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广东省粮食产销形势分析
一、早稻生长正常,常规稻占比过半
早稻生长正常。4月上旬我省部分地区出现轻度倒春寒,中旬有短暂的降温,影响部分早稻生长分蘖。4月下旬气温较高,光照充足,利于早稻生长,目前我省大部分地区早稻处于分蘖期。据基点县监测数据,截至4月底,累计已插播面积达98.3%,秧苗平均成活率为93.3%,分蘖期稻田平均有效分蘖率达75.8%。部分地区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纹枯病病虫害较为严重。
常规稻占比过半。据基点县监测数据,今年我省早稻常规稻占比为55.8%,杂交稻占比为44.2%,常规稻占比有所提升。常规稻主要种植品种为美香占2号、合美占、粤禾丝苗等;杂交稻主要种植品种为深优9516、五优308等。
二、大米省外入场量、交易量继续增加
3月中下旬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加速蔓延,引发多国恐慌性囤积粮食。4月上中旬省内采购商纷纷加大了大米采购,批发交易量接近去年同期水平,下旬逐渐回归理性,交易量有所下降。据省农业信息监测体系数据,4月湖北、江苏等省外大米入场量环比增加23.9%,同比下降19.7%,同比较上月缩小16.7个百分点;总交易量环比增加27%,同比下降18.1%,同比较上月缩小18.7个百分点。
三、储备粮价格上涨,批发、零售价格较为稳定
受国外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和国际粮食出口限制的影响,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恐慌性屯粮现象频现,带动省内储备粮拍卖市场交易活跃,稻、米销售成交价和成交率均有提高。批发和零售市场粮食供应充足,价格整体平稳。国际粮价波动明显,进口大米价格全线上涨。
本省籼稻、籼米价格基本稳定。据基点县监测数据,本月早籼稻151.5元/百斤,环比持平,同比增长1.2%;晚籼稻176.8元/百斤,环比微跌0.3%,同比上涨0.5%。早籼米零售价5.4元/公斤,环比下跌1.1%,同比上涨5.2%;晚籼米零售价格6.2元/公斤,环比持平,同比微跌0.5%。
外省大米批发价微涨。据省农业信息监测体系数据,本月外省大米批发均价为4.5元/公斤,环比上涨1.2%,同比上涨2.1%。其中籼米批发价格4.4元/公斤,环比上涨1.2%;粳米批发价格4.8元/公斤,环比微跌0.3%。
储备粮销售交易量、价齐升。据华南粮网拍卖数据,本月稻谷采购意向环比下降63.6%,成交率为100%,成交价格环比上涨7.1%;稻谷意向销售环比增加19.2%,成交率为72.67%,比上月上升了34.3个百分点,成交价格环比上涨9.6%,平均每吨溢价104.9元成交,高出上月溢价95.0元。本月大米采购意向环比下降92.9%,成交率位100%,成交价格环比下降0.6%;大米意向销售环比增加170.0%,成交率为70.7%,比上月上升了29.34个百分点,成交价格环比上涨1.9%,平均每吨溢价89.9元成交,高出上月溢价35.1元。
进口大米价格全线上涨。据华南粮网数据,截至4月底日,进口白米均价环比上涨17.1%,同比上涨32.3%;香米均价环比上涨10.6%,同比下跌3.4%;蒸谷米均价环比上涨13.2%,同比上涨21.3。其中巴基斯坦白米(5%破碎)、越南白米(5%破碎)、泰国白米(5%破碎)比上月分别上涨75.8美元/吨、68.7美元/吨、56.7美元/吨,环比上涨27.3%、36.5%和29%;越南茉莉香米比上月上涨59.6美元/吨,环比上涨11.5%;泰国蒸谷米比上月上涨60.7美元/吨,环比上涨12.1%。
四、5月行情预测:大米需求稳中略增,市场价格稳定为主
目前我省早稻生产正常进行,要加强早稻田间管理工作,适时施肥,促进生长,提高有效分蘖。我省4月中旬已入夏,温度、湿度有利于病虫的滋生和发展,各产区要注意做好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特别是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纹枯病。
市场方面,国内个别地方“恐慌性”屯粮现象已经消失,省内学校已逐步有序开学,学校集体性大米采购将有所增加,5月大米需求稳中略增。市场大米供应充足,且6月份新稻即将采收,预计5月米价稳定或略有回落,国内储备粮市场将逐渐降温,国际市场粮价仍会有较大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