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刚刚结束,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保安乡平浪村“第一书记”黄加荣又马不停蹄地开始走访贫困户,了解危房改造进展。“看到房子已基本完成改造后,我心里的石头也放下了。”黄加荣说。
从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开始,黄加荣就和广西结下了深厚的情缘。“在那里,我找到了人生目标,并且不断践行着自己的理想。”
坚持报名成为西部计划志愿者
从西部计划志愿者到贫困村“第一书记”,黄加荣在广西经历了7年难忘的时光。西部计划服务期满后,他曾回到广州,最终还是选择到都安扎根。
“小的时候,家乡发洪水,我家当时开了一间小卖部,爸妈就把食物免费送给受灾的群众。”黄加荣回忆说,这件事对他后来坚持参加西部计划影响很大。在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毕业时,看到学校里张贴的西部计划宣传海报,黄加荣兴奋地报了名。
但他的这份热情却被泼了冷水。黄加荣说,“爸妈认为我吃不了当西部计划志愿者那份苦”。
带着这份坚持和不服,黄加荣来到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在当地团委工作。他下定决心,一定要为当地扶贫事业做些什么。
有一次,黄加荣跟着当地团委去走访一个贫困家庭,在那个家里,小孩子的父亲早年因意外去世,母亲也改嫁,他只好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你想妈妈吗?”
“不想。”
当时孩子倔强的表情让黄加荣觉得心里难受。为了帮助他读书,黄加荣和当地团委的同事为他申请到了助学金,并联系到一名大学老师和他结成帮扶对子。如今,这个孩子已经考上了当地一所重点中学,成绩也不错。
“青年去西部不仅有利于解决当地青年人才匮乏难题,还带去了创新的思维和活力。”黄加荣说,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时,他和同事一起帮助当地的创业青年申请到近50万元的免息贷款,组建一支几百人的志愿者服务队,为当地的扶贫和志愿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发起助学项目帮助留守儿童
背起行囊,搭上班车,进山入村……这不是一名“驴友”的悠闲生活,而是黄加荣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时的日常工作。乡村主干道当时没有硬底化,一下雨,他的鞋子、裤腿上就沾满了泥巴。路走得越多,黄加荣看到的需要帮助的留守儿童就越多。
怎样帮助他们?为此,黄加荣在2011年底发起成立了广西炭火行动助学志愿者协会,并开始做“一对一”助学项目,吸引了全国各地爱心人士加入。
走村串户时,黄加荣发现,很多山区留守儿童每天都要走危险系数极高的山路上学。于是,广西炭火行动助学志愿者协会发起上学路上“护身铠”项目,在一些爱心企业的资助下,为孩子们发放充电电筒、防滑靴、求救报警哨子、紧急医药包、太阳帽、雨衣等护身装备。这个项目后来获得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金奖。
黄加荣还发起“苗绣妈妈”公益创业项目,找到当地苗绣的带头人,组织几十名绣娘,制作手工苗绣。随后,与当地的文化公司合作,将苗绣半成品改造成抱枕、手提包、背包等,销售出去。现在绣娘们月收入能达到2000多元,一些原本到外地打工的妇女也因此回到家乡。黄加荣说:“孩子的家人回到身边,他们再也不用留守了。”
“要对得起‘第一书记’这个身份”
“黄书记,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家的牛生小牛犊啦!”国庆节前,黄加荣到他结对的贫困户走访,村民韩善堂开心地向他报喜。韩善堂家里共六口人,两个孩子正在读书,家庭负担重。依靠种植玉米和当地的“贷牛还牛”养殖项目,这户家庭走上了脱贫之路。
脱贫是压在这个年轻人肩上的担子。“虽然只挂职两年多,但也要做自己能做的事,尽自己最大的力,要对得起‘第一书记’这个身份!”黄加荣说。
今年3月26日是黄加荣进村履职第一天,此前,他向前任“第一书记”了解了情况,联系了电商平台以及从事相关扶贫领域的企业、基金会等,还买了一辆二手越野车,方便在山路上行驶。“虽然作了一些准备,但心里还是有些忐忑。进村之后,立刻进入角色,与村里的党员干部、村民座谈。”黄加荣说,“当时,村里一位退休老教师对我说,‘虽然接触时间短,但能看出你是懂基层工作的’,立刻激发了我的自信心!”
危房改造、低保数据、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为掌握村里的情况,黄加荣经常探访贫困户。为了推动危房改造,他多次入户与村民沟通,赢得他们的支持。
“现在家里人看到我为西部做了些事,也渐渐理解支持了。广州是我的家,广西是我的另一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