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顷涌畔,巷陌纵横,是新平村民居最密集的区域。
由一栋老旧危房改造而成的文化小广场,让村民聂阿姨和邻居们可以在茶余饭后走出家门,在这里散散步、拉拉家常。这两年,类似的乡村建设新景象、新气象,在民众街道越来越常见。
不久前,《民众街道2022年美丽乡村指数测评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正式出台,民众街道首次针对美丽乡村建设推出了创新的动态资金奖补政策,通过美丽乡村指数定期测评的方式,将“滚动式”的奖补资金定向精准地下拨到村、社区,引导激励乡村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人居环境提升等工作。
创新政策的源头活水直达村居,为民众街道的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岭南水乡村落正在加速变“靓”。
中山市民众社区积极整治河涌岸线综合环境,社区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这几年,村里变化很大
沿着村道,一些堆放杂物的空地或闲置的老屋,变身为一个小广场,聚集着村里的人气;饶有创意的壁画,点缀着人来车往的街道;村民家门口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分类垃圾桶,让路面始终保持着整洁;加建的公共停车场,大大缓解了村民停车难的问题;河涌边的滨河小公园里,人们在百年木棉树下纳凉休闲……
新平村,这几年变化很大。
新平村党委副书记梁流飞介绍,新平村2017年获评为中山市美丽宜居示范村,2018年又相继获评市特色精品示范村,乡村建设开始加速升级。利用各级专项资金,新平村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为了提升环境卫生,新平村去年投入70多万元,新建了民众街道首个村级密封式垃圾压缩站,负责收集转运全村的生活垃圾,解决了之前开放式垃圾收集点气味难闻、不美观不卫生的问题。
中山市民众街道新建村建设的儿童游乐园。新建村供图。
“近几年,新平村完成了一大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面貌提升了一个档次,人居环境也显著提升,村民群众的生活更加便利舒适。”梁流飞说道。
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接源村。2018年,接源村获批为中山市美丽宜居示范村。几年来,接源村利用各级专项资金,大力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根据村庄实际,编制村庄规划,明确村庄功能布局,配套完善了村内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并制定了接源村村庄整治方案,重点围绕“三清”“三拆”“三建”等综合整治。村里的人居环境持续得到改善,村容村貌持续美化、亮化,群众的满意度逐年提高。
如今,美丽廊道穿村而过,接源村昔日杂乱无章的村道和水质浑浊的河涌不复再现,取而代之的,是水清岸通、干净整洁的美丽乡村新面貌。
新平村和接源村建设美丽乡村的计划并未就此止步。
目前,占地近千平方米、预计投资近400万元的新平村老年活动中心已经启动报建和设计工作,未来,这里将建成一个集长者饭堂、文化娱乐等功能设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中心。
接源村则计划投入900万元,在原来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的基础上继续打造升级版。
今年,接源村将重点建设新建自然村综合文化广场,全面提升新农自然村的村容村貌,湾涌片区“一河两岸”的综合环境整治;并对十四顷涌新建九社段进行环境的综合整治,对十四顷涌一河两岸的路灯进行改造,打通村内约1公里的断头路,方便村民的出行;同时对接源市场进行升级改造。
各美丽宜居示范村,为民众街道各村、社区打造美丽乡村树立了标杆。
“小奖补”撬动“大建设”
如果说,各美丽宜居示范村的探索已经为民众街道打造美丽乡村开了个好头;那么,当下更为重要的则是,如何为美丽乡村建设源源不断地注入原动力?
