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农农函〔2021〕498号
陈冰湖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广东构建新时代乡村人力资源体系,提升广东乡村振兴的提案》(提案第20210172号)收悉。经综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建立和完善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体制机制
(一)强化对“三农”人才工作的领导。建立乡村人才振兴考核机制,将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乡村振兴实绩考核重要内容,全力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工作落实。强化专人专责带动落实机制,疫情期间发挥我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脱贫攻坚、农村改革、现代产业园、乡村产业、科技创新等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专班的作用,专人专责专业集中攻坚乡村振兴重点任务,配合组织、人社部门专责推动相关领域人才培育振兴工作落实。
(二)完善乡村人才振兴顶层设计,构建以工作实绩为核心的乡村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一是开展乡村振兴农业农村人才发展情况调研,编写《2020年广东省乡村振兴农业农村人才发展情况报告》,为乡村人才精准施策提供依据。二是落实职称评审倾斜政策。强化业绩导向,对粤东西北地区、老区苏区、艰苦边远山区和基层一线的农业科技人员在职称评审时同等条件下予以倾斜,激励优秀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扎根基层、建功立业。三是启动“1+N”职称评价体系改革。按照国家工作部署,结合我省农业农村系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构成,以及大力推进“乡村工匠”工程的工作部署,会同省人社厅研究起草《广东省农业农村专业人才职称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广东省农业技术人才职称评价标准条件》《广东省农业工程技术人才职称评价标准条件》《广东省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评价标准条件(试行)》等职称改革文件(征求意见稿),积极稳妥推进我省农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
四是创新基层农技员激励机制。按照“重推广、重基层”的原则,修订《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励试行办法实施细则》,确保基层人员在一、二等奖的奖项中占有一定的比例,鼓励科技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组织开展“广东十佳最美农技员”“广东农技推广能手”等认定工作。
(三)健全乡村人才培训体系。新增认定一批高素质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其中,新增省级高素质农民培育示范基地综合类45家,实训类50家,田间学校类31家,创业孵化类21家。目前,全省共有高素质农民培育示范基地412家。其中,综合类145家、实训类130家、田间学校类81家、创业孵化类56家。开展首批省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申报认定工作,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和涉农数字化人才培训机构,首批认定45个省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
二、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队伍建设
(一)以体系带队伍打造农技推广铁军。打造“1+51+100+10000”湾区农技推广新体系,即:创建1个省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激活5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资源,用3年时间在全省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布局创建100个左右县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培育10000名乡土专家,充分体现以体系建设带动推广队伍建设。
(二)开展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认定工作,建立乡土专家库。从2020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乡土专家认定培育工作,目前已入库乡土专家2700多人。入库专家可享受基层农技人员的教育培训待遇,并作为特聘农技员的优先遴选对象,培育一支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的农村乡土专家队伍。
(三)开展农技推广人才知识更新培训。组织基层农技人员参加异地能力提升培训1.7万余人次,遴选并培育基层农技推广骨干人才1000余名;累计推介发布省农业主推技术242项;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803个;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户)13.4万余个(户)。
(四)大力推行数字平台助农。农技人员通过手机在全省推广中国农技推广APP、广东农技推广微信小程序等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开展农技员线上考评及成效展示,打通农技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举办电商网红线上直播培训班培训农民2500多人;与国家农业信息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合作开展“清远农宝”助春耕线上培训活动。截至目前,全省基层农技人员使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农技推广服务比例超过90%,使用中国农技推广APP发布有效日志量45.9万条,上报农情量4.9万条,回答量91.5万条,有效使用率89.9%。
(五)开展优秀农技员表彰宣传活动。组织认定“广东十佳最美农技员”“广东农技推广能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各种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宣传报道,激励全省广大基层农技人员积极投身农技推广事业,营造农技推广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2021年3月组织南方农村报对七旬农技员李权生进行了宣传报道,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2017年以来,我省共认定“广东十佳最美农技员”30名、“广东最美农技员”119名、“广东农技推广能手”40名。
三、大力开展脱贫攻坚培训
(一)举办农产品直播电商培训班。2020年,我厅面向粤东西北地区贫困户、涉农电商人员先后举办两期农产品直播电商培训班,涵盖粤东西北地区108名学员,通过短视频实操、直播实操等内容进行培训,进一步提升涉农电商企业及经营者在电商直播方面的理论及技能实操,提高直播电商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发挥的效用,拓宽我省农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二)开展应用技能培训。以现有教育培训机构为主渠道,发挥多种培训资源的作用,充分调动培训机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群众自身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满足贫困劳动者现实需要的各类培训。
