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连樟村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以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连樟村的彩色番茄上市了,它香味浓、口感佳,酸甜可口,绿色天然,欢迎大家来采摘。”近日,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里的小番茄迎来了采摘季,村干部陆文泽在朋友圈里推广起这个村里的特色农产品。
连樟村地处英德市连江口镇东南部,曾因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被列为省定贫困村。而今,连樟村已成功转型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文旅融合的和美乡村,并在2023年11月被评为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之一。
近年来,连樟村不断强化村党组织建设,多措并举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走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以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子,持续点燃兴村富民“主引擎”。
干净整洁的乡间步道、各具特色的村舍、智能化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一幅幅鲜活的图景,呈现出乡村的勃勃生机。
党建引领凝聚合力 打造为民服务“主力军”
回想起昔日的连樟村,不少村民颇为感慨。
在清远、英德两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连樟村以强组织、强“头雁”和强队伍为抓手,全面加强党建工作,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连樟村党总支书记陆飞红介绍,连樟村在探索“党总支部+直属支部+核心支部”模式党建工作中,调整优化了村党组织设置,还建立“党支部提事、村民理事会议事、村民会议决事、村委会执事”民主决策机制,实施“三包三联”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针对村中发展的重大事项,连樟村建立“党群议事厅”,以“固定+流动”方式在田间地头、大榕树下组织党员群众共商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基础设施、人才引进等大事。同时,每年制定落实“十大民生实事”,累计完成了乡村振兴号客运班车、集中饮用水工程等30多件民生实事,建成连樟客厅、健康服务中心、连樟书屋等阵地,提供“四点半课堂”、老年乐膳馆、儿童乐园等暖心服务项目,大大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连樟村则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入户走访,开展订单式、组团式、上门式认领完成“微服务”,通过支委会或党员大会研究解决方案,形成干事创业任务清单和成果转化运用清单。
根竹坪村小组村民提出,农田的灌溉水渠有损坏,立即安排资金和人员进行维修,确保夏粮种植顺利开展;中心村部分游客车辆乱停放,组织党员、志愿者进行劝导……近两年,连樟村累计完成“微服务”126项,办理小微实事45件。
陆飞红说,连樟村还大力加强村“两委”干部的教育培养,择优储备后备干部,为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2021年,在连江口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推动下,佛山市禅城区紫南村与连樟村深化结对共建,在加强基层党建、培训镇村干部、联动发展产业、完善乡村治理等方面全面对接合作。紫南村出资为连樟村招聘2名党建专干和1名产业专干,培育村“两委”后备干部和乡村致富带头人。
返乡大学生、连樟村后备干部陆志鹏说:“在紫南村两个月的跟班学习期间,让我明白当好一名农村工作者需要下很多苦功。今后我会不断积累经验、总结经验,寻找更好的做事方式方法,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农村工作者。”
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立足资源优势引进乡村产业
每天早上8时30分,村民袁家活都会准时来到连樟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换好工衣走进草莓大棚里忙活。“还有一个多月才到草莓最佳的上市时间,现在要摘掉多余的藤蔓,避免草莓营养不足。”
袁家活原本在村里耕种一两亩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成后,她通过培训实现家门口就业。“过去靠天吃饭,如今做起了新型职业农民,每月有3000多元工资。”
连樟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负责人何为介绍,示范园采用立体栽培模式,通过智能化管理集约高效种植农作物新品种,年产优质草莓、西瓜、哈密瓜、水果黄瓜、樱桃番茄等果蔬30多万斤,年产值可达500万元,是连樟村重要的产业之一。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地处粤北山区的连樟村山多地少,耕地面积只有905亩,水田人均不足半亩,如何才能发展乡村产业?
