌。”在仁居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廖高平看来,良好的品牌效应一方面能引导带动各类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居民增加帮扶产品购买量,带动销售端增长,拓宽市场;另一方面能倒逼生产端不断提档升级,产出更优质的商品。“由帮扶单位定点采购帮扶产品不是长久之计,要将产品流通到市场上,才能让产业不断做大做强,提升乡村的造血功能。”

  仁居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通过“一张表”,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

  雨后,仁居镇礤头村黄金百香果基地内透露出勃勃生机。百香果的枝叶经过雨水的冲刷越发油亮,藤蔓疯了似的,不断向上钻。“再过4个月,就到百香果的采摘期。那时,一颗颗黄金百香果悬挂在枝头,别提多漂亮了。”村民潘伯说。

  “我们将礤头村的黄金百香果列入了《消费帮扶优质农产品目录清单》,并明确只有尺寸合格、颜色鲜亮的百香果,我们才帮助销售。”廖高平说。

  被列入《消费帮扶优质农产品目录清单》带来的直接收益是什么?“将收获省军区和广东省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消费者。”廖高平说,当前,省军区专门下发通知并开展消费帮扶倡议活动,全区各单位将从《消费帮扶优质农产品目录清单》中挑选农产品进行采购,并积极申报将优质农产品纳入全军帮扶产品名录;广东省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也参照这份清单,将仁居镇优质农产品纳入单位采购范围。

  不仅是百香果,自入驻以来,工作队先后前往仁居镇麻楼水厂、古丁山茶油林、六吉脐橙果园等实地调研,对农产品种植环境、生产、加工、包装、售后等环节全程把控,精挑细选平远县优质农产品,多次更新形成包括脐橙、百香果、大米、蜂蜜、山茶油在内的《消费帮扶优质农产品目录清单》,确保提供最优质的农产品和服务。

  相关

  大柘镇:

  强化人才培养

  助力乡村振兴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下大力气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是激发乡村人才活力的重要支撑。

  大柘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入驻9个月以来,积极推动该镇人才振兴工作,工作队充分利用组团帮扶资源优势,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依托大柘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大力培养本土人才,推动人才资源集聚,优化人才服务,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为大柘镇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近日,约30名大柘镇党群服务中心干部和各村(居)党群服务中心干部,齐聚黄沙村党群服务中心参加“粤智助”乡村政务服务工作培训。该培训是“粤智助”使用知识普及首次走进乡镇,打通科技助农最后一公里。

  培训中,帮扶单位广州无线电集团下属上市企业广电运通的业务人员详细介绍了“粤智助”政务服务平台一体机的功能介绍、平台的自助管理和常见问题的处理等内容。培训还开启了远程教学,与广州创能科技公司技术人员现场连线,更好地推广使用“粤智助”政务服务平台一体机,全力推动政务服务下沉,实现老百姓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培训很实用,之后我们使用‘粤智助’为群众办事会更熟练。”大柘镇岭下村党群服务中心平台工作人员杨红说道。截至当前,在工作队的参与及推动下,已完成各类培训18场次,参培人员达333人,培训获得了许多干部的好评。

  “我们目前的想法主要是通过人才培育来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早先我们针对水稻种植户开展了春耕技术的培训,也进行了新招聘网格员的入职培训。我们工作队都积极切入进来,联系专家、寻找资源。有我们帮扶队请过来的,也有队长给大家授课。”大柘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王明臣说道。

  接下来,大柘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将继续开展“头雁工程”、个体户营商思维、农村网红直播、法律知识等方面的培训,进一步发挥作用,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