(三)开展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培育方案,印发《广东省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方案》(粤扶办〔2018〕40号),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培训工作,认真选择培育对象,建立减贫带贫机制和激励保障措施开展培育工作。目前,全省共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9764名,涵盖粤东西北地区14个市,累计带动约4万户贫困户13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每户每年增加收入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为促进我省贫困村产业发展、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带动效应。
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一)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一是大力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020年,省级利用中央财政资金6000多万元,以粤东西北和相对贫困地区为重点,在全省18个市94个县(市、区)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全省各地在认真总结往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经验的基础上,克服疫情的影响,完成了我省高素质农民培训各项考核指标,预计全年共培训17658人,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1万人,农业经理人0.3万人。带动全省各市县开展农民培训43.6万人次。二是开展广东2020年十大杰出高素质农民认定活动。在南方日报、南方农村报、南方农村工作通讯、电视、网络、微信平台等媒体进行专题专栏报道,树立高素质农民先进典型,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吸引广大青年农民投身农业事业,助推乡村振兴。三是制定精勤农民培训三年规划。贯彻落实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精神,联合省人社厅制定《广东省精勤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2020-2022年)》并下发各地市贯彻执行,计划3年培训农业从业人员150万人次。
(二)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线下培训。一是实施“农村创业创新人才和农业农村干部培训项目”,厅统筹1000万元用于农村实用人才带头培训,围绕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农产品质量安全、“12221”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乡村治理等农业农村重大工程和经营主体培育、种植、畜牧、农机、渔业等行业重点开展培训,克服“新冠”疫情影响,办班60多期,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6000多人。二是承办中组部和农业农村部农村实用人才和大学生村官示范性培训项目,面向云南、贵州、广西、湖南等贫困地区,重点遴选贫困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大学生村官、党员骨干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农村创业带头人等作为培训对象,举办培训班9期,培训900人。
(三)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在线培训。发布《广东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5年)》,让“互联网+三农”赋能乡村振兴,培育农业农村数字发展人才。联合华南农业大学、新牧网等组织农业专家开展在线网络讲座和技术培训,累计收看人数达160多万人次;联合广州中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蓄牧思维”平台(公众号)直播培训56期,观看人数超过140万人次,在“大畜牧”平台(公众号)直播培训17期,培训13万人次;联合阿里巴巴、一亩田、拼多多等组织多场涉农电商、抗疫助农系列人才线上培训;4-5月联合阿里巴巴和湖北省率先开启全国首个省际联动的新型直播电商人才培训,采用“选秀”式递进培训方式,“培训+导师针对性辅导+直播实操+跟踪服务”相结合,发动5100多名新农人参加培训,有效推动了数字农业快速发展,重塑农产品供应链模式,让“小农户”与“大市场”实现低成本对接。
(四)启动实施“广东百万农民线上免费培训工程”。以“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为基础支撑,创新培训模式,在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期间启动“广东百万农民线上免费培训工程”。百万工程实施以来,不断完善培训体制机制,打造“粤农通”培训平台,农民可利用手机扫码随时学。2020年10月在遂溪县圣女果种植基地和澄海狮头鹅产业园推出“田头课”,直播吸引粉丝超过1000万人次观看,人民网、新华网、南方+、腾讯、新浪、搜狐、半月谈等各大主流媒体争相报道。2020年11月举办“粤品新视界”云课堂,学践结合助力农产品营销和品牌建设。2020年12月在广州世界数字农业大会上推出贴合新时期新农人培训习惯的虚拟农业专家“隋时学”;通过不断完善培训平台,打通买卖两端,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聚拢一批数字农业新农人。创新实施广东百万农民线上免费培训工程,首轮八场直播培训1270万人次在线学习,短视频课件学习9.8万人次,首批登记注册入学1.2万人次。
(五)大力培育新业态农业人才。成立广东省农业农村短视频制作推广中心,开通“广东农村防疫小百科”微视号,发布科普和培训短视频260个,吸粉90.8万,获赞71.7万;举办第二届“短视频+网红”农产品营销(粤港澳大湾区)研讨会,启动广东农业云学堂暨“万名新农人直播电商人才培训”计划,发力“短视频+网红”直播领域培育涉农直播电商人才;先后举办十多期线下短视频培训班,组织3000人次的新农人学习掌握短视频新技能;举办2期“短视频+网红”相关在线培训班,培训农业从业人员3300多人;开展“12221”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建立了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培育农产品销区采购商和产区经纪人2支队伍;今年以来超过100多位市县领导,80多位镇长、驻村第一书记等变身网红带货,让手机变身“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电商“新农业”催生“网红新农人”。
五、加强人才创业创新平台建设
(一)高标准打造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孵化平台。高水平建设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立博士工作站;支持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博士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建设,支持建立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打造岭南农业重点实验室,建成农业类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4个,省部级农业类重点实验室87个,省农业类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59个。积极推进建设广东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暨农业科研成果项目库,建设127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及转化平台。加快推进国际种业中心建设,汇聚农业创新企业和人才团队。
