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街市、美丽乡村,是广州城市风貌的靓丽底色。7434平方公里土地,11个区、177个镇(街)、2822个行政村(社区),是广州的“基本盘”,孕育着新动能。首批典型县镇村具有标杆示范作用,将更好带动全市区、镇、村在不同赛道争先进位。
广州把“百千万工程”作为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总抓手,作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广州路径的政治使命,奋勇先行,吹响“二次创业”再出发的号角。
作为一个GDP正在冲刺三万亿的超大城市,广州显然有着自己赛道。今年发布的“2023赛迪百强区”榜单,广东占据17席,广州7区入榜。基于自身的发展条件,广州要在高水平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走在前列、当好示范。 自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广州就为11个区“量身定制”,打造老城市新活力引领区、产城融合发展标杆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随着“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广州更进一步,坚持“一区一策”,突出个性特征,结合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分级分类推动各区立足特色优势、找准功能定位、集聚要素支撑,加快差异化品质化发展。 现场会上,从化、增城入选典型县(市、区),这两区一直在不同赛道争先进位。 先看从化,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湾顶绿谷、广州国际大都市城市功能重要承载区,从化区坚持生态为本、产业强区、绿色发展,奋力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 实现“两山”高效转化,需要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对此,从化加快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推动鳌头镇国家级田园综合体项目一期首开区建成,并于10月21日正式试营业,让村间小道变景观大道,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让百年古村焕发新风采。 再看增城,该区紧紧抓住“开拓增城”“高水平规划建设广州东部中心”重大历史机遇,以“产业强”带动“县域强”,加快打造产业集聚高地,奋力在县域高质量发展上争当示范。 要大抓产业发展,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今年9月,广州增城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发布暨增芯项目封顶活动在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增芯产业项目园举行。根据规划,增芯项目将建设月加工能力达2万片的12英寸MEMS制造生产线。该项目背后是增城重点聚焦“芯显车”主导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县域活则全省活。广州区域实力不断增强,正形成各展所长、各显其能的区域发展新态势。 对此,广州坚持承上启下,强化联带功能,切实发挥好镇街对接城市辐射农村的节点支撑作用,持续增强镇街综合服务能力和经济实力,着力将其打造成为乡村治理中心、农村服务中心、乡村经济中心,带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加快融合。 要打造“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的美丽圩镇,水环境至关重要。在白云区人和镇,一条名为兔岗坑的小河已经从黑臭河涌蝶变成“生态河”,周边水域也成为亲水空间,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人居环境的大变样,是人和镇发挥“镇”能量。人和镇党委书记张丹莉表示,该镇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组合拳,如针对污水收集难、处理难等问题,该镇突出源头治理,制定“一村一策”治理方案、“一户一策”接管方式,实现6.52万栋村民自建房污水100%收集、处理。 城镇建设提速提能,体现在美丽圩镇的打造,也体现在一批经济实力强、产业影响力大的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蓬勃兴起。 除了经济带动作用,镇街综合服务功能持续增强,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今年9月底在从化区太平镇开业的8号仓流溪河奥莱小镇“火”了,其主打“奥莱+城市微度假”模式,兼具购物、休闲、餐饮及亲子体验等业态,开业9天客流突破50万人次。 太平镇党委书记吴丹柯表示,该镇作为工业强镇,近来紧抓高埔创智谷建设,主动接受中心城区人口和产业外溢,做强做优镇域经济,强化中心镇联城带村功能,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生活圈。 广州做实乡镇节点,一批产业“特而强”、体制“新而活”、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效益“显而优”的强镇正在崛起。 在龙湖街迳下村,该村通过深入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焕然一新的乡村吸引300多名村民返乡,村集体收入增长逾10倍。 在江埔街锦一村,村民打开手机办起直播,该村注册“锦壹农心”特色乡土品牌,依托电商平台、冷链物流等方式拓宽销路,土特产在网上热卖。 …… 这是广州和美乡村的一瞥。目前,广州94%以上行政村达省定美丽宜居村标准,累计2镇10村、19镇147村分别入选国家级、省级乡村治理示范镇村。美丽环境带动美丽经济,和美乡村人气十足。今年中秋国庆期间,广州乡村游游客达717万人次,同比增长61%,占接待游客总量超过40%。 一个个乡村各美其美,一条条新乡村示范带也串珠成链。“花漾年华”“时光穗稻”“纳米水乡”“渔歌唱晚”……一个个画面感十足的词汇,勾勒出每一条新乡村示范带的特色,目前,广州已基本建成7条新乡村示范带。 和美乡村,吸引了游客纷至沓来,改善了“原乡人”的生活,也吸引了“归乡人”“新乡人”来到乡村实现梦想。 新龙镇麦村村的粤菜旺起来。该村有着“广州市粤菜师傅名村”之称,随着和美乡村建设,外出务工的粤菜名厨在自家办起饭店、农家乐。“我们村积极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库,促进粤菜名厨回村,他们很多人都成为了乡村工匠。”麦村村第一书记游保平说。 温泉镇南平村的民宿“火”起来。“我第一次来到南平村,就找到家的感觉。”来自甘肃的吕明明在这里成为“山海梦居”民宿老板,过上“向往的生活”,将这里作为第二故乡。 乡村底子更厚、里子更好,村民收入更高、笑容更灿烂。 广州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河湖全流域治理、农村综合改革、职业农民培训等试点创新,大力发展乡村产业,346个产品入选“粤字号”农业品牌,蝉联全省第一。前三季度广州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47元,同比增长6.3%,增速位居珠三角城市第一。 随着乡村不断做强产业、美化环境,对人才的需求愈发强烈。今年以来,广州更是办起一期期乡村CEO(农村职业经理人)学堂,培育一批爱乡村、懂治理、善经营且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乡村CEO。 和美乡村,同样是实现梦想的热土,年轻人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