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广东省粮食产销形势分析
(一)2019年上半年粮食产销形势
1.早稻产量略降,薯类生产稳定
今年春季回暖较快,早稻播种及插秧工作普遍早于去年,且种植期间温度比去年同期偏高,故本季早稻生育期有所缩短。早稻种植期间降雨偏重、历时较长,影响早稻露晒田和无效分蘖的控制,且光照显著偏少,影响光合作用,不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加之高温天气下水稻病虫害较上年偏重,虽农户及时做好预防措施,但亩产仍略受影响。据省监测体系数据,今年广东省早稻产量预计同比下降0.8%;亩均产量预计同比微降0.3%。
春收马铃薯丰产,甘薯种植面积稳中有升。去年我省冬种马铃薯种植面积基本稳定,且2018年无寒潮等极端天气,有利马铃薯生长,今年春收马铃薯亩产、产量均较去年提升。且本季我省春收马铃薯售价较好,带动今冬马铃薯种植意向,预计今年广东冬季马铃薯种植面积将稳中有升,同比预增0.7%。近年来,随需求量稳步提升,广东甘薯价格上涨,农民收益稳步提升,带动种植面积稳中有增,2019年甘薯全年种植面积同比预升0.4%。
2.大米市场供应稳定
省内大米入场增加。随广东丝苗米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广东丝苗米的知名度逐步提升,丝苗米优良的品质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带动省内大米需求提高。上半年粮油批发市场增加了省内大米的采购量,相应减少外省大米采购,据省监测体系数据,今年上半年,省内大米入场量同比增加24%,外省大米入场量同比减少2%。大米交易量相对稳定,同比微涨0.3%。
3.早稻收购价同比下跌,优质稻价格优势明显
水稻收购价跌,优质稻价格显优势。今年上半年国内稻谷与进口大米价格均有下跌,国内外大米市场行情整体低迷,省内早稻收购价整体亦较去年同期下跌,但仍呈优质优价趋势。据省监测体系数据,早稻上市初期杂交稻干谷收购价126.5元/百斤,同比下跌2%;常规优质稻干谷收购价165.3元/百斤,同比下跌1%,但仍较杂交稻优势明显。
杂交稻、常规稻早稻收购价
大米批发价稳、零售价涨。上半年我省籼米、粳米批发均价基本稳定,分别为4.3元/公斤和4.8元/公斤,同比分别微跌0.1%和持平。零售方面,上半年我省籼米、粳米零售均价分别为6元/公斤和6.1元/公斤,同比均涨2%。
4.早稻成本增加,种植效益略降
早稻生产成本略增。据省监测体系调查,2019年早稻杂交稻平均每亩总生产成本1235.2元,同比微涨0.7%。其中人工成本342.5元/亩,同比微跌0.7%;土地成本289.4元/亩,同比微涨0.9;机械成本240元/亩,同比持平;化肥成本146.7元/亩,同比持平;农药成本73.3元/亩,同比上涨2%;种子成本70元/亩,同比持平;有机肥成本43.3元/亩,同比上涨18%;其他成本30元/亩,与去年持平。
常规优质稻因种植管理要求较杂交稻更高,生产成本亦较杂交稻高。2019年上半年平均每亩常规优质稻生产成本1301.5元,同比涨5%。其中人工成本426.7元/亩,同比涨9%;土地成本为289.4元/亩,同比持平;机械成本226元/亩,同比跌2%;化肥成本159元/亩,同比涨5%;农药成本92.4元/亩,同比涨13%;种子成本59.8元/亩,同比涨14%;有机肥成本25元/亩,同比持平;其他成本23.3元,同比涨4%。
早稻杂交稻与常规稻成本对比
种植效益为负。因收购价下跌,早稻亩均产值也有所下降。据省监测体系数据,预计今年杂交稻早稻亩产为443.4公斤,亩均产值则为1121元,同比下跌3%,亩均效益为-113.7元。常规优质稻亩产为371.5公斤,亩均产值为1228.1元,同比下跌0.3%,亩均效益为-73.5元。
(二)2019年下半年行情预测
今年早稻种植期间,雨水偏多,水稻光照时间偏少,加之温度偏高,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水稻易发生病虫害。今年早稻病虫害较去年严重,大米产量与品质与去年相比均有所下降,另外今年国内大米行情较差,预计早稻收购价将有所下降,降幅约2%。
大米批发方面,预计在9月份学校开学且气温开始下降后,批发市场大米入场量及交易量才会增加。价格方面,大米价格今年下半年预计仍以稳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