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扶贫领域,广东是资源总量大省,也是机制创新强省。借助全国首创、已连办7届的“广东扶贫济困日”,100多亿元的爱心捐助得以百川归海。履行社会责任、打造公益品牌、回报一方乡梓,在广东,除了上述“标准答案”外,还有一种“独特基因”在编织着社会扶贫不断延展的秀美织锦,那就是社会扶贫组织的蓬勃发展。
在社会扶贫组织的浩浩“粤军”里,刚满7岁的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年纪虽轻,但一个初具规模的“广东社会扶贫系”正在从这棵大树上伸展出繁茂枝叶。而这些“枝叶”,又循着产业扶贫等管道再度落地生根,以“独木成林”之貌,生发出社会扶贫的“榕树效应”。
在广东省政府特聘参事、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秘书长钟韶彬看来,为扶贫开发工作服务的社会组织,不能单打独斗,而是要顺应形势发育功能、开枝散叶,“形成主次分明、功能互补、结构合理的组织体系。”
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于2013年、2014年先后成立了广东省南方扶贫开发研究院、广东省国粤扶贫开发服务中心及《广东扶贫》杂志社,从政策研究、社会服务、扶贫宣传等方面引入优质资源,不断增强扶贫主体动员能力、扶贫资源组织能力、扶贫服务提供能力、扶贫品牌打造能力。其中,南方扶贫开发研究院先后承担扶贫开发专项研究课题30多项。2015年,研究院提出的社会组织党建创新“12345”工作思路获得中组部、民政部肯定并向全国推介,其重点内容被吸收进相关文件中。而作为广东扶贫系统第一刊,《广东扶贫》杂志坚持“当好广东‘三农’和扶贫工作记录者、观察者、建设者”的战略定位,先后推出了《穷富“变”证法》《精准扶贫新动能》等系列报道,全面展现广东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壮阔场景,细致勾勒出广东扶贫人咬定青山、励精图治的伟岸身躯。
2016年6月30日,第7个“广东扶贫济困日”如约而至。除了一次“豪捐”5亿元的碧桂园集团,舆论聚光灯还打在了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身上。刚刚拿到扶贫济困资金接受资格的这家社会组织首次“撒网”,便将5000万元善款收入囊中,在5家受捐主体中冲在前列。
然而,社会扶贫的关键,不仅在于引导爱心资本沿着制度轨道流入扶贫资源的大蓄水池中,更在于将散落各处、指向模糊的社会资金与发展禀赋各异、急需外援支持的帮扶对象实现精准对接。这两方面,正是社会扶贫组织的用武之地。
而对于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来说,7年成长不仅表现于组织机构的分蘖与规模的扩大,还在于定位的清晰和功能的锤炼,让社会扶贫组织不仅成为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一块引力愈发强劲的磁石,更让体制内外帮扶资源的接口更加稳固、渠道更为畅通。
眼下,在广东省英德市横石塘镇积庆里茶业公司“私家爱心茶园”里,漫山遍野的“明前茶”正在孕育着新的清香。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所谓“私家爱心茶园”,就是由帮扶单位注入扶贫资金,积庆里进行品牌具体运作,吸引单位和个人认领茶田,项目收益则归帮扶对象所有,“在这其中,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的角色至关重要。”
作为独立一方,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除了要对整个项目进行总体监控,项目每年每亩会提供156斤成品红条茶,还会作为广东国粤扶贫开发中心认定的“广东产业扶贫示范基地产品”,回馈给贫困村、户。协会还要动员会员单位对扶贫茶叶进行购买,贫困村、户再将所得款项作为再发展资金循环使用。
“对于省扶贫开发协会及围绕在其周围的‘广东社会扶贫系’来说,自身的发展壮大固然重要,但以社会组织的强筋壮骨来推动社会扶贫不断更上层楼,才是真正的目的,也是最大的价值。”钟韶彬说,像积庆里“爱心私家茶园”一样,协会充分发挥在聚合各方资源、搭建项目平台、分配服务资源方面的枢纽作用,以广袤的生存土壤、灵活的体制机制、过硬的专业团队发挥着政府部门难以替代的作用。
截至2016年,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成功引进扶贫企业500家,落地扶贫项目1000个,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扶贫开发近20亿元;培育产业扶贫示范基地100家,直接或间接带动贫困村1000个,关联贫困农户20万户,户年均增收超过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