《方案》的出台,正是民众街道探索这一问题答案所作出的实际行动。
根据《方案》,各村(社区)因地制宜新建农村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等小生态板块,建设完成且通过验收后,可按标准进行建设材料费用的奖补,验收结果为优秀的“四小园”,还可获得额外奖励。
“村里不花钱或者花很少的钱,就可以推动人居环境建设工作,村民可以零成本享受到更好的人居环境。政府的新政策,为村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省了力、省了钱。”梁流飞表示,有了奖补政策的激励,村里开展建设的积极性明显变高了。
今年3月,《方案》正式实施后,新平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会上村民代表们一致赞同加快推进“四小园”建设。
目前,全村6个“四小园”正在建设中,预计6月份可以建成;另有8个面积较大的地块,已经做好相关规划,村里将配比相关资金加快推进,计划今年年内建成。
中山市民众街道新平村十顷涌边的小公园。何伟楠 摄。
政策不仅为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启动资金”,滚动式的“小奖补”资金,也正在撬动美丽乡村“大建设”。
根据《方案》,民众街道聘请的第三方机构将每月对各村、社区美丽乡村指数进行测评,每月得分排名前6的村(社区)均可获得资金奖补。
每月被抽中参与市级美丽乡村指数测评并排名靠前的村、社区也可相应获得资金奖励。
“奖补的资金数额并不算多,但是持续的测评和奖励,不仅形成了督促力,也产生了激励的效果。”梁流飞表示,《方案》实施之前,新平村就已有建设村老年活动中心的计划,现在有了好的政策,村里人都希望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距离新平村20分钟车程外,群安村也是一派新的景象。
群安村村委会副主任梁细昌介绍,今年2月份,群安村启动了隆丰涌沿岸2.8公里的涉水构筑物清拆,在村民的支持下,目前第一阶段83间涉水构筑物已经拆除完毕。
沿河路面拓宽了2米,沿线村民门前“四小园”的建设也已提上日程,路边还将增建路灯、围栏等基础设施,并开展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的线路迁改“三线整治”工作,全面美化靓化岸线环境。
相比新平村、群安村,一些村、社区启动基础设施建设的时点相对晚一些,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享受政策带来的奖补“红利”。目前,民众街道每月都对辖区18个村(社区)开展美丽乡村指数测评,市里每月也会抽取五个村(社区)参与全市测评。不仅排名靠前的村(社区)可获得奖补资金,起步较晚、进步较大的村(社区)同样有机会活动“进步奖”。
根据《方案》,民众街道以2021年年终成绩为起始成绩,对连续两个月进步最多且累计五名以上的前4个村(社区)给予资金奖补;若获得奖励的村(社区)连续三个月都有进步,则继续奖励进步最多的前2个村(社区)。
“政策闭环”激活美丽乡村建设动力
在民众街道美丽乡村指数测评中,群安村已经连续3个月排名进入前六名,获得共计7.5万元奖补资金。而群安村也正迎来一波新的建设热潮。
今年1月,群安村获评中山市美丽宜居示范村,市、街道两级共计下拨专项资金约600万元投入美丽乡村建设。
梁细昌介绍,今年6月,群安村计划全面启动村文化广场、北角公园、岸线提升三大项目的建设,此外,全村在已建成20多个“四小园”的基础上,还将新增规划建设40个“四小园”。
“从我想建,到我有钱建,到我管理好,这个奖补政策创新地解决了基层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各个环节上的实际难题。”民众街道城住农局工作人员周涛介绍,为了全面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民众街道实行了“三步走”的原则。
首先,全盘统筹规划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工作,出台保障性政策引领建设工作持续高效开展;其次,以整治促建设、以建设促巩固,大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岸线环境整治等工作,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第三,在设施管理、资金管理等方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保护好、运用好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接源村河涌两岸建起美丽廊道。
周涛认为,民众街道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推出的系列创新政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政策闭环”,从当下的测评、督导、建设,到长期的运营、管护,为民众街道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高效、持续地推进下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这样的制度保障和政策引领,让越来越多的农村群众看到了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政策与民意形成了良性互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不断迎来新的热潮。
当前,民众街道正在规划建设一个40平方公里、具有岭南水乡特征、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区,以现代都市农业为抓手,以产城融合为目标,重新编构农田、水乡等要素,注入多元功能与活力,为年轻人与科学家打造创新创业的新平台、新热土,大湾区快工作、慢生活的醉美绿洲,全国乡村振兴的示范区。
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发展的“主阵地”,全力擦亮岭南水乡的“金字招牌”,民众街道正以攻坚克难的魄力和“以水谋城”的远见,全力以赴推动城市品质的升级,打造“水清岸通景美”、幸福宜居和谐的水乡科技新城。
从基层开始,民众扎实迈开了城市升级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