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主导品种:粤农丝苗
品种名称 粤农丝苗
品种来源 黄华占/粤泰13;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审定情况 2011年通过广东省审定,2013年通过海南省审定。
审定编号 粤审稻2011023,琼审稻2013017
特征特性
主要农艺性状好:粤农丝苗属早、晚两用型感温中迟熟常规水稻品种,早造全生育期128天,晚造全生育期111天,比粳籼89早熟1-2天。该品种株型紧凑,株高适中,分蘖力中等,叶色绿,叶姿中直。科高97.0-97.9厘米,穗长21.3-21.4厘米,亩有效穗19.4-19.7万穗,每穗总粒数122-124粒,结实率87.1-88.0%,千粒重22.0-22.6克。
产量高:2009年晚造参加广东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20.72公斤,比对照粳籼89增产6.05%,增产显著。2010年晚造复试,平均亩产品437.82公斤,增产7.86%,增产极显著。
抗病、抗逆性强:高抗稻瘟病,中B、中C群和总抗性频率分别为92.31-100%、100%、97.06-100%,病圃鉴定穗瘟1-2.5级,叶瘟1.5-2.3级,中抗白叶枯病。抗倒性强,耐寒性中,后期熟色好。
米质优:米质鉴定为国标和省标优质2级,主要理化指标:整精米率73.0%、垩白粒率6%、垩白度0.9%、直链淀粉17.3%、胶稠度70毫米、食味品质分81分。
近三年应用面积和产量表现
应用面积:2012年全省种植面积13.19万亩,2013年37.50万亩,2014年31.1万亩,在广东及华南稻区推广应用前景很好。
产量表现:2009年晚造参加广东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20.72公斤,比对照粳籼89增产6.05%,增产显著;2010年晚造复试,平均亩产品437.82公斤,增产7.86%,增产极显著,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04.27公斤,增产2.08%。
栽培(养殖)要点 早施、重施分蘖肥,以增加亩有效穗数。
适宜区域 适合广东省粤北以外粤作区早、晚造种植。
病(虫)害发生情况 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生产上基本无病(虫)发生。
注意事项 栽培上要注意合理施肥、后期防止过早断水,以免影响谷粒充实饱满。
单位信息 广州市天河区金颖东一街3号;510640;何秀英、廖耀平、陈钊明、程永盛、陈粤汉;85261020;xyhe@163.com
是否新增推荐品种 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