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首页 > 专题中心 > 广东省乡村振兴局专题 > 媒体报道

[央广网]17张图片讲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广东故事”

时间 : 2021-04-03 20:32:33 来源 : 本网原创稿
【打印】 【字体:

  11月6日,“脱贫奔康·粤来粤好”网络主题采访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委网信办主办,来自全国近30家媒体的采访团队,在5天时间里,从广州出发,去往清远、河源、梅州、潮州、揭阳等5个地市采访,讲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广东故事”。

  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广东瞄准全省年收入4000元以下161.5万相对贫困人口和2277个相对贫困村,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总攻目标。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省现行标准下的相对贫困人口、相对贫困村全部达到出列标准。

图片说明

漳北村村景(央广网记者 夏燕 摄)

  梅州市漳北村投入1000多万元新修漳北大桥、自来水工程、党群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争取碧桂园精品示范村项目,对村主干道可视范围内外立面微改造,打造客家特色精品示范村。

图片说明

禾肚里民宿(央广网记者 夏燕 摄) 

  漳北村引进禾肚里集团,投入2000万元把闲置的漳北公学旧校舍改造成充满乡土情怀的稻田民宿,实现农村变景区,风景变“钱”景。带动18位农户就近就业,均享有5险,实现增收2500多元,成为梅州首个“共享住宿+旅游”产业扶贫示范村。

图片说明

漳北村的艺术民宿(央广网记者 夏燕 摄)

图片说明

水西村五色水稻种植基地(央广网记者 夏燕 摄)

  清远市水西村发展“五位一体”蔬菜种植基地、五色水稻种植基地,组建初心农庄,打造特色景点和农业观光体验游等,摘下了“问题村”的标签。2019年,水西村产业营收约900万元,带动村民劳资收入150万元,村集体收入从2015年的0.5万元跃升至2019年的68万元。

图片说明

刘逢明正在快手直播推销当地特色农产品——骆姨坑鲜笋(央广网记者 夏燕 摄) 

  水西村党支部委员刘逢明自2018年8月上任清远首批乡村新闻官后,不断加强学习和提升技能。目前,他的快手账号“水西初心农庄(明哥)”,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粉丝24.8万,点播量超过2000万。

图片说明

胜利大棚内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的苦瓜(央广网记者 夏燕 摄) 

  胜利大棚种植项目位于清远市清新区山塘镇胜利村委会,采用“公司+基地+贫困村+农户”模式,带动村集体土地流转收入12万元,帮助20多名贫困户、村民就业,年工资收入约3万元,为累计40多名贫困户、村民提供蔬菜种植培训,以及带动周边临时用工5000多人次。

图片说明

紫金客茶谷(央广网记者 夏燕 摄)

  “紫金客茶谷”是广东省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紫金县茶叶产业园的核心示范区,也是紫金县扶贫产业示范园。截至目前,县统筹投入及吸引周边30个贫困村,帮扶贫困户1781人,吸收扶贫入股资金5231万元,土地入股200余亩,已发放分红444.3万元。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融合模式等多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带动了3000多人就业。

图片说明

“紫金客茶谷”的制茶车间(央广网记者 夏燕 摄)

图片说明

茶艺师凌伟连(央广网记者 夏燕 摄)

  紫金县村民凌伟连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既要照顾身患尿毒症的丈夫,支付高昂的透析费用,又要照顾婆婆和小孩。自从到客茶谷当茶艺师后,她每月有了稳定的2000多元收入,还有政府补贴的贫困户低保900元,丈夫的医药费还能报销,生活改善了很多,也有了更多时间照顾家人。

图片说明

种植了大量茶树的凤凰山(央广网记者 夏燕 摄)

  潮州市凤凰镇茶叶种植面积7万多亩,年产量1000多万斤,年产值10亿元以上,有茶商895家、茶企128家,规模以上1家,年出口额约7700万元,2019年茶农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万元,实现“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目标。至2020年底,贫困户全部达到“八有”指标,脱贫率达100%。

图片说明

陂蓬村百香果产业基地(央广网记者 夏燕 摄)

  梅州市陂蓬村打造了百香果产业基地和陂蓬种养基地,按照“长短结合”的创新思路,以“农户+合作社+产业带头人+贫困户+品牌”的模式,确保村民、承包者、贫困户和村集体多方受益。

图片说明

陂蓬村的“法通机器人”(央广网记者 夏燕 摄)

  2019年4月,“法通机器人”进驻陂蓬村,成为全国首创的智慧村居法律服务公共平台。它不仅能解答各式法律问题,还能远程与“律师团”实现互联,协助完成乡村基层的部分法律工作。目前通过智慧法律服务公共平台调解矛盾纠纷有30多宗。

图片说明

陂蓬村“互联网+农村政务平台”(央广网记者 夏燕 摄)

  陂蓬村打造“互联网+农村政务平台”,通过此平台,在外乡贤与留村村民联系紧密。自2011年起,专业培训村民种植经济作物,组织联系外出乡贤,共同筹资购买新品种高价值的果苗,让村民年收入从4千多元提高到2万多元,村集体收入从2011年的1500元提高到现在的40多万元,让陂蓬村贫困户46户共计131人全部脱贫,脱贫率达100%,还建立了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 

图片说明

河源市金光村“金光大道”(央广网记者 夏燕 摄)

  过去进入河源市金光村的省道340线,是一条连四级标准都达不到县乡公路,道路崎岖、弯多路窄,制约了金光村及沿线4个村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在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的支持下,经过近3年的努力,将S340线按照一级公路标准双向4车道,并在去年建成通车并命名为“金光大道”。

图片说明

刘伟坤一家三口(央广网记者 夏燕 摄)

  金光村脱贫户刘伟坤,之前在外地打工,2016年响应省交通运输厅驻村工作队建议,回到家乡创业。建立了约1500只规模的鸡鸭养殖基地,土房改造成2层小洋房,直通家里的600米巷道从土路改造为水泥路,装了路灯、接通了自来水。同时,虽已年过40,但在2018年组建了新家庭,并生下了儿子,实现了“脱贫又脱单”。

图片说明

揭西县火炬村新貌(央广网记者 夏燕 摄)

  火炬村位于揭西县南山镇东北部,投入资金1600多万元,完成了雨污分流、村标、首期水系整治、红色研学基地、道路提升部分柏油路铺设、三线改造、路灯、池塘围栏绿化、潮汕人民抗征队纪念馆等项目建设。

图片说明

火炬村村民李许(央广网记者 夏燕 摄)

  火炬村脱贫户李许,三个小孩读书,2016年前家里经常入不敷出。现如今,大儿子在邻县上班,月收入达8000多元。他自己养殖了十几头黑山羊和50只鸡苗;同时申请政府贴息的小额贷款5万元,购置二手挖掘机一辆,开启自己承接土方工程的新路子。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