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乡土听民声 为地方特色产业鼓与呼
启程赴京参会前,全国人大代表、阳江阳春市中雁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汝朋在行囊里准备了一份“手信”:自家农场产的五彩鸡蛋。2016年至今,他的绿壳蛋鸡养殖场规模越做越大,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期盼能有更多人认识绿壳蛋,希望和大家分享我们的故事。”他说。
谢汝朋。访者供图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谢汝朋始终将目光聚焦于乡村产业振兴。“我扎根农业生产一线多年,一直在思考如何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今年,他将重点围绕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地方特色产业培育建言献策。
“就在前几天,还有村民打电话过来反映情况,希望我能把他们的心声带到全国两会上。”谢汝朋说,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基层代表,不仅要努力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发挥表率作用,还应专注于农村领域话题,从小切口入手,推动解决产业发展痛点堵点和村民急难愁盼问题。
持续关注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育苗技术越来越成熟了,这批鸡苗成活率超98%,均匀度高,以后产蛋品质有保障。”3月1日清晨,谢汝朋早早来到农场,查看鸡苗生长情况,检查鸡蛋质量,写下工作笔记。
谢汝朋生在农村,长在农村。2013年,他在南昌大学获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硕士学位后,前往珠三角一家外企工作。2016年,他回到家乡阳春市八甲镇创业。如今,他与合伙人经营着5家绿壳蛋鸡养殖场,总养殖规模达14万羽。
长期扎根生产一线,谢汝朋认识到,夯实乡村全面振兴的产业基础,需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在深入田间地头调研时我发现,吸引更多人才服务于农村和农业,包括拥有经验的产业带头人、掌握技术的专业人才等,是不少养殖户的共同心声。”
在去年全国两会上,谢汝朋提交了建议,呼吁挖掘和培养“领导型”和“实干型”乡村产业带头人。农业农村部在答复中表示,将坚持本土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积极健全农业农村人才工作机制和支持保障政策,不断壮大乡村人才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人才支撑。
“看得出来,相关部门对人大代表的建议很重视,这激励我今后更加勤勉履职。”谢汝朋说。回到阳春后,聚焦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和加强农业农村人才政策支持议题,他多次走村入户开展调查研究,并结合发展绿壳蛋鸡产业过程中的所思所感,做好归纳整理,希望提出有针对性、建设性的建议。
聚焦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特色产业是重要一环。近一年来,围绕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所需,谢汝朋多次参与省市两级人大组织的集中视察活动,实地调研多家特色农企,面对面与从业者交流。
“调查研究深,建议才能准。”谢汝朋说,只有真正走到田间地头和生产一线,精准了解群众和企业需求,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症结,才能找到破题“良方”。“履职这一年里,我的视野逐渐拓宽,关注点从绿壳蛋鸡拓展至省内其他特色农产品。”他说。
今年1月,谢汝朋在阳春调研时发现,当地传统名产水果马水桔受柑橘黄龙病危害,致使种植面积衰减、产量下降,让马水桔在柑橘类市场中竞争力减弱。
“做好病虫害防治,才能提升马水桔产量和品质,降低种植成本。”谢汝朋建议,加强农业科研机构、涉农高校和种植基地合作,形成病虫害防治更大合力;同时,要通过农民田间学校等平台,加大技术示范、宣传推广和技术培训力度,培养一批扎根一线的“土专家”“田秀才”,打通病虫害防治“最后一公里”。
除了在实地走访中寻找思路,各类行业报告也为谢汝朋撰写代表建议提供了重要素材。他在查阅大量资料后发现,不少特色种植业都存在育种基础薄弱、良繁体系不健全、生产不稳定等短板,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谢汝朋计划提交建议,呼吁政府部门加大对特色种苗繁育的财政支持力度,还应鼓励专业育种公司、科研院所与种植基地开展乡村特色产业育种联合攻关,建立健全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机制,将品种选育、产业经营、品种推广连为一体,缩短特色优质品种选育引进周期,助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