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简体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手机端
手机端二维码
| 微信
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数据发布 > 主推技术

2011年主推技术:甜玉米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时间:2011-04-13 00:00 来源:科教处
字体 分享到:

基本情况

技术名称

甜玉米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单位名称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金颖路7号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

   

510640

李敦松

办公电话

020-87597447

   

13609034657

E-mail

Lids@gdppri.com

本项技术是在国家“十五”攻关特用玉米重大病虫害发生规律及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2004BA509B04)、广东省农业攻关甜玉米主要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2004B26001013及“十一五”支撑计划: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2006BAD08A06)等项目的支持下完成的。是在对南方甜玉米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动态,以及重要害虫玉米螟卵寄生蜂的种类、发生动态和优势种群等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出的一套综合防治方法,通过应用有较好防治效果的白僵菌、BT等生物制剂,释放天敌赤眼蜂,合理使用高效低毒化学农药等方法,对病虫害进行持续治理。这套技术的使用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产增收,保护环境,保证甜玉米产品的质量安全。该技术获2008年首届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一等奖。

增产增效情况

    

该技术用生物农药或环境友好型农药为主,大大降低农药使用,提高甜玉米的品质,保护环境。

1)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选用抗病品种,以抗甜玉米大小叶斑病为主;实行轮作或避害播种;科学施肥,多施有机肥,禁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对田块地头及周边杂草进行铲除。

2)利用害虫的趋向性进行诱杀:将制好的毒饵或毒菜叶撒施田间可诱杀地老虎等害虫,也可根据害虫习性进行人工捕杀。

3)大力推广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农药如高效Bt、白僵菌等防治玉米螟等鳞翅目害虫;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有效保护利用天敌,降低农药使用量。

4)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对症下药,科学施用,如防治玉米螟可采取心叶撒施。

 

 

广东省甜玉米种植区

 

    1)、与水稻等进行轮作,降低虫口密度;

    2)、在一定范围内播种期统一,减少病虫害交叉为害。

广

 

2008年和2009年在惠州市惠城区、博罗县园洲镇推广“甜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到了10万亩次,带动了当地甜玉米的安全生产,使该地区甜玉米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广

 

甜玉米鲜穗除了作为果蔬直接食用外,还用于加工。随着甜玉米种植业的快速发展,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全省达200多万亩。由于我省气候比较温暖、潮湿,甜玉米含糖量又高,因此病虫害发生与危害较严重,防治难度大,用药频繁,滥用农药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甜玉米上农药残留较高,直接危协到人体健康。通过推广这套技术,不仅可以减少甜玉米上的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保证甜玉米产品的质量安全。而且提高种植者安全生产意识和甜玉米种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