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一个家庭能出一个驻村书记很不容易,那么一个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是驻村书记就更不容易了。在湖北省襄阳市财政局就有一个这样的家庭,一家三口都当上了驻村第一书记,被称为“第一书记之家”。
2022年12月19日上午,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巡检镇巡检司村村民苏朝权的院子里热闹不已。“我们村今年种植的100亩吊瓜一共卖了40多万元呢!”襄阳市财政局派驻巡检司村第一书记石勇正给村民们报告发展吊瓜产业的成效。“项目选的好,我们在自家门口都挣了一万多元!”村民们喜不自胜,并一起商量起明年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计划。
石勇在巡检司村忙碌的同时,他的妻子、儿子也奋战在乡村振兴的最前线。妻子雷晓平在襄阳市襄城区委政法委工作,儿子石云雷大学毕业后考入广东省东莞市财政局。2021年,这个普通的三口之家奔赴三地,分别被派往襄阳市南漳县巡检镇巡检司村、襄城区卧龙镇魏湾村和薛梁村、广东省韶关市乌石镇乌石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因势而动,三口之家齐上阵
2021年6月,石云雷被单位派往东莞市对口帮扶的韶关市乌石镇工作。消息传回襄阳,这一家人很难统一思想。石勇和妻子担心儿子太年轻,处理不好基层事务。但爷爷是老农技员,深知农村工作是历练能力品格的宝贵机会。最终在爷爷奶奶的鼓励下,石云雷来到韶关市乌石镇,担任乌石村驻村第一书记。
早在当年3月,石勇的妻子雷晓平就被派往卧龙镇帮扶魏湾村和薛梁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村看村、户看户,两个相邻村的基础条件、发展现状都存在一定差距。”雷晓平说,“魏湾村可以继续领跑,薛梁村也能依葫画瓢、慢慢赶上。”
当年7月的一个周末,刚送妻子下乡的石勇在返程路上也接到了组织通知:自己即将被派往南漳县巡检镇担任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兼任巡检司村第一书记。
“第一次去,坐了5个小时车。”石勇说。巡检镇是南漳县最偏远的山区,为了摸清实情,驻村第一个月,他就和同事们遍访200多户村民。调研显示,巡检司村集体经济收入在全镇排名垫底,全村村民年人均收入低于全县平均水平,504户村民中有50户脱贫户,返贫风险较高。然而经过一番走访,石勇也感受到,尽管巡检司村条件差、困难多,但老百姓们都特别渴望致富,也在积极想方设法奔富路。
“自己和农村经济打了大半辈子交道,最熟悉农业政策,在资金筹集、项目选取方面有一定优势,只要村民劲头足、愿意跟着干,我们一定能把村庄建设好、发展好。”石勇信心满满地说。
乘势而上,为民服务办实事
一条水渠从山上蜿蜒而下,绕着巡检司村转了大半个圈。这条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水渠,左岸是高高的岗地,右岸低矮处就是巡检司村。2021年7月,山洪爆发,洪水裹挟着泥沙,冲毁了36户居民房屋,800多亩良田受损。
“这条水渠虽然年久失修,但承担着全村1700多亩农田的灌溉任务。”巡检司村党支部书记苏卫国介绍说,“市财政局工作队到位后,专门筹措资金60多万元,整修出一条近300米排水渠,集防洪、灌溉于一体,今年夏汛净无一处漫灌!”
