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中心 > 历史专题 > 广东省乡村振兴局专题 > 部门动态

华南农业大学:调动校友力量推动产业扶贫、消费扶贫,以农业技术优势激活贫困村“造血”功能

时间 : 2021-04-03 19:34:42 来源 : 本网原创稿
【打印】 【字体:

       “李大叔,今年水稻收成怎么样?

       今年收成很好,我五分田收了六七百斤稻谷。”

       “那不错哦!明年还发这个谷种,您还种吗?”

       “好啊!这个谷种很好,明年我要种多一点。”

       这是华南农业大学驻河源市龙川县丰稔镇礼堂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郭迪杰与农户李大叔在田间的对话。霜降时节,礼堂村农民喜出望外,水稻丰收的消息传遍乡里。

图片说明 

一片金黄染山间,七旬农伯开笑颜

       “今年工作队发的谷种很好,我这片1亩的田里收了16包稻谷,去年才14包。”稻田边放着刚收割的16包稻谷,贫困户邹伯告诉笔者,他家今年的水稻收成不错,每包都装有75斤左右稻谷,亩产量达到了1200斤。

图片说明 

夕阳照射下的金黄稻穗

图片说明 

党群服务中心广场成了“晒谷场”

       农户口中的“谷种”是华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精心选育的“软华优系列”良种。今年6月,华南农业大学校友企业、河源农业龙头企业龙川稻丰源农资有限公司共同向全村水稻种植户免费派发丝苗米水稻种子520斤,推广分散种植水稻260亩,同时,该公司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与村民签订价收购协议,村民收成后可以选择自用或给公司回购。

图片说明 

领到水稻种的贫困户笑得合不拢嘴

       产业扶贫是激活贫困村发展动力的关键环节。礼堂村光、温、水条件较好,无霜期长、季风明显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非常适宜种植水稻。在产业帮扶过程中,华南农业大学充分发挥当地自然优势,依托龙川县自然资源局在礼堂村打造的200亩高标准农田,推动水稻产业发展,建立华南农业大学(礼堂村)软华优金丝水稻种植基地。在此基础上,打造精准扶贫特色产品越王贡华礼丝苗米

图片说明 

第一书记为扶贫产品代言

       龙川县稻丰源农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艺强告诉笔者,公司将从“越王贡”华礼丝苗米的营业额中提取部分金额用于提升村集体及贫困户收入水平,支持礼堂村精准扶贫事业。他还说道,自9月份华礼丝苗米正式发售以来,公司与驻村工作队通过多种方式发动师生、校友以单位团购、个人采购、农田认养等方式广泛宣传推广华礼丝苗米。通过这种方式,仅仅2个月时间,村集体经济收入及贫困基金的账上已经有了几万元的进账。

图片说明 

华礼丝苗米“2019广东脱贫攻坚展首次公开亮相

       华南农业大学前任驻村第一书记魏剑波回校工作后仍然惦记着礼堂村的发展,听说扶贫产品华礼丝苗米发售的消息后,他马上组织所在的单位食品学院采购了262包作为中秋节福利发给教职工。恰逢学校110周年校庆的契机,华南农业大学校友会河源分会也积极助力学校扶贫工作,一次性采购了2.4万余斤赠送给母校作为110周年校庆礼品向返校校友派发,以实际行动助力精准扶贫。

       华南农业大学根据礼堂村的实际,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专业优势,通过广泛调动师生校友力量,切实推进产业扶贫、消费扶贫,不仅有效提升了贫困村及贫困户的收入水平,而且为解决农村农田长期抛荒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真正为农村、为农民带来发展红利。

(文/图  华南农业大学驻村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