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深,粤黔同行。广东、贵州两省协作历时27载,渊源深厚。2021年,中央决定广东结对帮扶贵州,广东安排珠三角6个经济强市84个县区结对帮扶贵州8个市州66个脱贫县区,粤黔东西部协作进入新阶段。广东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全国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现场会部署,牢牢把握“三个转向”工作要求,按照“三抓三促”工作思路,扎实推动粤黔东西部协作取得新成效,助力贵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中体现广东担当、作出广东贡献。
广州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完善、乡村治理等方面着手,助力贵州安顺平坝区大屯村实现美丽蝶变。 着眼建立更加紧密结对关系 形成强有力工作推进机制 高站位把握 广东省委、省政府把做好东西部协作工作作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必答题,对标对表中央要求,全面加强组织领导,推动两省协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质量迈进。 高标准谋划 广东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听取东西部协作工作情况汇报,谋划部署协作工作。两省党政主要领导加强互访对接,先后5次召开东西部协作联席会议,签订年度东西部协作协议,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共商推进粤黔东西部协作事宜。 高水平落实 广东根据协作工作需要出台系列政策指导性文件,细化工作举措。省组织部门抓好干部人才选派工作,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发挥牵头统筹作用,省直有关部门和广州、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等协作市及结对县区认真履行职责,粤黔协作工作队充分发挥前方工作机构作用,协同推进粤黔东西部协作工作。三年来,广东到贵州调研对接2.42万人次,贵州赴广东考察交流1.6万人次。 着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加大协作地区帮扶支持力度 01 加大资金投入 三年来,广东累计投入财政援助资金104.53亿元、安排项目5214个,其中用于产业帮扶61.05亿元,占比58.4%,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向贵州投入帮扶资金、物资14.89亿元。 02 强化就业帮扶 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在两地认定“一县一企”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基地181个。援建帮扶车间914个,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7.14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99万人。广东47所学校与贵州25所技工院校开展校校合作,99家广东企业与贵州27所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开展“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乡村工匠”培训2087期,培训9.23万人。通过东西部协作机制,累计帮助贵州103.07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含脱贫劳动力66.33万人),其中转移到广东就业37.57万人(含脱贫劳动力20.27万人)。 03 落实倾斜支持 把帮扶贵州20个重点帮扶县作为东西部协作重中之重,持续推进广东省“九大加力行动”方案实施,向重点帮扶县拨付财政援助资金35.37亿元,选派干部人才2263人,引导落地投产企业570家,实际到位投资207.98亿元。 04 加强后续扶持 围绕搬迁群众稳得住、融得进、逐步能致富目标,助力深化“五个体系”建设。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投入财政援助资金16.86亿元,实施帮扶项目530个,援建帮扶车间474个,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3.68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17万人。 着眼增强脱贫地区发展能力 共同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01 深化产业合作 加强资源互补,持续深化“广东企业+贵州资源”“广东市场+贵州产品”“广东总部+贵州基地”“广东研发+贵州制造”的“4+”合作模式,联手打造更多优质产业体系,共同做强产业链、畅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先后在贵州举办粤企入黔“双百行动”,在广州、深圳等举办“东西协作,产业合作”大会,现场签约一批重大产业投资项目。引导1261家企业到贵州投资兴业,实际到位投资额768.96亿元。广汽集团锂电池、盛屯集团新能源材料福泉项目、世能集团木材智能制造榕江项目、晶苑制衣纳雍项目等一批优强项目落地贵州。 02 推动园区共建 持续加大共建园区招商引资、运营管理等方面支持,帮助完善园区配套,助力提质增效。两地协作共建产业园区99个,其中农业产业园69个,引导入驻园区企业1001家,实际到位投资350.57亿元。广州起源服饰、深圳鼎驰电子、东莞金祥源电子、广东羚光新材料、广州黑格科技等一批企业入驻共建园区。在13个协作县优选13个园区,集中力量打造省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平台,黔东南台江、麻江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佛山、惠州在黔东南从江县和黔西南安龙县、晴隆县建设3个“飞地产业园”。 03 拓展消费帮扶 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需求,从生产、流通、销售、品牌等环节开展全链条帮扶,助推黔货出山入湾。引进越秀集团、广药集团、温氏集团、顺康农牧、明珠晨曦等企业到贵州投资建立种养殖及加工基地。