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简体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手机端
手机端二维码
| 微信
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数据发布 > 主推技术

2011年主推技术:智能型种猪测定技术

时间:2011-04-13 00:00 来源:科教处
字体 分享到:

 

 

技术提出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猪业得到了健康持续发展,为满足市场需求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全国出栏生猪达5.65亿头,猪肉产量达5970万吨,分别约占世界生猪出栏总数和猪肉产量的51%52%。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猪肉生产国,也是猪肉消费第一大国,但决不是养猪强国,与世界水平比,养猪水平还比较低,主要表现在:出栏率低、料肉比高、母猪年生产力低、劳动生产率低等。

造成我国养猪水平较低的原因除了饲养工艺、饲料营养和管理等因素外,主要还是猪的品种及其选种育种技术、工艺和设施落后,无法做到取优去劣、繁殖优良品种,直接反映为生产种母猪年生产力、每胎产仔猪数、分娩率、仔猪成活率和出栏率等指标均低于世界水平。

选种、育种水平是体现一个国家种猪发展水平的标志,国际、国内都十分重视选种育种工作。为了支持和扶持我国生猪良种繁殖体系建设,2007年中央财政投入3亿元资金支持原种猪场、扩繁场和资源场建设,同时安排1.8亿元资金对全国200多个县(农场)900万头种母猪实施良种补贴,2008年补贴资金增加至3.6亿元。

搞好种猪品种选育繁育工作,对我国养猪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项目实现了我国养猪业选种育种生产测定自动化,是一种十分高效的装备。该产品解决了以往手工测定种猪模式中容易发生主观错误、饲料称重或对种猪称重不准确、测定记录容易出错、测定工作强度大等问题,彻底解决了不能对测定种猪的生长性能进行连续记录以及测定的精确度不高等不足之处,实现了测定过程自动化、测定数据自动分析,自动计算个体种猪任意生长阶段饲料报酬,并可以对个体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报酬进行有序排列和汇总,为种猪场的遗传育种提供准确、全面的数据分析报告

先进性、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本项目在中文软件平台、触摸屏人机操作界面、自动报警以及数据存储分析等方面具有特色和创新,项目整体技术性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技术性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且适合我国国情,性价比高,能满足我国养猪业优选优育的需求,可取代进口产品,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随着本项目研制成功及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将会大大加快我国的选种、育种速度,从而保证国内种猪需求和质量,使猪群的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以及猪场的劳动生产率都达到高效率,养猪业也能获得经济上的高效益。

技术成果鉴定和成熟程度:

本项目2009120日制定并发布实施企业标准,2009323日通过广东省农业机械鉴定站技术指标检验,200979日通过广东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粤科鉴字[2009]150号)。

本项目获一项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710031391.3),三项实用新型专利(ZL200720059571.8ZL200720059569.0ZL200720059570.3)以及二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增产增效情况:

本项目设备近三年推广应用达154套,平均售价5万元/套,新增销售额716余万元,新增利润近300万元,新增税收82余万元。

技术要点:

本项目采用了RFID无源射频电子自动识别技术、计算机控制和远程通信及数据库管理等高新技术,对在群体饲养环境下的种猪自动识别,对其测定期间每次的采食量和体重自动称取和记录,所测数据经上传至上位电脑建立数据库,并自动形成各种测定报告和归类总结排序。系统通过对种猪的24小时不间断实时监控、精确的数据采集和计算,用分析数据和图表准确表示出种猪的生长性能,为种猪的优选优育提供科学依据。

 

 

 

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

 

2010-11-3

 

 

单位名称: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

人:黄瑞森

联系电话:13902227521 020-87038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