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自给率100%、涌现多个网红乡村、农民增收显著…… 广州探索适宜自身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之路。
都市现代农业 广州这样做
“五羊衔谷,萃于楚庭”,五谷丰登的广州,稻香香飘至今。在广州的乡村转上一圈,你可能会惊喜地发现,硕果累累、鱼跃人欢,不单意味着美好生活需求得到了坚实的保障,也意味着现代农业视野下的点滴农趣,渐渐装点了都市人的精神家园。同时,接受都市反哺的乡村,也滋养出农民不同于以往的愿景。
何谓都市现代农业
都市现代农业是位于城市及周边地区,依托城市的科学技术和现代设备,遵从都市发展战略,城市需求为导向,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提供食品供应及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的现代农业形态。
据介绍,广东正在制订《广东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提出农业生产高质高效、乡村生活舒适宜居、城乡生态绿色低碳的目标。
同时,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也创建了农业部华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立足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前沿和华南都市农业科技需求,开展华南都市农业的理论方法、技术示范及应用实践研究,包括华南特色蚕桑、花卉、果蔬等都市农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先进模式创新和示范推广等。
5G智慧农场助力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率
作为超大城市的广州,各区在都市现代农业建设上也都各具特色、各领风骚。从化区精心打造乡村旅游产品,树立品牌形象,打造成从化富民强区工程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从化区已建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景点40多处,其中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5个、示范点10个,省级农业公园2个、市级农业公园33个。从化区还建成了单体世界最大的蛋鸡产业园。花都区跨镇域共建,促“三美”融合,努力打造幸福乡村新样板。南沙区则以“一核三链”点亮了湾区“种业灯塔”。番禺区抓链条、促融合、助振兴,着力做活现代农业高质高效“大文章”。黄埔区引进农业“院士天团”,点燃广州农业创新新引擎。白云区打造“智慧三资”监管模式,绘制“智能云团”赋能乡村振兴。海珠区则打造了超大城市中心城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样板。天河区坚持改革创新,推动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荔湾区以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为牵引,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打造七个百亿级产业
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报告》指出,“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UASJTU)”包括“菜篮子”产品保障能力、农业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水平、三产融合发展水平、农业先进生产要素聚集水平、现代农业经营水平5项一级指标。
广州立足农业生产功能,聚焦湾区所向、港澳所需、广州所能,紧密结合城乡群众食物结构和消费变化趋势,用“绣花功夫”在有限的空间里,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全力打造现代种业、绿色蔬菜、岭南佳果、特色花卉、生态畜禽、现代渔业、休闲农业等七个百亿级产业。其中,在全省粮食安全责任考核中,广州连续两年获优秀,粮食“面积、产量、单产”三项指标连续三年增长;连续两次获全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优秀等级,蔬菜、水产、水果等重要农产品自给率分别达到100%、90%和68%。目前,广州拥有1个国家级、2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产业园数量全省第一。广州还有着15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全省第一;145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全省第二。
花城农园太空叶菜馆
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城在田中,田在城里,对今时今日的广州人来说,其实也不算什么新鲜事。海珠湿地公园近侧,走入一方乐田农业公园,可尽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农趣;漫步珠江新城,转角就能“遇见”花城农园,领略“火星种菜”的震撼。
依托城市优势资源,广州坚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完整产业链,释放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强链。实施《广州市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全力打造优品丝苗米、绿色蔬菜、北回归线荔枝、精品花卉等6条产业链。
补链。依托工业和市场优势,推进粮油加工储备、果蔬加工配送等集聚区发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年收入超2000亿元。在全市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集中区域,布局建设一批生鲜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解决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
延链。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打造100多家农业公园、120多条新乡村示范带,涌现了一批“网红小镇”“网红民宿”。