帮助贵州新增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351个,组织贵州农特产品申报“圳品”认证并获认证47个。支持打造贵州鸡蛋、刺梨、镇宁蜂糖李、习水麻羊、水城猕猴桃等地标产品。采购、帮助销售贵州农特产品581.76亿元。 着眼满足协作地区广大群众新期待 共同促进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推进人才交流 广东选派党政干部221名、教师医生等专业技术人才5684名到贵州挂职帮扶。先后选派226名教师、医生对贵州20个重点帮扶县10家县人民医院、40所普高、职高进行“组团式”帮扶。医疗帮扶团队协作创建重点专科44个,帮助建成“五个中心”共30个,开展新技术399项,引进新项目117项,服务门诊患者202.2万人次,县域内就诊率达到89.27%。教育帮扶团队共开展教学改革189项,修订学校管理制度505项,组建“师带徒”教师团队191个,跟学人员1250人。粤黔协作工作队将援派干部人才纳入前方管理服务范围,坚持党建引领,打造协作铁军,树立良好形象。广东接收贵州1079名党政干部和7023名专业技术人才来粤挂职交流。帮助举办乡村振兴干部人才培训班9079期,培训干部人才69.43万人次。 推进结对帮扶 广东组织1162所学校、301家医院结对帮扶贵州1419所学校、380家医院,313个经济强镇(街道)结对帮扶贵州351个乡镇(街道),539个经济强村(社区)、1233家企业、414个社会组织结对帮扶贵州2701个村。 推进科技协作 两省农科院签订“农业科技帮扶十条”,从人才交流、技术支持等方面深化协作。广东科技等部门组织7个科技特派团队、21名专家到从江、锦屏、晴隆等7个重点帮扶县开展“三农”科技服务。广东省农科院助力黔南州农科院摆茶基地获“第三批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认证。广州携手安顺建立“粤黔协作市级重点实验室”,帮助解决安顺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问题。 推进文旅合作 推动两省市场互动、客源互送、资源共享,携手打造一批红色旅游、山地旅游、康养旅游等精品线路。共同举办“百万老广游贵州”“向黔一步,黔心之旅”等文旅活动,2023年入黔游客中广东游客人数排名第一。珠海助力遵义打造湄潭县金桥·斗门印象农旅小镇,开业8个月就吸引游客8.9万人次,综合收入超120万元,其中村集体和群众增收77万元。佛山在黔东南黎平、从江、榕江、雷山等县先后投入协作资金3亿多元共建“茶麻菇稻现代农业产业园”“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苗岭传统村落精品旅游射线”等项目,并借台江“村BA”、榕江“村超”等乡村体育赛事契机发展“流量经济”,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联合打造“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 推进社会事业协作 投入协作资金11.92亿元用于提升协作地区教育、医疗等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安排12.99亿元支持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6.47亿元支持改善人居环境,协作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典型424个。两省工商联、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深化结对协作,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十百千万亿”项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医院和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成功获批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并稳步建设。广州、毕节探索推广“统一战线+东西部协作”“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模式,携手打造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新典型。 着眼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 共同推动两省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合作 01 携手推进基础设施对接 贵广高铁提质达速全面完成,粤黔铁路货运班列图定开行,广州港、深圳港所设贵州无水港运营水平不断提升,探索贵广铁海联运“一港通”快速通关新模式,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强化两省互联互通。 02 携手推动科技自立自强 利用大湾区科技、产业优势和贵州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优势,深化产学研合作,联手提升协同创新水平。深化粤黔算力合作,华为、腾讯等8个重点数据中心项目在贵州加快建设并投入运营,美的云、南方电网等一批数据中心落地开工。 03 携手推动营商环境优化 借鉴广东“放管服”改革经验,致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贵州一流营商环境。两省签署《粤黔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全面协作框架协议》,探索政务服务全域协作,推进160个事项“跨省通办”。签署《“粤黔社保通”合作框架协议》,推进社保经办服务融合,实现24个社会保险事项跨省“指尖办”“自助办”。 04 携手打造对接融入大湾区桥头堡 两省签署关于深化两省合作、支持黔东南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备忘录,围绕深化对接联动、推动产业协作、深化双向开放、促进消费协作、促进能源领域合作、深化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05 携手参与国际竞争合作 共建共享共用广交会、高交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酒博会等平台和渠道,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水平,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