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简体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手机端
手机端二维码
| 微信
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数据发布 > 主导品种

2016年主导品种:五山丝苗

时间:2016-02-16 14:48 来源:科教处
字体 分享到:

  品种名称 五山丝苗

  品种来源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茉莉丝苗和五山油占杂交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水稻新品种。

  审定情况 2009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3年江西省引种许可。

  审定编号 粤审稻2009031,赣引稻2013002。

  特征特性

  1. 属感温型常规稻品种:早 、晚兼用,晚造平均全生育期109~114 天,比粳籼89 早熟3天。

  2. 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高抗稻瘟病,中B、中C 群和总抗性频率均为100%,病圃鉴定穗瘟1~1.67 级,叶瘟1 级;中抗白叶枯病(3 级),(IV型菌1-3级,V型菌5-7级)。

  3. 品质优:米质达国标优质2 级、省标优质2 级,主要理化指标:整精米率72.2%,垩白粒率20%,垩白度2.8%,直链淀粉19.9%,胶稠度73 毫米,食味品质分80 分,粒型属广东丝苗型,饭软,有弹性,食味好,口感佳。

  4. 农艺性状:成穗率高,株型中集,叶色浓,叶姿挺直,熟色好,抗倒性强,科高99.1~101.5 厘米,穗长21.7~22.5 厘米,亩有效穗20.9~21.3 万穗,每穗总粒数143.6~149.5 粒,结实率77.0%~80.9%,千粒重20.2~20.6 克。

  5.适应区域:华南双季稻区可早、晚造兼用,长江流域可作中稻、双季晚稻和一季晚稻种植。

  近三年应用面积和产量表现

  广东省种植面积2012年24.74万亩,2013年46.1万亩,2014年49.6万亩。

  五山丝苗是一个高产性能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的水稻新品种。2007、2008年两年晚造参加广东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59.65、456.56公斤,比对照种粳籼89分别增产8.70%和14.17%,两年增产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两年产量均列参试组的第一名,两年平均增产达11.44%,达到农业部广适型超级稻品种的产量认定标准;2008 年晚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7.24 公斤,比对照种粳籼89增产14.92%。

  栽培(养殖)要点

  1.适时播种,疏播培育壮秧。

  2.合理密植。一般每亩大田用种量1.5~2kg,插植栽培一般每科插2~3苗,规格为16.7cm×20cm。

  3.科学施肥。中等肥力水平栽培,N、P、K施用比例为1﹕0.5﹕1.2,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晚造适施中期肥。

  4.科学管水。前期浅水回青促分蘖,够苗期开始露晒田,孕穗期至抽穗期保持浅水层,灌浆期至黄熟期保持田间湿润,防止脱水过早,以利于提高结实率。

  适宜区域 华南双季稻区可早、晚造兼用,长江流域可作中稻、双季晚稻和一季晚稻种植。

  病(虫)害发生情况 未发现。

  注意事项 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的病虫预报,及时防治病虫害。

  单位信息

  联系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金颖东一街3号

  邮政编码:510640

  品种所有人姓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联系电话:13600477892

  电子邮箱:XXS123@163.com

  是否新增推荐品种 2012年至2015年广东省主导品种,2015年江西省主推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