陆飞红说,连樟村积极抢抓清远打造五大百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通过党建引领,唤醒“沉睡”的资源,探索“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以村果菜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载体,持续做大做优红茶、麻竹笋、丝苗米等特色产业,打造“连樟1号”自有品牌,并先后引进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麻竹笋加工厂、碧乡生态茶园等产业项目,今年村集体收入预计可达210万元。
麻竹笋是英德特产,每到6至10月的收获季节,连樟村家家户户都会上山砍笋。村民陆奕和不久前砍完最后一批笋,休息一段时间后又到竹山里修理竹根,确保明年麻竹笋能有好收成。“村附近就有麻竹笋的加工厂,不用担心麻竹笋卖不出去。”陆奕和通过财政贴息贷款承包了60亩竹林,年收入超过10万元,成为当地靠勤劳致富的产业能手。
连樟村充分发挥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作用,从紫南村引进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鳜鱼项目,建设4条工厂化养鱼生产线,每年为连樟村增加村集体收入80万元,并带动一批当地村民就业,成为懂技术、懂经营、懂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在养殖基地务工比外出打工好太多了。”下午3时,村民陆奕标来到鳜鱼基地喂食,他边撒鱼粮边说,“养殖鳜鱼是一个技术活,除了投喂以外,还要定时巡检供氧、水质净化等设施,观察鳜鱼生长情况。”随着鱼粮撒下,鱼儿们跃出水面抢食,长势喜人。
“项目建成后还专门去紫南村学习了两个多月的养殖技术,现在管理了两年多时间,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如果有机会我会考虑自己创业。”陆奕标说。
立足生态资源禀赋,连樟村大力创建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相得益彰的生态旅游体系,大力发展研学游、乡村游以及观光游,大力弘扬连樟村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及农耕文化,提升美丽村居的文化内涵,推动美丽乡村变成美丽经济。
陆飞红表示,下一步,连樟村将抢抓实施“百千万工程”机遇,以“三产带二产促一产”的模式,整合文化旅游、民宿、康养等产业各方资源力量,推动“党建+文旅”“文旅+农业”等业态快速发展,努力把连樟村打造成为产业发展的示范村。
软硬齐抓建设乡村 破旧村蝶变美丽宜居村
行走在连樟村中,可见白墙青瓦的楼房错落有致,黑色的柏油路勾勒相连,房前、屋后、道路两旁绿化繁茂,远处群山绵延,村前碧水环绕,村民生活悠闲自得,满是惬意。
图源:英德发布
为切实提升村容村貌与人居环境,连樟村转变发展观念,突破客观条件制约,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和村民主体作用,大力推动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村实现了无害化户厕全覆盖、垃圾清理保洁每日全覆盖,全面完成了“三清三拆三整治”,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完成美丽宜居村庄建设。
“从2017年的整洁村到现在的和美乡村,连樟村的村容村貌一步一步地提升。这些改变既有党员群众的努力,也有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陆飞红介绍,目前,连樟村下辖的17个自然村均建有生态污水处理设施,有效保护绿水资源;13个自然村已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实现“旧村”焕发“新颜”。
“现在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而且村民在卫生等方面的素质也慢慢提升了,我们生活在村里,感觉跟住在城里一个样。”陆秀媚在2018年回乡创业,经营土特产甜酒和茶叶,也会充当解说员角色,向游客介绍连樟村的“蝶变”历程。
她说,连樟村从破旧的村庄蝶变成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除了目之所及的村容村貌外,软硬件服务设施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近年来,村党总支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聚焦群众关注的交通、医疗、文化、环境等民生热点难点问题,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连樟村建成了全国首个5G村、广东省首个村级生态环境监测站和生态气象观测站;推动了健康服务中心落地运营,让群众看病更容易;实现了城乡公交村村通和校车服务全覆盖,群众出行更便捷。
“在村里生活很便利,村里小孩上课有了校车接送,村民去市区有了公交车。”在连樟村生活了30多年的袁家活切实感受到了变化。“以前有摩托车的人家屈指可数,现在不少村民都开上了小汽车,大家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升。”
连樟村还持续巩固“广东连樟林长绿美园”建设成效,创建了以连樟林长绿美园为中心、南粤古驿道为线,辐射绿美英德生态建设样板区的“示范点”,全力打造能够展示绿美英德生态建设成果的综合示范窗口,有效带动全市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互促共融。在示范点完成林分优化828亩、森林抚育4000亩、油茶种植1360亩,建成广东省小微湿地示范点1处。
在提升农村精神文明方面,连樟村建立善行义举榜、道德榜,常态化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书香家庭”“好邻居、好婆媳”评选和“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系列评选表彰活动,推动“美丽庭院”示范创建,让文明新风在家家户户蔚然成风。三年来,有2户家庭被评为清远市文明家庭,2人被评为英德市道德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