互联网铺在“田埂”上
现代农业,科技先行。广州充分利用科研院校聚集、人才资源丰富、技术创新体系健全的优势,积极培育发展科技农业、集约农业、数字农业、创意农业、共享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各类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呈现星火燎原之势。
通过设立1个亿的种业基金,广州培育出丝苗米、迟菜心、红掌等一批“穗”字号优良品种,蔬菜种子进出口量占全国的60%,自主培育的15个热带观赏鱼品种产销量全球第一。
广州发展集约设施农业,建有蔬菜标准化种植大棚1.1万亩;率先建设18个集生态化、智能化、信息化为一体的生猪多层楼房养殖场,产能达200万头;建有设施农业面积15万亩。广州的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水产养殖机械化率分别达到87%、79%、63%,均列全省第一。
除此以外,“农业+人工智能”“农业+5G”应用新场景也在广州不断涌现并对外输出,互联网铺在“田埂”上,无人机变身“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广州数字农业未来可期。
现代农业,科技先行,无人机成“新农具”
农民收入增速连续14年超城镇居民
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助推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广州市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加快推进品牌强农工作,目前共有343个产品入选“粤字号”农业品牌,超过全省总量的七分之一。
农产品产销对接上,广州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形成企业和农民在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创新出台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18条措施,大力实施“穗农奔富”行动、强镇兴村计划,让农民共享产业增值收益,早日迈向富裕富足。
近日,经市政府同意,市农业农村局印发《广州市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若干措施》,围绕资金、用地、人才、科技等要素,出台五大类强农惠企措施,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需求,促进广州农业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数据显示,广州农民收入增速已经连续14年高于城镇居民。“十三五”时期广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增长61.7%。
站在这个角度去看都市现代农业的底色,也许能看到更加动人的色彩。
都市现代农业
各区这样做
目前,广州拥有1个国家级、2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产业园数量全省第一。15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全省第一;145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全省第二。
从化:一个活细胞克隆出无数株完整植株
一小块植物组织,甚至一个活细胞,可以克隆出千千万万株完整植株。凭借着这一技术,广州花卉研究中心每年可产出红掌、粗肋草等花卉5000多万株,成功地压低了被国外企业垄断而高企的种苗价格。
在广州花卉研究中心的从化基地,各种各样的花卉争奇斗艳,美不胜收。“你别看这个花的颜色几近白色,实际上它是红掌。”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谢伟平说,该中心已经培育出多种不同颜色的红掌。
据介绍,广州花卉研究中心自主培育通过审(评)定的红掌等花卉新品种有66个,通过现场鉴定花卉新品种12个,其中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12个,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授权13个,申请欧盟和日本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各1个,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目前该中心年推广红掌、白掌、粗肋草、猪笼草等优质花卉组培种苗5000多万株,示范成品盆花250万多盆。
不久前,广州花卉研究中心自主选育的“小娇红掌”“福星红掌”“朝天娇红掌”“广花福运红掌”4个红掌新品种、主持制定的3项广东省地方标准,分别被列为2022年省级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今年花卉类入选省级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分别有13个和6项,而广州花卉研究中心推荐的4个新品种占比达30%,3项技术占比达50%,为广州花卉类被推选为省级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数量历年之最,在全省花卉类品种创新、成果转化与技术覆盖居于引领地位。白掌、粗肋草是广东近年来继优势红掌产业之后的两项新优特色观叶植物,产业发展日益壮大,前景看好,《白掌盆花生产技术规程》和《粗肋草盆花生产技术规程》两项省级农业主推技术的推广,更为广东地区这两项优势观叶植物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广州市花卉研究中心的组织接种室(受访者供图)
在从化基地的工作间里可以看到,工人们正进行切割作业。据了解,由于植物细胞中包含该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具备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即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因此,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得到完整植株。谢伟平介绍,一个叶片可以切成20块左右,每一块都能培养成一株新的花苗,然后新的花苗又可以切片,再继续培养出更多的花苗。这一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花卉的生产。目前,广州花卉研究中心生产的红掌可占到全国产量的1/8,白掌可占到1/4。以往因为被外国企业垄断,红掌花苗价格居高不下,在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努力下,2017年起花苗价格有所下降,成功降低了花农的生产成本。
