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简体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手机端
手机端二维码
| 微信
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数据发布 > 产销形势分析

2020年一季度广东省蔬菜产销形势分析

时间:2020-04-15 10:57 来源:市场与信息化处
字体 分享到:

  一、蔬菜新种面积、产量同比均下降

  蔬菜新种面积环比、同比下降。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员流动、物资运输受限,用工紧张、农资缺乏;加之3月雨水偏多,天气情况不稳定不利于蔬菜播种。据省农业信息监测体系数据,一季度我省26个大宗蔬菜监测品种总新种面积环比下降22%,同比下降6%。蔬菜种植以白菜类(菜心、小白菜、大白菜,下同)、绿叶蔬菜(生菜、油麦菜、芥菜、空心菜,下同)、瓜类和茄果类为主,面积占比分别为47%、22%、10%和7%。主要种植种类是菜心、油麦菜、生菜和小白菜,面积占比分别为36%、8%、7%和7%。

1.jpg

2020年一季度各类蔬菜新种面积占比

  分品类而言,甘蓝类、根菜类、白菜类和绿叶蔬菜新种面积较去年均有所下降,甘蓝类蔬菜面积同比下降31%,其中降幅大的种类是结球甘蓝和西兰花,同比分别下降87%和70%;根菜类蔬菜同比下降26%,胡萝卜和白萝卜同比分别下降28%和25%;白菜类蔬菜同比下降10%,其中大白菜和菜心同比分别下降23%和12%;绿叶蔬菜同比微降2%,其中芥菜和油麦菜同比分别下降33%和12%。新种面积同比增长的是豆类、瓜类和茄果类蔬菜,豆类蔬菜同比增长84%,其中四季豆和豇豆同比分别增长129%和41%;瓜类蔬菜同比增长22%,其中增幅大的种类是南瓜、丝瓜和冬瓜,同比分别增长142%、128%和95%;茄果类蔬菜同比增长7%,其中辣椒和茄子同比分别增长217%和20%。食用菌类蔬菜新种面积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

2.jpg

2020年一季度各类蔬菜新种面积同比增减幅

  蔬菜产量环比增长、同比下降。一季度我省种植的根菜类、甘蓝类等蔬菜大量产出,带动整体产量增长,26个大宗蔬菜监测品种总产量环比增长11%;今年一季度在疫情影响下,我省大部分蔬菜基地外省工人不能如期返回基地,当地临时工难以及时补充,个别地方已成熟蔬菜压田,蔬菜采收量减少,26个大宗蔬菜监测品种总产量同比下降2%。主要产出白菜类、根菜类、绿叶蔬菜和茄果类蔬菜,产量占比分别为29%、21%、21%和12%。主要产出种类是菜心、小白菜、油麦菜、芥菜、胡萝卜和白萝卜,其中菜心、胡萝卜和白萝卜产量占比分别为20%、11%和10%,其余种类产量占比均为7%。

3.jpg

2020年一季度各类蔬菜产量占比

  分品类而言,甘蓝类、根菜类和白菜类产量同比均下降,甘蓝类蔬菜同比下降29%,其中降幅大的种类是芥蓝和西兰花,产量同比分别下降37%和32%;根菜类蔬菜产量同比下降23%,其中白萝卜和胡萝卜同比分别下降33%和11%;白菜类蔬菜同比下降3%,其中大白菜和菜心同比分别下降63%和3%。绿叶蔬菜、茄果类、瓜类、薯芋类和豆类产量同比均增长,绿叶蔬菜产量同比增长44%,其中增幅大的种类是油麦菜和芥菜,同比分别增长157%和59%;茄果类蔬菜产量同比增长15%,其中茄子产量同比增86%;瓜类蔬菜产量同比增长13%,其中冬瓜和苦瓜同比分别增长55%和11%;薯芋类(马铃薯,下同)蔬菜产量同比增长12%;豆类蔬菜产量同比增长5%,其中四季豆同比增长111%。

4.jpg

2020年一季度各类蔬菜产量同比增减幅

  二、蔬菜市场交易量环比下降,同比增加

  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各大学校未开学,饭堂、酒楼未开业,蔬菜需求有限,交易量减少,据省农业信息监测体系数据,我省26个大宗蔬菜监测品种市场交易量环比下降3%。去年一季度南方持续阴雨寡照天气,2月中下旬全国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倒春寒叠加,导致节后蔬菜生产进度整体放缓,产量偏低,地产蔬菜和外调蔬菜供应同时趋紧;今年一季度气温高于去年同期,气候相对有利于蔬菜生长,加之疫情影响下,为保障居民蔬菜稳定供应,部分大型批发市场充分发挥“菜篮子”的压舱石作用,加大了蔬菜的运输和供应力度,26个大宗蔬菜监测品种总市场交易量同比增长7%。入场方面,26个大宗品种省内总入场量占比31%,入场量同比下降2%,省外入场量占比69%,入场量同比增长12%。市场交易主要品类是白菜类、瓜类和茄果类和根菜类蔬菜,交易量占比分别为26%、16%、16%和15%。

