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主推技术:肉鸽养殖“2+4”生产模式技术
技术名称:肉鸽养殖“2+4”生产模式技术
技术概述:指技术提出的背景、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成熟程度、先进性、重要性、应用价值、技术成果鉴定、获奖情况等。
肉鸽养殖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肉鸽产业化仍处于初级阶段,传统的肉鸽养殖主要以“2+2”生产模式为主(一对种鸽哺育2只乳鸽,我们称之为“2+2”生产模式),个别技术水平稍高的企业部分应用“2+3”生产模式(一对种鸽哺育3只乳鸽),根本没有“2+4”生产模式(一对种鸽哺育4只乳鸽),传统的生产模式生产效益低,平均每对种鸽每年最多产出乳鸽14只,生产水平低下,进而限制了肉鸽产业化的发展。
导致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肉鸽养殖业饲料营养、品种选育,繁殖与疫病防治等多方面都比较粗放。传统养殖饲料营养上以原粮饲喂为主,全价饲料应用较少或基本不用,主要是因为国内外有关其营养需要的研究报道甚少,且尚无可推荐的饲养标准;肉鸽繁殖方式目前还是采用原始生产方式,人工授精、人工孵化,分阶段饲养等高效生产方式,在肉鸽饲养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得到应用;肉鸽疫病防治主要以鸽新城疫为主,但由于缺乏针对性的专用疫苗,加上近年来其他疾病的传播,尚未建立健全标准的免疫程序和疫病防治体系;在肉鸽的生产过程中,未能对鸽种进行培育、选育和提高,许多良种鸽已经杂化、退化甚至消失,导致种鸽体重下降、体型变异、产量下降,乳鸽也因此质量下降、病残多。
因此,针对以上主要问题,提高养殖技术,加强肉鸽的选育、尤其是配套生产技术和创新产业模式的研究,已经成为影响肉鸽养殖行业提高效率、突破瓶颈与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以肇庆市贝来得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贝来得王鸽为动物模型,已经建立起了肉鸽 “2+4”生产模式,对其生产模式中关键技术如肉鸽营养平衡技术、人工孵化及保姆鸽技术、免疫程序优化及保健技术、肉鸽品系选育等生产中的关键点进行研究,同时将成熟的技术实践与生产中传统的“2+2”生产模式、“2+3”生产模式进行比较应用。通过对比应用凸显出“2+4”生产模式的优势,进而在广东省内进行“2+4”模式的示范推广,充分发挥肉鸽生产潜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肉鸽产业化的生产效率。
该项技术自06年开始在肇庆市贝来得公司全面实行,已经取得良好的成绩。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改进,肉鸽“2+4”生产模式已经成为支撑贝来得公司发展的关键技术。通过推广应用,在广东省多个大型肉鸽养殖场已经实行了肉鸽“2+4”生产模式,并且该项技术已经推广输出到湖北、江苏等省,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得到广大肉鸽养殖户的一致认同。
肉鸽“2+4”生产模式推广应用已占整个广东省种鸽总存栏数的15%,2009年在“2+4”生产模式下累计比传统模式增加销售收入近亿元,多获利两千多万,广东省按700万对种鸽存栏量计算在“2+4”生产模式下要比传统模式增加销售收入5.39亿,多获利1.47亿,经济效益可观,说明肉鸽养殖“2+4”生产模式具有非常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2008年“肉鸽养殖‘2+4’生产模式”成功通过技术成果鉴定,该技术也获得了“高要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009年获得“肇庆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增产增效情况:指技术推广过程中产量和效益增加情况。
肉鸽养殖“2+4”生产模式较传统肉鸽养殖“2+2”生产模式、“2+3”生产模式生产效益高,提高了肉鸽养殖经济效益,促进肉鸽养殖发展。根据肉鸽养殖“2+4”生产模式的实践应用资料表明:“2+4”生产模式平均每对种鸽每年出栏乳鸽21只,“2+3”生产模式平均每对种鸽每年出栏乳鸽18只,“2+2”生产模式平均每对种鸽每年出栏乳鸽14只,按每只乳鸽价格11元、盈利3元算,运用“2+4”生产模式每年每对种鸽分别比“2+3”生产模式、“2+2”生产模式增加销售额33元、77元,多盈利9元、21元。极大的提高了肉鸽养殖的生产效益,提高肉鸽养殖户养殖积极性。
肉鸽养殖“2+4”生产模式与传统肉鸽养殖“2+2”生产模式、“2+3”生产模式所取得生产性能指标结果见下表:
生产模式 |
年乳鸽出栏数(只/每对种鸽) |
“2+4”生产模式 |
21 |
“2+3”生产模式 |
18 |
“2+2”生产模式 |
14 |
