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源县船塘镇老围村稻田间青翠的禾苗随风摇曳,一群群白鹭盘旋浅飞,放学的孩子们在田埂上你追我赶,欢乐地奔向家中……行走在老围村,随处可见山水相依、绿意融融的诗意景象。近年来,在市、县和对口帮扶单位的鼎力支持下,老围村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精神,发展绿色产业,红色沃土实现绿色崛起,处处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
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相得益彰
“这几年,我们村的变化太大了。广场、公园修好了,村里没有断头路,路路都互通,在外打工的人都想回来长住。”说起近些年老围村的变化,村民喜笑颜开。
老围村是革命老区村。这个青山环绕、土壤肥沃、物产丰饶的客家村落,民风淳朴,村民世代秉承着客家人崇文重教的精神,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孕育出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和爱国志士。
“在革命战争年代,老围村涌现了辛亥革命先驱欧阳俊、欧阳伟兄弟,抗战老兵欧阳波、欧阳梅等一大批革命志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老围村建立党组织,发展党员,进行地下活动,创建武装队伍。在老围村还打响了‘七·一五老围保卫战’的第一枪,孕育出了九连地区‘五战五捷’之一的大湖狮子脑歼灭战,老围村的萝溪书院曾是‘东江华侨服务团’和东江纵队二支队的主要活动基地。”在老围小学的红色革命史长廊,老师为孩子们讲解老围历史的这一幕格外生动。
“红色历史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将红色文化融入孩子们的日常学习和校园文化中,激励孩子们热爱祖国、家乡。”老围小学校长丘智勇介绍。
红色文化进校园,仅仅是老围村赓续红色基因的举措之一。2020年,中组部将老围村确定为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美丽乡村试点村。老围村以此为契机,整合红色文化、史料遗址、客家风情、乡村风光等优势资源,打造了产业路、扶贫路、红色路3条观光路,对萝溪书院、“七·一五老围保卫战”遗址、欧阳梅故居等红色遗址进行了升级改造,建设党建主题公园,打造红色旅游核心圈,实现了从单一参观、学习教育向集革命先烈纪念、爱国主义学习、党员干部教育、红色旅游参观、村民文化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旅综合发展模式转变,不断擦亮老围村红色研学旅游品牌,成为声名鹊起的红色打卡网红点,全年累计接待瞻仰参观红色革命遗址10万人次。
如今,萝溪书院、“七·一五保卫战遗址” “东江华侨回乡抗日服务团活动旧址”等一批革命遗址经过整修后,焕然一新,成为老围村发展红色旅游、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一抹亮色。
绿色产业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历经百年风雨的老围村,红色元素与乡村振兴相得益彰,绿色种植与绿色经济方兴未艾。
在老围村润泰蔬菜基地,村民们忙着采摘、包装各类蔬菜,准备发往深圳。深圳市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派驻船塘镇老围村第一书记欧科颖介绍,这个蔬菜基地是老围村的主打绿色产业,也是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挂牌研究基地。老围村通过投资入股蔬菜基地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农户经济收入。同时,村民也能在蔬菜基地工作,一天工作8小时有100多元的收入,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老围村有连片的优质农田,我们在原有蔬菜基地的基础上,再扩大520亩,持续增强基地的‘造血’功能。”欧科颖介绍,接下来,老围村将在润泰有限公司原有种植基础上,流转520亩田地用于扩大蔬菜、粮食种植规模,打造1000亩种植示范基地,其中优质蔬菜650亩,优质水稻350亩,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引进现代农业产业种植技术,提高蔬菜粮食生产种植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水平。
记者手记
赓续红色精神 激发奋进力量
在风雨中走过几百年历史的老围村,焕发出勃勃生机,革命先驱的光荣传统在这里持续发光发热。走进红色遗址和老围屋,其中陈列的史料、革命文物,让前来参观学习的人无不感受到一股蓬勃的精神力量;走进老围小学,校园内的红色革命史长廊全面记载了老围村的红色历史进程,孩子们对这段历史都了然于胸。
采访中,老围村村党支部原书记欧阳建环让记者印象深刻。从2010年开始,欧阳建环就致力于收集、整理老围的历史,因此,有关老围的红色历史和革命人物,他如数家珍。他还拿出近300页的《红色围屋——东源县船塘镇老围村革命斗争史》一书,书中详细记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老围村的斗争历史,收录了46位革命前辈的光辉人生。编写书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欧阳建环介绍,这本书的采编人员由村里的离休干部及老围(河源)同乡会组成,大家自费、自发寻找老围村的烈士后代,采访、记录、整理了革命年代发生在老围村的故事,为的是弘扬革命精神,激发老围人爱党、爱国、爱家乡之情,积极投身建设幸福家园。
这股力量让人振奋。如今的老围人,继承了先烈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崇高革命精神,构筑起强大的红色精神力量,点燃了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斗志昂扬奋进在新征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