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示范带建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为更好地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广东省谋划、建设一批具有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在带动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探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示范试点建设
近年来,广东省广州、佛山、茂名、汕尾等市先后启动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乡村振兴示范带是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以改善环境为基础、以提升风貌为标志、以发展产业为核心、以特色文化为内涵、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在整合优势资源、发挥集聚效应、推动县域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引领带动作用,连线成片建设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的先行示范区。
乡村振兴示范带应该具备6大基本要素:
1.产业兴旺,示范带内镇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特色产业具备一定规模,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农带农作用强。
2.环境改善,完成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健全长效管护机制。
3.风貌提升,以提升农房风貌为主体,以“五美”专项行动为抓手,将美丽乡村与万里碧道、四好农村路、现代农业产业园等有效衔接,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提升乡村风貌。
4.乡风文明,制定并实施村规民约,倡导崇善向上、勤劳致富、邻里和谐、尊老爱幼、诚信友善等文明乡风,按需求建有综合性文体活动中心,农村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修复和利用。
5.设施完善,完成党群服务中心、集中供水、村内道路、公共照明、卫生服务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群众需求建有幼儿园、养老设施、防灾减灾、治安防护、旅游咨询等设施。
6.治理有效,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核心作用发挥明显,建立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镇村持续保持和谐稳定。
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示范带是统筹推进五大振兴的“示范片”“先行区”,对广东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乡村振兴迈进全国第一方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是实现广东省乡村振兴迈进全国第一方阵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广东省“三农”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系列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等“1+N”规划体系基本建立,“九大攻坚”行动梯次展开,驻镇帮镇扶村全面启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369亿元、增长9%,创34年来最高增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06元、增长10.7%,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2.46:1;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单产实现“三增”。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5.9%以上,标准化公厕7.1万余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基本实现“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47%,创建美丽宜居村12214个、特色精品村1316个,建成5条省际廊道、91条美丽乡村风貌带和60多条美丽乡村精品带,通过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深挖资源、集中发力,尽快补齐污水治理、农房风貌和乡村治理等短板,广东有基础、有条件实现乡村振兴迈进全国第一方阵。
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是引领带动乡村全域振兴的重要途径。
广东省乡村空间差异较大,68%的乡村分布在粤东西北地区,资源禀赋、发展条件和发展基础极不均衡,部分乡村产业基础尤其薄弱,人居环境整治短板较多,全省各地同步实现乡村振兴难度很大。优先选择区位优势明显、人口聚集度高、产业发展好地区“连线成片、整合资源、聚焦发力”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有利于集聚资源优势形成规模效应;有利于集中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投入;有利于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广东乡村迈向共同富裕。例如佛山“百里芳华”示范带涉及5区21个镇(街)116个村居,覆盖佛山市约25%的乡村地区,有力实现了乡村产业大发展、乡村面貌大变样和乡村治理大提升;茂名“精彩100”承载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带动引领茂名全市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通过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整合优势资源发挥集聚规模效应,促进了高州市和茂南区示范带沿线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
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抓手。
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当前发展乡村产业的重要任务。跨县联镇串村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有利于有效整合沿线资源,推进县域、镇域、乡村产业形成规模集聚效应,促进县镇村联动发展,实现基地在农村、加工在乡镇、收益在村集体和农民;有利于加快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乡村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实现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域,把就业机会和产业链增值收益留给农民,最大限度惠及农业农村发展;有利于推动城乡人口、资源、产业等要素双向流动,引导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有利于引导城市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下乡,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人口城镇化,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减少“农业的内卷化”,实现城乡融合、共同富裕。