南沙:从养殖到收获实现无人精准作业
初夏时节,烈日下广州已有点灼晒感觉,然而在南沙明珠现代都市农业实验园里,可以感受到阵阵清凉。租用了实验园土地来种菜的市民三三两两俯身劳作,与小桥流水的田园景观一起,勾勒出“现代农夫”的闲逸岁月。
南沙明珠现代都市农业实验园整体规划面积约10300亩,打造集生产、展示、旅游、休闲于一体的万亩级水果、花卉、水产、蔬菜基地。除了姹紫嫣红的休闲观光区,还设有鱼菜共生4.0工厂、数字渔场·桑基鱼塘等养殖区域。
据介绍,这里一部分塘养桂花鱼,一部分塘可养虾,采用的是生态可持续的养殖模式,所有养殖区域不排放尾水,养殖水体固废会经过沉淀、物理过滤、干湿分离、蚯蚓和红虫车间回收利用,养殖水循环净化使用,设计有设施集排污种植、流调水、生态湿地三套水处理系统,有工程化管路系统,可以根据水质污废和有害降雨等情况动态调节换水速率,整体呈现污废回收利用,水体往复循环,养殖不因养殖固废对接中断挖塘消毒。
明珠现代都市农业实验园里的数字渔场
数字渔场则采用的是最前沿的技术,比如使用光电、拉曼光谱、生物传感等技术将水质、水文等参数实时精准感知和智能校准,并利用混合多目机器视觉识别水生物类别、生物量、行为信息,通过机器鱼、运动装置、无人机载等方式,实现渔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渔场利用物联网和互联网大小网嵌套和内外网结合方式,使用5G、wifi等新一代通信手段,快速高通量的将文本和视频数据进行传输和分发到数据专职采集服务器。数据通过清洗和处理后进入数据服务器和计算服务器,通过融合一系列智能模型的大数据云平台进行最优决策,更新控制策略到投喂、增氧、水处理、吸鱼分鱼等智能渔机装备,打通多品类多对象全环节的最优生长调控,实现各种智能渔业装备和水下机器人完成从养殖到收获的无人精准作业。
由于采用了生态循环技术,这里的鱼塘不必专门在年底清塘消毒杀虫,鱼儿能于传统生产淡季上市,卖出好价钱。
在南沙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王青峰看来,南沙明珠现代都市农业实验园的实施将为全国农业领域进一步对外开放提供可推广的政策、可复制的模式和可借鉴的经验,“园区要体现出引领性和公益性,把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展示给大家看,同时也兼具教育功能,让城市居民能够接触田园、了解农业,为农业发展积蓄更多动能。”
增城:以产业基金撬动资本参与乡村振兴
高端水果家门口就能种,看似简单的消费升级,背后蕴含着推动乡村振兴的另一种逻辑。
乡丰特色水果产业园,由广州乡村振兴基金与深圳农业龙头深圳诺普信共同投资建设,总规划面积8000亩,以种植“阳光玫瑰”葡萄、燕窝果、黄金百香果等优稀高端水果为主。产业园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种植的“墨姬”“阳光玫瑰”和“荔美人”3个品种的葡萄已于2020年5月首次上市,园区二产、三产项目完成后预计联农带农3000户,带动就业将逾10000人,可实现每户农户年增收5万元,带动一方区域经济发展。
幕后推手之一的广州乡村振兴基金,成立于2018年,是广州市增城区政府为创新实践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联合粤港澳大湾区多家上市公司和民营产业集团发起设立的广东省首支市场化的乡村振兴产业基金。
广州乡村振兴基金提出“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其中“两翼”分别为产业投资和股权投资。通过联合农业龙头上市公司、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等,广州乡村振兴基金深耕生态农牧产业,打造新乡村示范带等乡村振兴项目,投资建设增城丝苗米、特色水果种植、湾区蔬果种植、优质农产品供应链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并通过投后管理机制,对项目建设运营提供多维度、全方位的咨询与赋能。
瓜棚上的西红柿大丰收
乡丰特色水果产业园是广州乡村振兴基金从引入到投资到退出的闭环的项目,从启动到退出两年的时间,实现了一个省级农业园的谋划启动落地运营,不仅推动了联农带农,还带动了这个项目所在的太平村和西瓜岭村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致富,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充分体现了资本招商的功能和资本招商的主动性管理。
“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乡村振兴基金所起到的作用是引导和撬动工商资本、金融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同时,投资赋能乡村产业。”广州乡村振兴基金总裁毛杰表示。
与农业产业基金不同的是,乡村振兴基金的投资并不局限于农业,而是选择适合当地农村发展的产业,并且主要是以提升农村经济内生性增长为目标。
毛杰介绍说,乡村振兴基金的实践,更加强调政府的引导,同时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作用。通过盘活基金运作平台,有效调动民间资本参与乡村建设项目的积极性。
增城:探索和农民新的利益联结机制
喜欢你,有“稻”理。
增城区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一位农户的T恤上,印着这么几个字。在初夏的微风里,蓝天白云,禾苗青青,美景确实令人沉醉。
位于广州市增城区朱村街的时光穗稻新乡村示范带,涉及联兴村、龙岗村、龙新村、南岗村、朱村村、山角村六个村落,旨在依托增城区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在牢牢端稳增城人自己的饭碗的前提下,以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核心区为契机,开发“中国丝苗米之乡”——丝苗米源产地文化,联动朱村街人居环境美丽再升级,形成以稻田为主题,集生态、科技、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大湾区田园城市风光带。
端牢增城饭碗,建设智慧稻田。稻田是示范带灵魂,增城区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种植优质丝苗米约5500亩,带动周边种植3万多亩。已建成5G智慧稻场3500亩、千亩直播示范区1800亩,通过推广无人机植保、精准旱直播等智能技术,产业园可节省人工成本超70%。
