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简体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手机端
手机端二维码
| 微信
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数据发布 > 主推技术

2015年主推技术:鸭稻共作生产绿色安全稻米关键技术

时间:2015-03-18 10:16 来源:科教处
字体 分享到:
  

  技术概述:针对当前对水稻病虫草害的防控过度依赖于化学农药而造成的生态环境安全和粮食安全生产问题,采用“鸭稻共作生态技术体系”可以实现鸭子在稻田中全天候地吃草、捕虫、防病、中耕和施肥等综合功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农药和化肥的施用,且可同时生产出两种健康安全农产品——鸭稻米和稻田鸭。本技术已经过了10多年的试验示范、优化、组装和系统集成,已形成一套成熟的安全生产技术体系。本技术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巧妙利用水稻和鸭子之间的共生互惠关系以及稻田利用中的时间生态位和空间生态位,重构复合种养循环体系,恢复农业生态系统功能,充分利用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生物资源及其自我调控功能,从而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技术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重要性明显,符合生态友好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增产增效情况:近3年推广应用面积累计约5万亩左右。使用本技术后,水稻产量基本上可与水稻常规栽培方式(施用农药和化肥)持平,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将比水稻常规生产增加50% 左右或更高。

  技术要点:1、水稻和鸭子品种的筛选: 对于水稻品种,尽量选用高产、高抗、优质的早、晚稻品种;对于鸭子品种,尽量选用野生能力强、体型小的本地鸭品种。2、放鸭数量与鸭稻共作时间安排: 放鸭数量通常根据田间杂草量、害虫数量等而定。一般而言,每亩稻田放鸭数量平均为15 ~ 20只;放鸭时鸭子大小保持在7日龄左右;通常3 ~ 5亩地作为一个围网单元,围网高度不低于60cm。放鸭时间宜选择在水稻移栽(抛、插)返青后。赶鸭上田时间为水稻抽穗前期。鸭稻共作期大致为60天左右。3、田间水、肥、药管理:在水分管理方面,可根据水稻生育期和天气情况适时调控水分,但在鸭子赶上田之前,田间应保持一定厚度的水层,通常为5-15cm左右;在水稻抽穗之前基本不排水,或让其短期自然落干后立即补水。水稻抽穗后,水分管理同常规水稻栽培方法。在施肥方面,本技术要求尽量利用前茬作物秸秆进行粉碎还田,同时在整地时施足安全的有机基肥(如清洁堆沤的畜禽粪便),在共作过程中基本上不施用化肥,但若不进行有机稻米生产,则也可按照常规水稻栽培的方法,适时减量化使用化肥,以确保产量。在用药方面,为保障稻谷生产安全,要求整个生产过程不使用化学农药,但可采用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生物农药等辅助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控。4、田间鸭子生长管理。在鸭稻共作期间,鸭子的吃草、捕虫、中耕等活动对水稻生长起着积极作用,因此加强对鸭子的健康养殖管理至关重要。稻田中各种天然生物饲料对鸭子的供给通常不足,故常需要适时地给鸭子补充少量外源饲料。本技术要求尽量减少商品饲料的投入,以降低成本和饲料添加剂污染风险。建议使用稻谷、米糠、青饲料、干草粉、餐厨残余物等作为鸭饲料补充;同时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利用荒坡地种植鸭子喜食的牧草作物,或在稻田的边角地种植饲料稻,以补给鸭子饲料之用,并降低饲料投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鸭子病害防治方面,建议在田间建立一定数量的小型遮雨棚、栖息棚,切实做好低温和暴雨防护,以防鸭子发生病害。5、“一稻两鸭共作”技术的组装。即在常规鸭稻共作的基础上,在第一批大鸭赶上田之前,将第二批小鸭放入稻田混养一周左右,等水稻抽穗前将第一批大鸭赶出稻田之后,第一批小鸭仍生活在稻田中,这样,小鸭可以继续在稻田中吃草、吃虫,以持续控制水稻生长后期的病虫草害,弥补了常规鸭稻共作在水稻成熟期出现的稻田中无鸭子的“空档”问题。这种技术既可保证鸭子对稻田病虫草害的全程控制,而且可保证鸭子对稻田生物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一季水稻养殖两批鸭子”,增加了总体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适宜区域: 华南水稻生产区

  注意事项:1、鸭病的防护及田间管护问题: 在连阴雨、暴雨、极端低温或高温天气情况下,要特别加强对鸭子的管护,如增加饲料投喂量以增强其抵抗力,或建立避雨、防冻、防暑等防护设施,以防鸭子发生病害或死亡;对已生病的鸭子要设法医治或隔离。另外,要特别注意防范蛇、老鼠、狗、黄鼠狼对鸭子的猎食以及人为对鸭子偷盗等的影响。要经常检查稻田四周围网是否穿洞或缺口,鸭群数量是否减少,要预防鸭子的逃逸,以免鸭稻共作效果的降低。2、田间水分管理和鸭子适量饲喂问题: 在鸭稻共作期间,一定要保证田面有一定厚度水层,不能出现稻田长时间无水状态。在饲喂鸭子时,不能投料太少,也不能投料太多;投料太多,一方面增大成本,另一方面养成鸭子不积极在田间采食的懒惰习性,而饲喂数量应使鸭子保持“半饥饿”状态。3、化学农药禁用问题: 在鸭稻共作期间,一定要严格控制化学农药使用,以防杀伤鸭子及造成粮食安全问题;建议使用环境友好型的生物农药、物理措施和农艺措施等,以保证水稻清洁生产。

  依托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联系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 号

  联系人   : 章家恩

  联系电话: 020-85280211

  邮政编码: 510642

  电子邮箱: jeanzh@sc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