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首页 > 专题中心 > 广东省乡村振兴局专题 > 媒体报道

[南方日报]广东:调查研究解难题,乡村振兴上台阶

时间 : 2023-09-18 00:28:48 来源 : 南方日报
【打印】 【字体:

  近日,湛江雷州流沙港海域,“海威2号”半潜桁架式智能渔业养殖平台正式投苗,约100万尾、重达20多万斤的金鲳鱼苗以及部分鳘鱼、军曹鱼成为首批“住户”,给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增添了信心。

  这是今年来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成效之一,背后离不开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的积极推动,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当前,省农业农村厅聚焦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大兴调查研究,围绕农民群众所需所急的重点热点领域和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难点堵点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

  深学思想

  真抓实干选定调研主题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调查研究首先要选好题目。

  在细悟深研基础上,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加强谋划部署,认真制定实施调研工作计划,印发《关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方案》,聚焦7个调研专题,分层次明确29项重点调研任务,明确形成梯度结合、分工明确的调研体系,开展解剖式调研,扬长揭短推动经验教训深刻挖掘。

  在调研方法上,建立厅内调研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发挥厅主题教育领导小组把关定向作用,要求厅属各级党组织结合职能制定调研计划(方案),细化目标任务、时间节点和工作举措,做到“出行先报计划、回程简报成果”,切实加强调研主题、调研活动、调研成果三方面统筹,有效防止扎堆调研、走马观花情况的发生。

  在调研活动上,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秉持惠农为农初心,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搞调研。厅主要领导认领“硬骨头”,带队进村入户、上山出海,查难于现场,问计于群众。其他班子成员也根据职责分工,带领分管处室(事业单位)深入基层多层次、全方位、广渠道开展调研。

  值得一提的是,为加强青年干部能力提升,省农业农村厅还组织厅机关事业单位青年代表50余人在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特色作物创新示范基地开展实地研学。

  当前,广东正加快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着力培育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集群,打造“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新的增长极。

  为了给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精准把脉”,省农业农村厅主要领导安排30多天时间,深入福建、山东等地和全省各市县农村基层、渔港一线调研现代化海洋牧场、粮食生产工作,形成了《关于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和深远海养殖的调研报告》《关于健全广东粮食生产安全保障机制调研报告》,对落实粮食安全重大责任等发挥农业农村部门担当,贡献农业农村部门力量。

  注重实践

  建章立制推动调研成果转化

  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

  为此,省农业农村厅坚持边调研,边落实,边转化,边提升,努力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了乡村振兴领域政策体系。目前,已围绕调研主题制定调研成果转化清单14份,建立制度机制33项,推动出台《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广东省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广东省村庄分类办法》《关于加快海洋渔业转型升级 促进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一批重要政策。另一方面,加快推动重点难点工作提质增效,开局破题。

  将主题教育与推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相融合就是其中一个例子。省农业农村厅全力推动全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及配套政策措施文件出台,积极对接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等出台支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具体措施,简化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用海审批手续,对部分项目实行豁免环评政策。推进全产业链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完善现代化海洋牧场科技创新服务机制。推动加快打造水产种业基地,持续推进一批国家级及省级水产原、良种场建设,提高水产种业良种选育、新品种研发创新能力,推动成立现代化海洋牧场种业创新技术推广专家委员会。加快推进首批先行项目落实落地。广东首个3万立方米智能渔业养殖平台已于6月在湛江流沙湾下水投产。7月底,全国首台、广东制造的自升式桁架类网箱在湛江东南码头以西约20公里外的目标海域正式下水投产;8月份,全国首个布置于台风无掩护海域的桩基桁架式“风渔融合”型海洋牧场项目、国内首个规模最大的具备综合科研实验功能的“风渔融合”项目、全省首个建设单体6万立方米的桁架式养殖网箱项目在汕尾正式开工。截至目前,广东全省今年已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336个。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为此,省农业农村厅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力以赴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一组数据可见全省保障粮食安全的成效:全省春收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同比增长3.2%、产量增长3.0%,早稻产量同比增长1.8%。新增建成高标准农田50.38万亩;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有序推进连片15亩以下、3亩以上可复耕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开展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创建国家级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2个、国家级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县18个,在58个县(市、区)创建省级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千亩示范片175个;扎实推进育种联合攻关,新增国家确认超级稻品种4个,占全国的1/4;提升减灾防灾能力,启动建设集中育秧设施一批,新建投产粮食烘干机440台。

  其中,加快提升全省农业机械化水平事项,通过举办春耕农业机械化现场演示会,制定下达2023年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指标任务,督促发放符合申请条件的资金补贴,加强农机技术培训等,显著提升了广东农业机械化水平。组织培训基层农机使用一线技能人才、农机服务主体技术骨干等近400人次,显著促进了我省农业机械生产的高质量发展。

  力建新功

  全面“调”动业务工作增效提质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调研不仅是具体项目的开展,更需将实事求是、问题导向精神在日常工作中贯彻落实。今年以来,省农业农村厅坚持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守牢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底线责任。上半年各市县均完成生产任务,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争取了主动。在20个产粮大县创建90个粮食高产千亩示范片;扎实推进育种联合攻关;提升减灾防灾能力,启动建设集中育秧中心283个,供秧服务面积42万亩,新建投产粮食烘干机440台。

  ——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市场主体,严格选育,新增培育5家国家级、19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成功推动57个县127家企业在“广东乡村振兴板”挂牌展示。打造产业平台,争取到农业农村部支持2亿元发展金鲳鱼跨市产业集群和4亿元发展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加快饶平海鲈育种基地、阳西沙扒海洋渔业种子基地建设,一批全国领先设备陆续下海。深化市场体系建设,荔枝大年实现丰产增收。预计全省荔枝产量160万吨,比上年增产10%;实现产值160亿元,增长5%。补强产业链条,推进8个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试点县建设,新建成田头冷藏保鲜设施1680个,从源头保障产品质量。

  ——分类稳步推进乡村建设。协调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全省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6%,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53.4%,基本建立“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农村公路已基本实现农村客运三个百分百(即100%镇有站、100%符合通客车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100%有候车亭),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90%以上村庄达到了干净整洁村标准,自然村创建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分别为108308个、8107个,52个村庄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45个村庄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扎实推进乡村治理。牵头推广运用清单制、积分制、数字化、接诉即办等治理方式。10个乡镇、96个村创建成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村。传承弘扬农耕文化,上半年新增3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候选项目,摸查建立农业文化遗产名录62个;推动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指导各地逐步破除陈规陋习。

  ——积极推进要素向乡村聚集。落实常态化监测和帮扶措施,制定优化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指引,推进脱贫人口收入稳定。成立省乡村振兴促进会、乡村振兴基金会,上半年新增帮扶企业1219个。设立乡村振兴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今年5月启动以来撬动银行授信6.25亿元,实际放贷4.62亿元。强化农业保险,新增水产养殖、海水网箱养殖2个险种,基本覆盖全省种养业主要品种,在18个产粮大县推行政策性水稻完全成本保险。

  “我们要扎实做好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进一步推进成果转化、完善长效机制。”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来,全厅将按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持续巩固主题教育学习成果,真正把学到的方法、知识运用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办好民生实事上,切实把主题教育学习成效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以主题教育成效推动“三农”领域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