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是打造广东乡村振兴标志性品牌的重要路径。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亟需创建具有广东特色的乡村振兴品牌和模式,探索符合广东实际的乡村振兴道路。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可以突出各地自然地理、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特征,打造珠三角都市农业、粤北山居、沙田水乡、瓜果田园、滨海渔韵等不同地域特色的广东样本、经典IP、岭南风格,创建广东品牌,推动广东省乡村振兴迈入新阶段。例如汕尾陆丰市提出滨海走廊、龙潭湖谷、山水画廊、谷乡慢城、浪漫荷香、薪火蓝湾6大特色主题带,形成了汕尾乡村振兴的特色品牌。
陆丰乡村振兴滨海走廊示范带上的浅澳村。
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效果初现
目前,汕尾市乡村振兴示范带覆盖面积最广,成效最明显,广州“花漾年华”“生态设计”、佛山“百里芳华”、茂名“精彩100里”主题特色鲜明,其共同特点是围绕区位优势明显、人口聚集度高、产业发展好的区域建设,主要有以下特点和成效。
围绕城乡结合部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推动城乡人口、资源、产业等相互流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广州在城乡结合部建设从化“西河花卉”乡村振兴示范带,惠州在惠城区建设“七仙汝城”乡村振兴示范带,清远在清新区建设“温泉特色、康养小镇”乡村振兴示范带,茂名“精彩100里”以主城区为起点,依托小东江向上下游城乡延伸,串联茂南区、高州市5个街道9个乡镇形成东线、西线与南线3大示范带,佛山“百里芳华”以5区联动、城乡融合为机制,串联起沿线沿岸14个镇街,跨区串镇联村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总里程超过100公里。各地通过围绕城乡结合部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率先改善人居环境,发展都市农业、乡村民宿、健康养生等农文旅乡村旅游产业,连线成片打造1小时都市生态宜居生活圈,引导城乡人口、资源、产业等相互流动,辐射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围绕圩镇和中心村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推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促进镇村同建同治同美。
全省各地以中心村为节点、以圩镇为枢纽,串点成线、连线成片、集片成带,建设镇村同建同治同美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广州在63个主要涉农镇街规划建设一批新乡村示范带,覆盖400个行政村、30万农户,其中增城“仙榄沙龙”、从化“生态设计”等10条新乡村示范带已形成“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美丽、带上集成”的格局;汕尾将乡村振兴示范带穿过全部圩镇,覆盖全市50%以上行政村(社区),形成“镇镇有带、带带相连、串带成环”的格局,推动美丽乡村从“盆景”变“风景”,实现美丽乡村从“一处美”到“全域美”;清远按照“一年见成效、两年大变样、三年展新貌”的总体目标,计划用2-3年时间打造24条镇村同建同治同美的乡村振兴示范带,聚力打造多元组合、产业共融、业态相生的乡村产业新模式和新业态,以“带”的振兴推动全域乡村振兴;韶关、云浮以美丽圩镇建设为契机,围绕圩镇和中心村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促进了镇村同建同治同美。
围绕乡村产业基础好的区域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推动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促进乡村产业做大做强。
各地围绕乡村特色产业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促进美丽乡村与乡村产业、乡村旅游等融合发展,单纯的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拓展,延长产业链,推动乡村产业做大做强。茂名高州市紧紧围绕根子镇、分界镇国家大唐荔乡田园综合体、茂名荔枝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茂名国家农业科技园等5个国家级、省级产业振兴项目建设“古色荔乡”乡村振兴示范带,目前节假日日均接待游客超过3万人;信宜市紧紧围绕钱排镇三华李产业,建设“双合文旅”乡村振兴示范带。佛山依托各镇主题特色,打造里水“梦里水乡”风情游示范片、陈村“花卉小镇”示范片、丹灶“有为水道”示范片等13个美丽乡村示范片。清远英德市围绕红茶产业建设“龙腾峰林”乡村振兴示范带,打造采茶体验、茶艺培训、休闲度假等全产业链服务。广州花都“花漾年华”新乡村示范带汇聚高科技农业产业、花木特色农业休闲产业、盆景全链产业等三大产业集群,形成“一带三区18节点”的空间布局。
围绕旅游资源好的区域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促进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
佛山“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三水段以西江为纽带,串联沿线昆都山森林公园、三江花海、七彩花田、创意良仓、粮食博物馆等特色资源与节点,打造“西江十里画廊”连片区;禅城区以南庄镇紫南村积极创建4A级旅游景区村庄,建成“洛神云筑”“理想村”“西江院子”等一大批精品民宿,开通东平河夜游线路。惠州博罗县围绕罗浮山五星级旅游区建设“七星耀罗浮”乡村振兴示范带,肇庆封开县围绕粤桂边界建设“贺江碧道”乡村振兴示范带,韶关仁化县围绕丹霞山五星级旅游区建设“丹霞彩虹”乡村振兴示范带,南雄市围绕珠玑古巷、梅关古驿道、红色资源建设“古驿珠玑梅关”乡村振兴示范带,辐射带动周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促进乡村民宿、农家乐发展,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汕尾聚焦“红色基因、绿色生态、蓝色海岸”三色资源,在全市分区打造北部绿色山区带、中部平原精品农业带、南部滨海蓝色带,其中汕尾陆丰市依托海岸旅游资源,沿滨海公路建设“滨海走廊”乡村振兴示范带,串联黄金海岸、红色文旅、乡村休闲、智慧农业等特色资源,促进乡村一二三产发展。
围绕五大振兴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推动五大振兴形成集聚效应,辐射带动区域率先实现振兴。
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集中人地钱等资源集中建设,形成集聚规模效应,辐射带动区域率先实现乡村振兴。广州创新开展以新乡村示范带建设为抓手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努力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以新乡村示范带为平台,同步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和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融合”的新乡村。佛山“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不仅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产业发展,同步推进基层党建、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三水区“办事有清单、干事有底气”重要事权清单管理制度入选全国第二批34个乡村治理典型案例,九江镇创新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礼治、智治”五治融合社会治理体系。汕尾聚焦美丽乡村、美丽产业、美丽农居、美丽通道、美丽田园、美丽动力、美丽民生、美丽党建“八个美丽”标准,将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成为乡村产业高质高效带、乡村宜居宜业带、农民富裕富足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