增城区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增城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朱村街党工委书记李永盛说,现在的工作主要把握一个原则,无论一二三产,能有效大幅提高农民收入的才优先考虑做。
去年,产业园增城丝苗米产量同比增加5800吨,主导产业产值14.51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231元,同比增8%,高于全区水平14%。
广州科旺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区向军表示,在企业和农民合作的形式上,过往的例子更多是农民租地给企业,只收取租金,“企业的经营活动与农民一点关系都没有。”还有一种情况是订单农业,农民按照企业的要求生产,企业按一定价格向农民收购,这样农民也只停留在卖粮的层面,“大米没有品牌价值,农民收入也很微薄。”为此,他正和有关方面一起,积极探索新的利益联结机制,争取让农民和企业真正拧成一股绳。
稻田产能及富民能力提升,为示范带农村整体风貌提升奠定物质基础。据悉,2021年示范带建设以来,在前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成果上,当地设立专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再升级,实现307栋农房外立面丝苗米农耕文化元素装点,绿化朱村大道、北环路沿线,改造北环路支路,开展排灌渠清淤、“三线”整治等工程,打造新河社精品村。周边农村基建、文化设施、民居美化升级,增强了示范带的乡村游吸引力。
广州都市现代农业亮点逐个睇
花都 绿沃川广州总部基地
该基地在大棚蔬菜的种植中引进荷兰智能化种植系统,这一系统配备立体催芽等多项先进技术,可实现自动播种育苗和移栽收割,“全天候”运行、流水线作业,全生产周期仅45天,年亩产量可达20吨。基地一期占地360亩,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工人不到20个。这里还有通过遥控技术实现升降的空中草莓园。
从化 宝趣玫瑰世界园区
广东省、广州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旗下“宝趣玫瑰世界”于2007年底正式开业,是国内首个集花卉种植、农业观光、生态休闲、科普、文化传播和特色产品销售于一体的玫瑰主题公园,经过10多年的规范经营,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观光休闲景点。近年来,园区不断提升观光景点和体验活动设施建设,以营造更美丽自然的生态环境。
海珠 “一方乐田”都市农园
“一方乐田”都市农园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瑞宝河畔街68号,总面积约170亩,集农业生产、科普、研发、休闲于一体,实现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一方乐田”的核心服务是让市民拥有自己的家庭小菜园,通过自种或托管的方式收获高品质农产品。功能区包括:家庭菜园区、田园休闲区、科普体验区、精品种植区。
白云 广州市江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始建于1975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家禽育种、养殖、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家禽批发市场经营、家禽屠宰与肉鸡食品精深加工、食材与简餐的生产、主题餐厅连锁经营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企业坚持以带动更多农户发展养鸡业为主,通过产品回收、技术指导等形式带动更多的农户养殖致富,进行产业化经营。
荔湾 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
该交易市场是广东省扶贫协作、对口支援以及广东省内特色产品融入大湾区市场乃至全国大市场的重要交易平台和集散地。目前共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广东省供销合作联社等组织企业入驻,共建设消费扶贫专馆58个,集中展示展销各地1300家企业10000多款特色帮扶产品。
天河 花城农园
花城农园位于城市核心地段“花城汇”园区,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是大湾区首个都市现代农业园。农园以“大湾区现代农业数字化产业中心”,打造现代科技农业与商旅融合创新业态,具有太空惊奇及绿色科技气息的都市农业主题场景和全新商业消费体验空间,从城市中心辐射大湾区。
花都 广州市领航食品有限公司
专注研制健康、美味、优质的茶饮原料,致力打造茶饮行业上下游供应链生态系统。茶饮行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广州市领航食品有限公司计划2022在花都区新增50亩以上工业用地,用于建设总部加工基地。通过以上项目的建设,预计创造直接就业岗位2000个,同时可间接带动5000户种植户。
黄埔 长洲岛都市农业公园
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毗邻黄埔军校、辛亥革命纪念馆,与广州大学城仅一桥之隔。岛上古迹遍地,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是广州市文化旅游风景区。长洲岛都市农业公园首期占地103.649亩。项目带动200多名村民,同时委托当地村民对土地进行平整、清表、种植,直接增加农民收入20余万元。
南沙 明珠现代都市农业实验园
位于南沙明珠湾区,整体规划面积约10300亩,农用地9100亩,占比近90%。打造集生产、展示、旅游、休闲于一体的万亩级水果、花卉、水产、蔬菜基地。园区发展定位是现代农业技术实验田、农业龙头企业集聚区和湾区都市田园休闲地,将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技术、标准和模式,搭建农业科技研发、集成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高端平台。
番禺 广州市卉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该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植物组培及种苗生产的企业,产品涵盖花卉、中药材等。2021年,其产能达4000万株,销售量达1800万株/杯,销售额达2600万元。公司拥有6个商标注册证、2个植物新品种权,1个植物新品种权在申请,1个发明专利已通过初审。现已搜集品种800余个,在产品种20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