  分品类而言,甘蓝类蔬菜交易量同比增长49%,其中增幅大的种类是花椰菜和芥蓝分别增79%和58%;食用菌类(金针菇,下同)蔬菜交易量同比增22%;绿叶蔬菜交易量同比增11%,其中增幅大的种类是油麦菜和生菜,同比分别增24%和22%;白菜类蔬菜交易量同比增9%,其中大白菜同比增32%;薯芋类蔬菜交易量同比增7%;根菜类蔬菜交易量同比增5%,其中胡萝卜同比增25%;茄果类蔬菜交易量同比增2%,其中茄子同比增7%。一季度仅瓜类和豆类蔬菜交易量同比下降,瓜类交易量同比下降3%,其中南瓜、苦瓜和黄瓜同比分别下降13%、11%和10%;豆类蔬菜交易量同比微降0.1%,其中豇豆同比下降13%。

5.jpg

2020年一季度各类蔬菜交易量同比增减幅

  三、蔬菜田头价、批发价同比下跌

  蔬菜田头价环比、同比均下跌。疫情期间,消费力低,蔬菜供过于求,田头价下跌,一季度我省26个大宗蔬菜监测品种蔬菜加权田头价为3.2元/公斤,环比跌5%、同比跌2%。同比跌幅前五种类是冬瓜田头价为1.5元/公斤,同比跌53%,南瓜2.1元/公斤,跌25%,空心菜3.9元/公斤,跌17%,芥蓝3.8元/公斤,跌16%,茄子2.9元/公斤,跌11%;涨幅前五是白萝卜田头价是1.8元/公斤,同比涨76%,胡萝卜2.2元/公斤,涨70%,花椰菜4.2元/公斤,涨4.2%,苦瓜5.5元/公斤,涨44%,马铃薯2.6元/公斤,涨27%。

6.jpg

广东省蔬菜价格走势

  蔬菜生产利润同比普遍下降。今年一季度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基地用工紧张,工人费用普遍上涨;蔬菜销量无保障且价格整体下跌,导致蔬菜生产利润普遍下降。其中芥菜利润为0.3元/公斤,同比下降78%,小白菜0.7元/公斤,降51%,菜心0.9元/公斤,降3%。

  蔬菜批发价环比上涨、同比微跌。我省26个大宗蔬菜监测品种蔬菜加权批发价为3.8元/公斤,环比上涨16%、同比微跌0.2%。同比跌幅前五种类是节瓜批发价为3.7元/公斤,同比跌39%,芥蓝5.1元/公斤,跌26%,冬瓜2.0元/公斤,跌19%,生菜3.4元/公斤,跌12%,茄子3.9元/公斤,跌10%;涨幅前五是丝瓜批发价7.3元/公斤,同比涨80%,甘蓝1.6元/公斤,涨41%,芥菜4.0元/公斤,涨30%,金针菇9.5元/公斤,涨25%,白萝卜2.0元/公斤,涨20%。

  四、二季度行情预测:蔬菜种植面积、产量环比、同比预降;整体行情回升,同比预涨

  蔬菜新种面积环比预降。二季度气温逐渐升高,雨水增多,我省露天蔬菜生产困难,基地陆续开始轮作玉米、水稻等作物,预计蔬菜总体种植面积环比下降。新种面积同比预降。疫情期间,蔬菜总体供应仍较为充足,多产区蔬菜难产难销问题突出,省内部分种植户有意向精细化生产模式转变,重品质轻规模,因此,预计二季度我省蔬菜种植面积同比稳中略降。

  蔬菜产量环比预降。我省主要生产叶菜类蔬菜,多为露天种植,二季度的高温等不利天气难以维持生产,处于全年蔬菜生产淡季,蔬菜产量环比预计下降。蔬菜总体产量同比预降,瓜、豆、茄果类蔬菜产量同比预增。一季度种植的蔬菜将在二季度陆续大量产出,但受种植面积同比下降影响,二季度蔬菜产量下降,若少遇不利天气影响,预计总体产量同比降幅5%左右;疫情期间为减少人工工作量,部分基地更改种植模式,种植一些生长周期相对较长且易于管理的种类,据省农业信息监测体系数据,一季度瓜豆类蔬菜种植面积同比增长,预计二季度主要产出的瓜豆类蔬菜产量同比增幅20%以内,茄果类同比增幅5%左右。

  蔬菜行情回升,同比预涨。二季度我省蔬菜进入生产淡季,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向好,学校开学,企业复产复工,需求量继续增长,消费者在隔离期间的消费热情将得到释放,消费格局产生明显转变,蔬菜需求量增长,预计行情稳中回升。今年消费端需求骤增后将刺激行情同比上涨,预计各类蔬菜均有不同程度涨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