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振兴乡村 创新举措绘新图——广东省茂名市实施“一四五”工作法成果丰硕

  近日,广东省2024年“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公布,茂名市电白区南海街道疍家墟以其独特的文旅魅力成功入选秋季示范展示点名单。听到喜讯,疍家墟村民纷纷感叹:“两年前的小渔村,如今有了泼天的富贵。”

  这得益于茂名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乡村振兴“一四五”工作法,即遵循一套流程:“策划—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全流程体系;抓住四大要素:产业筑基、文化铸魂、风貌塑形、功能强村;做好五项工作:做强基层党建、做优生态环境、做细群众工作、做好人才支撑、做实保障措施。

  乡村振兴“一四五”工作法深入实践,取得显著实效。茂名市通过精准策划、科学规划、创新设计,项目建设有序进行,运营管理高效。乡村产业蓬勃发展,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品质提升,乡村振兴新篇章正逐步展开。

  一套流程:为项目建设护航

  漫步于疍家墟,目之所及,渔网、渔船、古朴的草屋与巍峨的塔楼交织成一幅疍家风情画卷,尽显独特魅力。

  两年间,疍家墟从默默无闻的南海渔村,华丽蜕变为周边地区炙手可热的旅游胜地,正是遵循了乡村振兴“一四五”工作机制中的“一套流程体系”,即“策划—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

  在策划、规划、设计阶段,疍家墟得天独厚的滨海生态资源和海洋文化底蕴,历史传承的冼夫人文化、俚族文化、疍家文化、渔商文化等被“加粗”,成为疍家墟项目主打的身份标签。

  进入建设阶段,茂名市组织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政府部门积极主动作为,组织调动区农业农村、规划、自然资源、财政、属地镇街等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困难,保障施工建设顺畅推进。

  2022年5月1日,全新的疍家墟面世。开墟以来,华侨城运营团队策划了多场大型活动吸引游客前来游玩。如今,每逢节假日,在疍家墟都会上演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演艺节目,让疍家墟旅游持续升温。

  作为专业运营团队,华侨城将疍家墟拓展为涵盖滨海运动、美食餐饮、文创展览、体验创作、露营乐园等元素的综合旅游项目。据估算,20年租期内,景区可为村集体创造3000万元以上收入。在成果共创共享的模式下,村集体的营收将更加多元化,包括村集体用地分成、房屋租金、小吃创业、技能培训上岗等都将成为村民增收的途径。

  疍家墟成为“样板工程”,为茂名各地打造文旅村镇提供经验。特产、古树、建筑、美食、民俗成为各地保护和利用的特色资源,茂名以此打造“农旅文创一体化”旅游带,年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

  四大要素:为产业发展聚力

  “北有赶集,南有趁墟”。最近,超万人次的“趁墟”点旺茂名乡村“烟火气”。

  近年来,茂名市打造了茂南“油城墟”、电白“沙垌香街”、信宜“窦州墟”、高州“高凉墟”、化州“杨梅墟”五大示范墟,让人们感受到“趁墟”文化的魅力。

  油城墟位于茂南区金塘镇,其依托露天矿生态公园,以环湖观光火车为线,连接上垌、谭屋、牙象、洪山、天安、油甘窝、白土等七个乡村,通过墟村联动,以点带面把“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

  在油城墟,能找到关于“四大要素”的生动实践。油城墟是文化墟,展现了20世纪50年代的工业文化和矿山特色文化,结合当地红色资源(白土村)及历史传统墟日,打造了红色文化和墟日文化,以文化的力量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

  油城墟丰富了新业态。露营、民宿、直播等业态多了起来,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茂名及周边市县家庭游、周末游的好去处,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

  油城墟带动了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始终对产业发展进行全盘统筹考虑,根据每个村不同的产业优势,分别建设不同主题的微型加工厂,串珠成链,打造特色产业带,激活“微动力源”。

  油城墟增加了农民收入。聚焦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增收这两个核心指标,油城墟通过出租微加工厂、土地流转等形式,已增加村集体收入近145万元,带动周边近7000人就业,帮助农民增加二产收入超3000万元。

  村集体有钱了,许多配套项目加速落地,强化了对油城墟的发展支撑,“功能强村”稳步推进。“村里现在可是大变样啦,垃圾不见了,健身器材多了,路修得平整了,环境也变得特别美,大家住着更舒心了。”油城墟村民黄俊琳说道。

  五项工作:为乡村振兴筑梦

  近年来,茂名市以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厕所革命,补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健全“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面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在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方面,我们充分发挥‘五项工作’的作用,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茂名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车东耀介绍说,目前,全市“美丽宜居村”达标率68.6%,建有农村公厕2651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63%,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保洁覆盖率均达100%。

  全面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茂名市实施四级书记责任制。市四套班子领导和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开展包镇巡村,摸准问题,提出整改要求,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村过关;各区(县级市)党政主要领导亲临一线指挥,带领干部群众开展乡村环境卫生整治;镇、村书记深入乡村开展夜谈夜访,动员村民支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村过关”行动。

  农房管控一直是全面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工作难点。茂名市建立“一户一宅、建新拆旧、带图审批、现场办公、管好工匠、管住材料”的“二十四字”工作机制,为农房管控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益探索。

  在“二十四字”工作机制中,“现场办公”十分重要。茂名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成立乡村农房管控、风貌提升及宅基地管理工作小组,指导各地按照《茂名市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建设管控实施意见(试行)》《2023年茂名市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建设管理工作任务清单》要求,规范开展宅基地审批工作。

  2023年来,全市共审批农房建设16447宗,面积2898.37亩;2023年整治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26宗,整治率69.23%;新增完成农房微改造26978户。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茂名大胆探索,围绕高水平打造乡村振兴“茂名样板”的目标要求,创新推出乡村振兴“一四五”工作法,成效喜人。2023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53.08亿元,连续四年超千亿元以上,同比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56元,同比增长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