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个月来,广东的乡镇出现了一群新面孔。他们穿梭在村头巷尾,操着跟当地人不一样的口音,和村民拉家常,和镇村干部讨论当地发展……他们是7000多名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扎根南粤的1127个乡镇,开始了广东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帮扶行动。
“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是广东顺应乡村振兴发展的大势所趋。”广东省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对《南方》杂志记者表示。
从2009年开始连续实施两轮“双到”扶贫,到脱贫攻坚行动取得全面胜利,广东一直都把解决乡村贫困问题摆在核心位置。如今站在从全面小康迈向共同富裕的历史方位,如何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又如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以实现城乡融合?
广东省委、省政府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审时度势,把准乡村振兴脉搏,创新性地部署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
从驻村到驻镇的战略转变
四个月前印发的《广东省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提供了行动纲领和“施工图”。
从过去“驻村帮扶”向“驻镇帮镇扶村”转变,意味着将帮扶对象由行政村上提到乡镇。这一重心变化的背后,广东有着怎样的考虑?
“这些年来,广东打造了一批美丽乡村示范片,让2277个省定贫困村‘后队’变‘前队’,实施‘三清三拆三整治’,让乡村变美丽,催生了美丽经济。”广东省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但镇一级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我国的行政治理体系中,镇既是行政结构的最基层,也是联通县和村的关键节点。“没有镇域振兴,很难做到乡村的全面振兴。但从广东镇域来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配套等方面还存在显著瓶颈,缺乏带动引领乡村的能力。”在广东省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看来,推动广东乡村振兴,迫切要解决好这几个堵点、难点、痛点问题。
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就是要突出工作队驻镇,同步帮扶好镇、村两级,发挥乡镇上连县、下连村的纽带作用,增强乡镇的聚集辐射能力,提升县、镇、村协调发展的协同水平,让乡镇成为“城里人愿意下来、村里人愿意上来、外地人愿意进来、外出人员愿意回来”的地方。
更深层次的考虑,则是通过增强乡镇在联结城乡、辐射农村的作用,助力推进乡村统筹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均衡发展。
广东省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要继续提升镇域的基础设施,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加速美丽圩镇建设,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培育市场,完善联农带农机制。
从“分散”帮扶到“组团”帮扶
《方案》把全省1127个乡镇分为三类。其中,粤东粤西粤北地区12市和肇庆市综合实力相对较弱的600个乡镇列为重点帮扶镇、综合实力相对较强的301个乡镇列为巩固提升镇,经济较发达的珠三角7市所辖226个乡镇列为先行示范镇。
对于重点帮扶镇,将由121个省直和中直驻粤单位、珠三角6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属地市直属单位分别按一定比例负责帮扶;对于巩固提升镇,由属地县(市、区)参照省的做法自行组团帮扶;而珠三角的先行示范镇,则由属地市、县结合实际开展帮扶。
这1127个乡镇,实现了全省(镇)的全域全覆盖。
“广东各地资源禀赋不一样,基础条件差别大,所以要分类分级来推进驻镇帮镇扶村。”广东省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解释,比如基础比较薄弱的乡村,需要继续投入资源重点帮扶;而珠三角比较发达的镇街,则要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振兴的风景线,为全省打造美丽乡村的大湾区样本。
帮扶的方式也有了新变化——在延续定点帮扶、对口帮扶和社会帮扶做法的同时,从原来的“分散”帮扶转变为“组团”帮扶。“组团”帮扶,也就是采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科技特派员、‘三支一扶’人员、志愿者、金融助理”模式结对帮扶。
比如说,安排121个省直和中直驻粤党政机关单位(含参公单位)作为牵头单位、153个企事业单位作为成员单位组建121个团队,“一对一”定点帮扶粤东粤西粤北12市和肇庆市的121个重点帮扶镇。
这四个月来,进驻广东1127个乡镇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按照《方案》部署并结合各镇街实际深入调研,为当地发展“把脉”,开出有特色、有针对性的药方。
在乡村振兴路上,如何界定组团帮扶单位与被帮扶乡镇各自承担的角色?
对此,广东省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被帮扶的各地党委、政府要承担主体责任,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组团结对帮扶单位承担的是帮扶责任,是“外援”。“乡镇党委、政府是一线施工队,负责落地落实见成效;驻镇工作队是帮扶先锋队,工作任务‘重在帮、突出扶’,并不是大包大揽、包办代替”。
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落下
从驻村到驻镇,意味着覆盖区域更广泛,帮扶任务也比脱贫攻坚时期更为全面——既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又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
驻镇帮扶工作的主要任务,集中在5个“提升”上,即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水平、提升镇村公共基础设施水平、提升镇域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水平。
“这个任务安排,就是从更高层面、更大力度、更广范围开展帮扶,推动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的全面振兴,充分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日远对《南方》杂志记者表示。
工作队驻镇的同时继续驻村,并对一批行政村派驻第一书记。这意味着帮扶工作队的职责从原来的到村到户调整为到镇到村到户,形成全链条、全方位的帮扶。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把村放在镇域里统筹部署,实现镇村联动,实现镇村同建同治同美。
在广东省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看来,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就乡村振兴谈乡村振兴,必须在城乡一体化的框架下,建立健全城乡融合的发展体制机制,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驻镇帮镇扶村工作,被赋予了这样的使命——广东将以此为平台,发挥“三农”的战略支撑作用,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扩大农村需求形成双循环紧密结合,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城市和乡村要素双向流动,加快打造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南方》杂志记者了解到,广东省乡村振兴局正在研究开展乡村农房外立面改造拉动内需,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吸引城市工商资源发展民宿等业态,整合活化利用广大乡村的文化、生态、人文等资源,进一步发展美丽经济,以小切口带动大产业。
实现镇村同建同治同美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同富。“在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落下。”广东省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