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惠城区:美好“院”景绘出乡村新风景
一方院子、满庭芬芳。方寸之间的美丽庭院是美丽乡村的细胞,更是乡村发展的缩影。今年以来,随着美丽庭院创建工作的不断推进,惠州市惠城区水口街道以“美丽庭院+”的探索实践,聚焦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让美丽庭院有“颜”更有“值”;聚焦弘扬文明家风,传承好家风涵养好家教;聚焦赓续红色基因,在美丽庭院忆往昔、思今朝,学党史知党恩……以庭院“小美”促进乡村“大美”,助力“百千万工程”落实走深。
美丽庭院+乡村经济,“方寸地”变身“致富园”
乡村振兴,首先要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通过改善和提升家庭环境,结合当地文化传统,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
水口街道澳背村就实现了这样的双赢模式。这两年,90后村干部、澳背村妇联主席严敏为更好地带动村民增收,精心打造了一个乡村游的网红打卡点——“黄家和苑”。
“黄家和苑”院子一楼打造成一个休闲团建场地,二楼设置了一个“阿嬷粽体验馆”,每天早上有当地阿嬷在包粽子,游客可以一同体验亲手包粽子。严敏还顺势当起了“家乡美食推介官”。火爆社交网络的阿嬷粽,让澳背村40多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今年端午节阿嬷粽的销售额超过80万元。“黄家和苑”也变身体验感拉满的农家小院,还创新研发了粽香柠檬茶、枧水粽做成的阿嬷糖水,晚上在庭院可一边品尝碳炉奶茶、碳炉羊肉和烧烤,一边观赏漫天星空,美食美景相融好不惬意。
澳背村还创办了合作社。严敏组织村里的妇女包阿嬷粽,与本地网红一起持续推介乡村美景美食,澳背阿嬷粽、澳背炸猪肉、澳背年糕等本地货热销网络,美丽庭院流量变现,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庭院美,乡村更美。”严敏说,在“东江湾畔·三产融合”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建设带动下,澳背村村容村貌再次迎来全面提升,昔日水塘摇身变成村里的生态公园,新建了游步道、亲水平台、纳凉亭等景观设施,白墙灰瓦、小桥流水、绿树成荫的乡村美景呈现在村民眼前。
美丽庭院+家风家德,老祖屋修缮后成“春山书院”
走进下源村,荣誉墙上满满当当:“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生态示范村”“宜居村庄”“惠州市文明村镇”“广东省卫生村”“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崇文重教 耕读传家”作为下源村数百年来传承的家风家训,世代激励着村民向上尚善,文明村风涌动,乡村发展“内核”坚实。
村“两委”认识到家风家训对于塑造良好家风、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村里特地打造了家风家教长廊和实践基地,介绍村庄概况、最美家庭、美丽庭院、活动剪影等内容,家风建设实践内容上墙,村民随时可感悟精神的力量、榜样的号召。
下源村还大力推广“种墨乡间”工程。村民严学松和严子友祖屋有着近百年历史,但因家人外出谋生,百年老屋闲置下来。听说村里开展“种墨乡间”工程,严学松和严子友主动提出拿出两栋祖屋,村里按照修旧如旧的要求,尽力保存老屋风貌。这1000平方米的老房子被修缮后变身“春山书院”,乡土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村民、学生在这里学国学、书法、民俗摄影,开展研学活动等。
好家风也“吹”进寻常百姓家。村民们在自己的庭院设计中纷纷融入家风家训元素——有的在庭院显眼位置设置一块刻有家风家训的石碑或木牌;有的庭院选择种植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如松树、竹子等。
美丽庭院+红色文化,三封烽火家书激励后人
下源村是有名的革命老区村。数百年来,下源村涌现出许多优秀人物,除了献祖居为归善县署的严奉公,在地方志上留下传记的还有被称为“严青天”的严毓元、修筑严公桥的严凝禧以及在近代革命浪潮中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严确廷等仁人志士。
为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下源村建设了下源村红色文化历史人物展示厅,成为惠城区首个村级史料馆。展示厅内,党史上墙、革命物件重现、红色革命人物故事汇集。
“儿在外搞革命,为全国人民谋解放、谋幸福。共产党不会辜负百姓、不会辜负人民……”在村史馆,三封家书摆放在入口显眼位置,这是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长津湖战役,最后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的烈士严良在部队寄回来的家书,字里行间尽是沉甸甸的家国情怀,激励着后代下源村人。
“在我们村,有一条街就有4户军人家庭。”下源村党总支书记严小军说道,在这些“光荣之家”,他们将爱党爱国爱军爱家乡元素融入庭院布置,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传承红色基因。今年,下源村发起了“美丽庭院+”行动,将美丽庭院创建与红色文化传承有机结合,让更多人走进村里了解这个东江畔乡村的红色故事。
下源村地处东江之滨,地势平坦,村内水系发达,“水、乡、田、园”相互环绕,还有风光秀美的临江绿道,具有浓厚的水墨田园气息。“党建红+生态绿”让乡村迎来新发展。下一步,下源村将结合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培育,开发“乡村度假+研学旅行+民宿体验”的美丽乡村休闲游,以农文旅融合推动乡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