工作队还为村里整修了饮水水源,解决了32户100多人饮水难的问题;筹资修整道路,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此外,绿化植树、安装健身器材,帮助镇小学完成学生校舍改造,帮扶工作赢得了村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石勇忙着为村里补短板,雷晓平则努力帮助村里强弱项。
襄城区薛梁村2组村民居住相对集中,但村庄临近汉江且地势低洼,逢雨天则排水困难污水四溢,严重影响村民务农。雷晓平多方奔走争取到帮扶资金30万元,准备新建一处集泵水、排水、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广场。然而修建广场要拆除附近村民家5处鸡圈、4家旱厕、2处围墙,协调工作难以开展。
“为了赢得村民的理解、支持,我们只能一家家登门拜访,反复协调劝说。”雷晓平说。在她和村干部的多番动员下,党员带头拆除了自家鸡圈,其他村民也纷纷参与整改,多功能广场终于得以顺利施工建设。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及,帮助村民排忧解难的暖心故事同样在石云雷派驻的乌石村发生着。
2022年6月,广东省韶关市遭遇50年一遇的洪水灾情,乌石村基础设施被严重破坏,部分桥梁及村道塌陷、受损。转移受困群众、发放救灾物资、协助灾后消杀……石云雷与当地干部一起投入到救灾工作中。
“当然会担心孩子身体吃不消,但这是他的职责所在。”石勇说,“作为家长,我希望儿子在工作岗位上多干事、干实事。”为此,夫妻俩每天都在微信群里给儿子加油打气。
2022年10月,一座寓意村庄风调雨顺、顺势而上的“顺流桥”竣工,乌石村村民们的交通出行有了更安全的保障。
顺势而为,因地制宜谋发展
一家三口不仅相互扶持、相互鼓励,还共谋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好点子。
巡检司村发展油茶产业,前景好但见效慢,农民增收需有好的产业“长短结合”。经多方查询资料并结合巡检村的气候特点,在儿子的建议下,石勇为巡检村选定了吊瓜产业。
土地平整、瓜架搭建、秧苗栽种……为了解决吊瓜灌溉问题,石勇和同事们多方协调,从附近邹家堰水库引水入渠。为了帮助村民做大做强吊瓜产业,村里还专门请技术人员上门指导。“我天天住在村里,随时提供技术支持。”巡检司村吊瓜合作社负责人说,“驻村工作队是真心帮助村里发展产业,因此愿意倾囊相授,提供帮助。”2022年,巡检司村的100亩吊瓜在旱情较重下仍获丰收,亩均纯收入超过了4000元。
除了种植吊瓜,黄桃也将成为村里的“致富果”。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后,石勇积极向单位汇报,并邀请市林调院、农科院的专家到村指导,确定发展黄桃产业。今年3月,全村22亩黄桃基地2000棵树苗全部栽种完毕,长势良好,预计三年内挂果见效,可为村集体年增收5万元以上。
雷晓平在协助魏湾村制订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方案时,石勇也帮着出主意、想办法。“要因地制宜做好乡村建设,充分征求群众意见,挖掘乡村文化,以此打造美丽乡村。”雷晓平说,乡村发展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反复斟酌。夫妻两人经常探讨一些观点,微信语音商量到深夜。
在距离襄阳1000公里外的韶关市乌石镇乌石村,他们的儿子石云雷则紧盯村里无资源、无技术、无特色的产业发展难题。
“我们以集体经济联合社为独资股东,成立村办企业,并与广东百果园果制品公司签署代工协议。”石云雷说,村里推出的“润秾怡品”牌冻干柠檬片上市3个月即售出3000余盒,实现收入超4万元。
一个个项目的落地、一件件愁事的解决……石勇一家三口虽然分赴三地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但收获的乡村建设的点滴变化、村民丰收的幸福喜悦却是相同的,也为他们一家三口干事创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个“第一书记之家”绘就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铺展:石勇和同事们为巡检司村量身定制的吊瓜产业、黄桃产业不断助推集体经济走上新的台阶;妻子雷晓平同当地村民一起,将魏湾村打造为美丽宜居乡村省级示范点;儿子石云雷所派驻的乌石村在村办公司的加持下,集体经济收入成倍递增……
而这“一家三口”,是无数战斗在乡村振兴一线帮扶干部的缩影。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多点着墨绘蓝图,在亿万乡村振兴工作队员的共同努力下,必将绘就出乡村振兴的宏伟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