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简体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手机端
手机端二维码
| 微信
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数据发布 > 产销形势分析

2019年三季度广东省粮食产销形势分析

时间:2019-10-16 15:38 来源:本网
字体 分享到:

  (一)2019年三季度产销形势

  1.天气利好,晚稻工作进展顺利

  晚稻种植面积同比增加。7月早稻收割完毕后,全省各区域陆续展开晚稻播种、移栽工作,晚稻于8月中上旬完成插秧。受农业用水条件较好影响,预计今年晚稻种植面积为1439.76万亩,同比增加17.46万亩,增幅为1.2%。

  天气利好,晚稻病虫害处可控范围。晚稻种植期间,虽8月两台风“利奇马”和“白鹿”均未在我省正面登陆,但9号台风“利奇马”所致的大陆高压环流,使我省天气晴热、炙烤感强烈,高温对当时正处于秧苗期的晚稻生根有一定抑制,基地采用控水的方式缓解这一现象。而11号台风“白鹿”于福建登陆后,致粤东、粤北及珠三角地区出现强降雨天气,其中珠三角基地出现短时涝害,台风过后基地及时对秧苗进行补插,将影响降至最低。其余大部分时间天气良好、雨量适中,病虫害发生的条件偏低,并未对产量及品质造成影响。

  粤北晚稻进入生殖生长期,预计10月中下旬收获。截至9月底,粤北晚稻已基本进入抽穗期,其中韶关和清远两大产区晚稻已基本齐穗,早熟品种已开始灌浆,预计十月中下旬即可收获;粤东和珠三角的晚稻10月初也将进入抽穗期;粤西晚稻预计10月中旬开始抽穗。

  2.省内入场量增长,省外下降

  今年前三季度粮油批发市场省内大米入场量增加,省外大米入场量减少。一是因为广东大米近年宣传力度增大,知名度随之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省内大米的需求增加。二是因为省内稻谷收购价格上涨,粮农更愿意将稻谷商品化出售而非像以往留存做自家口粮,省内商品粮数量增加,流通至批发市场数量也相应增加。但与二季度相比,三季度时值暑假期间,大米需求量减少,入场量和交易量均有所下降。据省内规模化粮油批发市场监测,大米省内入场量环比微降0.3%,同比增长18%;省外入场量环比降2%,同比降13%;总成交量环比降4%,同比降12%。

  3.大米价格维持稳定

  今年三季度大米批发端价格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零售端价格受中秋、国庆双节提振上涨。据省内规模化粮油批发市场监测,本季度大米批发均价为4.5元/公斤,环比微增0.1%,同比微增0.1%。其中籼米批发均价为4.3元/公斤,与上季度持平,同比微增0.6%;粳米批发均价为4.8元/公斤,环比微增0.2%,同比微降0.3%。零售方面,本月我省大米零售均价为6元/公斤,环比微增0.3%,同比增长1%,其中籼米零售均价为6元/公斤,环比微增0.6%,同比增1%,粳米零售均价为6元/公斤,环比持平,同比增1%。

  (二)四季度行情预测

  晚稻亩产同比预增。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我省晚稻将开镰采收,今年晚稻种植期间天气优于去年,截止至三季度末既无强台风也还未出现“寒露风”天气,若后续晚稻灌浆期晴好天气持续,今年晚稻产量及品质都将优于去年。

  稻谷收购价预涨。今年主产区中晚籼稻受天气影响优质稻单产水平预降低,而我省今年晚稻有望保持高品质。随广东省丝苗米不断发展,品牌米企对优质稻需求量不断增加,凭品质优势,本季晚稻收购价格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