2006年以来肇庆市贝来得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应用肉鸽养殖“2+4”生产模式建立起示范区,贝来得公司10万对种鸽综合示范区06-08年累计比传统饲养模式增加销售收入2600万元,多获利709万元;应用肉鸽养殖“2+4”生产模式,江门市潮莲鸽场带动全镇20万对种鸽06-08年累计比传统饲养模式增加销售收入3775万元,多获利约1029万元;茂名市新振耀投资有限公司全场 10万对种鸽06-08年累计比传统饲养模式增加销售收入1940万元,多获利约530万元;广州王德辉鸽场带动周边45万对种鸽06-08年累计比传统饲养模式增加销售收入8613万元,多获利约2349万元;运用肉鸽养殖“2+4”生产模式, 极大地提高了肉鸽养殖生产效益,促进了肉鸽养殖产业化、集约化的发展,深受广大养殖户的推崇。
技术要点:指核心技术及其主要配套技术形成的技术体系、技术的详细构成与技术组装。
A、肉鸽养殖“2+4”生产模式下营养平衡技术
1、“2+4”模式下全价饲料的运用。以贝来得王鸽为实验动物,在“2+4”生产模式下分别用全价颗粒饲料与贝来得公司现有的混合饲料(50%颗粒饲料+50%混合原粮)饲喂,观察在该模式下运用不同类型的饲料饲喂种鸽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探索全价颗粒饲料替代传统的混合原粮饲喂种鸽的可行性。
2、“2+4”模式下不同类型全价颗粒料应用。通过设计不同类型的全价颗粒饲料(其中包括全价饲料、全价饲料+保健砂、混合饲料+保健砂),观察三种不同类型的的全价颗粒料在本生产模式下对种鸽生产性能的影响,探索是否能去除保健砂额外添加的程序以降低饲料配制的繁琐程序和生产成本。
3、“2+4”模式下种鸽蛋白需要量研究。通过设计不同蛋白水平梯度的混合饲料(50%颗粒料+50%混合原粮)投喂于在“2+4”生产模式下的种鸽,观察其生产性能。确定在本模式下种鸽合适的蛋白需要量。
4、“2+4”模式下种鸽能量需要量的研究。通过设计不同能量水平梯度的混合饲料(50%颗粒料+50%混合原粮)投喂于在“2+4”生产模式下的种鸽,观察其生产性能。确定在本模式下种鸽合适的能量需要量。
5、“2+4”生产模式下浓缩料的研究。在合适的能量、蛋白基础上设计不同类型、不同比例的浓缩料投喂于在“2+4”生产模式下的种鸽,观察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为肉鸽专用饲料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B、肉鸽养殖“2+4”生产模式下人工孵化及保姆鸽技术
1、肉鸽专用孵化机的研制。利用机械原理参照鸡的孵化机工作原理以及工作参数研发肉鸽专用孵化机,确定肉鸽专用孵化机设备参数。
2、肉鸽种蛋最佳孵化条件的研究。参照鸡孵化机工作的温度、湿度、以及种蛋摆放方式等孵化条件,根据肉鸽生产实践对肉鸽种蛋孵化最佳孵化温度、湿度、种蛋摆放等条件进行探讨,寻求合适的孵化条件。
C、肉鸽养殖“2+4”生产模式下免疫与保健技术
1、免疫程序优化与抗体检测。利用抗体检测技术,监测肉鸽抗体变化曲线,帅选出最佳免疫时间、方法、剂量等。
2、肉鸽养殖“2+4”生产模式疫病防控体系的研究。总结目前肉鸽常见疾病以及快速诊断技术的应用,建立起有效的疫病防控体系,确保肉鸽生产安全进行。
3、肉鸽专用保健品“贝来保”的研制开发。对肉鸽常用保健技术进行精华提炼,联合华南农业大学实验兽药厂研制开发肉鸽专用保健品,用作肉鸽常规保健用。
D、肉鸽养殖“2+4”生产模式下良种繁育技术
1、在肉鸽养殖“2+4“生产模式下以现有种群为基础进行贝来得王鸽的选育,提纯复壮,建立选育核心群。
2、利用现代家禽选育技术,在其生产模式下选育出了贝来得1号,贝来得1号在“2+4”生产模式下22天出栏乳鸽平均重量达到470g,比没选育前重50g。
通过以上四项基础技术,集成建立了肉鸽养殖“2+4”生产模式,大大提高了肉鸽养殖效益。
适宜区域:指技术适宜推广的区域。
该技术是针对肉鸽养殖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因此,该技术的应用范围广阔,适用于整个肉鸽养殖产业。
注意事项:指技术使用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的环节。
肉鸽养殖“2+4”生产模式包括了营养平衡技术、人工孵化及保姆鸽技术、免疫保健技术和良种繁育技术,是四项技术的集成,因此,这四项技术能否熟练应用是“2+4”生产模式能否实现的关键。
技术依托单位:包括联系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联系电话、电子邮件等。
肉鸽养殖“2+4”生产模式是由华南农业大学提供技术指导,依托肇庆市贝来得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养殖基地共同研发完成。
联系地址: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市刘村南
邮政编码:526060
联系人:吴立新
联系电话:15915009377
电子邮件:69521398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