(二)加快打造农业农村创业创新载体。建设184个国家、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扶持1000个村、100个镇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新增创建11个国家农业强镇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分别新增94、229、180家,总数达到1009、1778、281家,创建10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4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484个省级示范镇(点)和50个省级农业公园,创建6个全国农村创新示范园区、5个农村创业创新孵化实训基地,成为带动农民就业、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三)构建农村创新创业运行体系。充实创业导师志愿团队,鼓励各地组建由企业家、返乡创业带头人、天使投资人、专家学者等人员组成的创业导师志愿团队,建立创业导师(专家)库,对返乡人员创业者分类、分阶段进行指导。充分利用“粤菜师傅”“新型职业农民”“农业职业经理人”“农村电子商务”等多个培训工程,探索创业培训+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模式,结合地方产业实际,注重培训专业性和实用性,提高农民工创业的成功率。
(四)构建覆盖创业全过程的政策扶持体系。打破创业者享受政策的地域性障碍,创业前提供免费创业培训、创业咨询指导等服务;创业初期给予创业带动就业补贴、一次性创业资助、租金补贴等政策扶持;提供个人最高30万元、微小企业最高5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并给予贴息补贴。
(五)以赛促创激发全省农村双创热情。动员各地深入挖掘农村双创典型人物案例与能工巧匠资源,遴选优秀选手项目积极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第四届全国农村创新创业项目创意大赛、全国乡村手工艺(刺绣)大赛、全国茶叶加工工(精制)职业技能竞赛、“建行杯”第二届广东省退役军人创业大赛、第七届“创青春”广东青年创新创业大赛、2020年广东“众创杯”创新创业大赛等,依托大赛平台树立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充分激发全省各地创新创业热情。
六、健全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体系
我省于2009年、2011年先后开展新型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省政府2013年出台《广东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将两项制度合并,实行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明确规定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逐步提高省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养老待遇水平。截至2020年底,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达到每人每月180元,比2009年增加125元,增长227.3%,全省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居全国第6位。同时,我省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转移衔接政策,对户籍迁移的参保人,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业接续工作,对重复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工作,维护参保人的养老保险权益,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七、下一步工作
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和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农人才强省战略,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队伍和精勤农民。
(一)强化“人才先行”在乡村振兴战略全局中的定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把培养人才和发挥人才作用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局中通盘考虑,加快编制出台乡村振兴人才中长期规划,推动出台乡村人才振兴政策,继续发挥“广东农业学堂”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促进形成人才队伍建设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相互促进、良性发展的好局面。
(二)健全完善“三农”人才培养体系。以农业科研院校、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为主体,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站(中心)、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为补充,以生产经营、专业技能、专业服务为重点,坚持人才规划与产业规划深度融合、人才项目与产业项目深度融合、人才资源与产业资源深度融合,进一步完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机制,推进实施高素质精勤农民培育、基层农技员“学历提升计划”和基层农技员“定向委培计划”等人才培育工程。
(三)进一步完善农业农村人才评价机制。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等工作,推动建立“三农”人才培育和评价机制;深入推进农业系列职称制度改革,完善农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等,加强农业农村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四)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现代农民培育计划和学历提升计划,重点培养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负责人,推介一批乡村振兴优质院校。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力度,推进设立专门面向农民的技能大赛,选树一批乡村能工巧匠。实施农业企业家、农村创业创新人才培育工程,建设一批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吸引外出务工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学生、退役军人返乡入乡创业。落实乡村人才振兴政策,吸引城市各类人才服务乡村发展。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2021年6月17日
(联系人及电话:陈志挺,020-37288306、13711468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