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旨发言环节,广东省“百千万工程”专家智库顾问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小云,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邱泽奇,宁波大学中国乡村政策与实践研究院院长刘艳,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为村发展实验室负责人肖黎明,分别就如何做好乡村经营、乡村职业经理人的共富乡村实践、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中的青年人才培育等话题进行了探讨。来自广东、广西、四川的青年代表分享了创业兴乡经验。
据了解,广东“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由共青团广东省委、腾讯公司和中国农业大学共同发起,将面向有志返乡的广东在校大学生、青年新型经营主体代表和近年来团省委组织开展的各类乡村振兴服务项目优秀青年代表,通过“政府+企业+高校”三方联合培育模式,为返乡下乡、振兴乡村的青年提供系统化、创新性支持。
形成内生型、系统化共富乡村方案
“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忘不了乡亲们对我的恩情。”四川省阆中市沙溪街道金鼓村乡村CEO黄金,是“中国农大-腾讯为村乡村CEO计划”一期学员。2017年,他放弃在“互联网大厂”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带着一群平均年龄在55岁以上的乡亲发展无花果产业。“期间遇到了扩大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两道难关,幸运的是遇到了乡村CEO培训计划。”黄金表示,这次培训给了他不一样的感受,“每位学员配备了两位导师,一位是中国农大的导师,给我们产业发展政策上的指导,另一位是腾讯的导师,教授我们通过互联网手段进行商业上的开发”。
指路人带来了新出路。目前,黄金负责的合作社找准无花果线上销售和精深加工这个方向,实现截至今年10月营业额570万元,共带动368户农户、1436名农民,合作社成为了家乡的“明星”经营主体。
与黄金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据统计,2021年至今,腾讯为村共富乡村项目以乡村经营人才培养为核心抓手,快速推广共富乡村建设和乡村职业经理人创新培养试点,已复制到全国125个县。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逐步形成了一套内生型、系统化的共富乡村解决方案。”肖黎明介绍,通过对乡村经营人才的培养,激发了人以及人所在村的发展内生动力,项目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共创、腾讯助力”的原则,形成合力,让农民受益的“解决方案”在广大乡村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希望未来在政府的支持下,乡村CEO能够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新职业群体,同时彼此产生化学反应,实现连域连片、抱团发展”。
邱泽奇认为,“多主体合力”与“数字化赋能”是实现乡村共富的有效机制,经他带领的北京大学乡村经理人研究课题组对浙渝桂等地七个村庄调研后发现,“总体上可以看到这七个村都引进了乡村职业经理人进行乡村经营”。他同时强调,“共富的探索存在多阶段性、多主体性和经营模式的多样性,但共性是坚持农民的主角性,并盘活现有资产,进行多样化的经营,最终实现共同的利益分配机制。”
点燃“百千万”乡村经营人才火种
“乡村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但是经营乡村需要职业经理人。”李小云在主旨发言中表示,“培养如何经营乡村的人才是非常难的事,并不是开一个网课进行培训,就可以经营乡村。腾讯做了一件难而正确的事。”
据了解,此次青年兴乡培育计划与广东“百千万工程”高度契合,核心做法同样是“百千万”:兴乡青年火种线上班培养10000人,重点提高青年群体对乡村振兴理论政策、乡村经营综合知识、乡村数字化经营、乡村创新创业等方面的认知和基本能力。兴乡青年创客普及班培养1000人,重点提高青年群体的乡村经营素养和初步能力,理论学习、专业技能实践训练、课程成果设计分享相结合。兴乡青年典型高级班培养100人,重点针对投身乡村的青年优秀群体进一步提升乡村资源盘活与市场化经营的综合能力,打造青年兴乡的示范典型。
深圳纯普茶叶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国农大-腾讯为村乡村CEO计划”二期学员杨紫峰是一名从小衣食无忧的“深圳土著”,如今,他通过腾讯为村的数字化工具开展茶树云认养活动,顺利开拓了销售渠道,帮助地方茶农实现增收。
更多的青年兴乡典型有望在南粤大地涌现。肖黎明表示:“培育计划既是为深入落实‘百千万工程’探索的创新抓手,也是乡村经营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性、规模化创新升级。希望通过培育计划的实施,鼓励更多青年下乡返乡、振兴乡村,为广东‘百千万工程’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