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主推技术:水稻“三控”施肥技术
技术概述:针对目前我国水稻生产中化肥、农药过量施用、肥料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等突出问题,该技术以控肥、控苗、控病虫(简称“三控”)为主要内容,在减肥减药的同时还可增产10%左右,可作为水稻化肥农药“两减”的重要技术。水稻“三控”技术于2007年1月通过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与传统技术相比,该技术有三大优势:一是高产稳产,增产增收。一般增产10%左右,倒伏大幅减轻,抗逆性强,稳产性好,每亩增收节支180元左右。二是省肥省药,安全环保。节省氮肥20%左右,氮肥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相对提高30%),面源污染大幅减轻,纹枯病、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主要病虫害减少30%-50%,可少打农药1-3次。三是操作简单,适应性广。只要按技术规程去做,就可获得稳定的增产增收效果。不同品种、不同土壤和气候条件下均可应用,效果稳定。近三年(2013-2015)水稻“三控”技术累计应用5500万亩以上,增收节支合计60亿元以上。其中广东省内年应用面积稳定在1100万亩以上。2014年,在省内应用面积维持1100多万亩,每亩增收稻谷49.9 kg,节省肥料成本23.9元,每亩增收节支160.8元,共计增产稻谷5.49亿kg,减少肥料成本2.63亿元,增收节支合计16.9亿元。在江西、广西、海南、浙江等省也得到大面积应用,其中江西省应用面积600万亩,增收节支3.12亿元。
适宜区域:南方稻区
研发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联系人及电话:钟旭华 020-87579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