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百县千镇万村” 深化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县域发展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战场之一。
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强调,要突出县域振兴,高水平谋划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大力推进强县促镇带村,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城乡面貌改善提升,强化政策机制支撑,发挥好基础设施先导作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根据省政府网站公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年末,全省有21个地级市,65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34个县、3个自治县(共122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1112个镇、4个乡、7个民族乡、486个街道办事处(共1609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
“广东‘县域振兴’正当时。”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决策咨询部副主任林先扬教授表示,广东百县是全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经济总量占广东经济的半壁江山。然而,其中57个县(市)土地面积占广东的71.7%,常住人口仅占广东的27.96%,经济总量仅占广东的12.5%,是广东县域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也是最大潜力板。在他看来,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然要赋予县更多的管理权限,应进一步扩大县(市)经济社会发展自主权。
推进产业振兴,激发县域经济活力
总投资17.5亿元的大金空调华南基地项目落地,总投资14亿元的广东万宏同创工业科技园正式动工……今年以来,全国百强县惠州博罗县频频迎来好消息。近年来,博罗县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不动摇,坚持制造业当家,坚持“项目为王、产业强县”的发展理念,朝着“县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现代魅力强县迈进,推动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产业振兴是夯实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惠州博罗县的发展,成为了广东县域发展的一张亮眼名片。广东省“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实施强县行动,推动更多县(市)迈入全国百强行列。近年来,包括高州市、陆丰市、海丰县、廉江市、鹤山市和新兴县在内,广东多个县(市)提出要力争成为全国百强县。
集群化、规模化是现代产业发展重要趋势。在广东,产业集群的利好已惠及县域。省工信厅近日发布的《广东省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十四五”期间,广东全省范围内拟认定100个左右集群,引导和支持地方培育一批市级集群,并将“激发县域经济活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关键环节配套能力”列为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工作目标之一,将集群定位设置在了县级区划范围内。
繁荣镇村经济,改善人居环境
走在素有“粤东旅游黄金海岸”美誉的金厢滩上,洁净的海浪、彩绘小屋相映成趣,别有一番乐趣。近年来,汕尾市陆丰县金厢镇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将金厢银滩附近的小渔村整体打造成陆丰新的网红打卡地,带动当地居民增收致富。
一村一落皆是景,乡村环境美如画。在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梅州梅县区雁洋镇的各个乡间小道,干净、整洁、美丽的村容村貌让人印象深刻。近年来,当地以乡村旅游为契机,打造农旅融合新引擎,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各异、乡韵浓郁的美丽乡村,为乡村振兴提“颜”增“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镇村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经济和生态双重价值,积极探索发展乡村旅游、田园生态旅游等,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品质、打造品牌,优化布局,努力把乡村打造得更美,为村镇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对此,林先扬深有感触。他表示,城乡风貌是一个地方最直观的形象名片,不仅是城乡建设的外在形象,也是城乡自然与人文融合的内在气质,更是体现一个地方的发展活力与社会治理能力。在他看来,经过多年努力,广东城乡面貌已大为改善。接下来可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引领,夯实已有的成果,进一步做实做深做细县域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实施方案;二是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对城乡风貌进行动态数量化评估,实现精细化管理和常态化管控;三是制定分类建设准则,稳步推进各类标杆区或示范区建设;四是将城乡风貌整治和特色产业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