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茂名高州:超八成稻谷归仓,冬种面积达七成

  11月,正值高州秋收冬种的关键期。连日来,高州加速推进秋收进度,全力抓好冬种生产,在做好农村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确保农业生产有序开展。截至11月14日,秋收粮食约36.8万亩,超过八成的稻谷归仓;冬种计划作物面积29.5万亩,已种20.7万亩,占计划70%。

高州晚造水稻成熟,“丰”景正好(图源:高州市融媒体中心)

  收割机大显身手,晚造水稻应收尽收

  高州是有名的“粤西粮仓”,《2022广东统计年鉴》显示,高州粮食总产量在全省县域排第二,位居茂名市第一。

  秋风送爽,黄金稻香。在宝光街道八角山村的一片丝苗米基地里,一台台收割机正紧张作业。基地负责人广东荔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技术顾问程祖森介绍,机手收割采取闭环式管理。“全部是公司员工,每天持24小时核酸绿码和粤商通的通行证,做到收割和疫情防控两不误。”他表示这片基地面积1200亩,计划在十天内全部完成收割。

  成熟一片,收割一片。为了把疫情对秋收的影响降到最低,确保晚造粮食应收尽收,高州加强全面协调管控,就地解决农资运输、农机作业等问题,全力保障农民正常下田。同时鼓励当地的合作社、农业公司“挑大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的情况下,帮助更多农户推进水稻机收,提供稻谷烘干服务。

水稻收割机正进行作业

  “除了收割自己的田块,我们还帮助农户收割,由各村村干部带领,不用农户参与,直接把收割好的稻谷运到指定的地点。”程祖森说。位于石鼓镇的高州市庆宗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主动扛起了附近几个村的秋收重担,以低于市场价30%的价格提供烘干、打包、收购一条龙服务,免除农户居家期间的秋收烦恼。

  目前,高州水稻实现95%以上机械收获。 

  收购点正常运转,北运菜稳定供应

  高州不仅是产粮大县,也是广东最大的北运菜生产基地。由于地处热带和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高州非常适宜越冬蔬菜种植。目前全市北运菜面积超20万亩,每年约10-11月开始上市,一直持续到次年3月。

  秋粮尽归仓,蔬菜北运忙。每年秋收时,金灿灿的稻田和绿油油的菜园相得益彰,高州大地“丰”景如画。

  据了解,前段时间因为疫情封控的时候,高州境内的蔬菜收购点依然在正常运转,“菜篮子”供应稳定。“通过粤商通申请通行证即可完成采购运输。”高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梁子胜说。

辣椒成熟上市

  谢鸡镇政府综治办主任吕玄表示,村民可以凭借通行证把四季豆、凉瓜等蔬菜拉到就近的收购点,收购点的工作人员每日都要做核酸检测,来往的货运司机和村民都要做好记录,保证疫情防控和蔬菜购销“两不误”。目前,全镇每日共计收购蔬菜超15万斤。

  镇江镇山口村的黄敦旭建有1200亩的蔬菜种植基地,近日已相继成熟。他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受疫情影响,每天稳定出货3000-4000斤,近日情况好转,每日可出货2万多斤,其中苦瓜主要销往两广地区,辣椒以江西、湖南市场为主。

  一年三造促增收,冬种粮食面积增加

  翻犁、起垄、下种……刚刚结束晚稻收割,勤劳的农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备耕工作。近年来,高州采取“农业经营主体+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模式,租赁冬季闲田或流转土地,实行“稻稻菜”“稻稻薯”模式轮作,即一年种植两造水稻后,再种植冬种作物,提高土地收益。

  泗水镇是高州最早种植北运菜的乡镇之一,至今已发展为茂名市北运菜生产第一镇。每年10月初,两造稻谷上田之后,青瓜苗或秋豆(四季豆)苗当天种到田里去;11月下旬,青瓜或秋豆还未收获完毕,春豆(四季豆)的豆种又播到地里去了,等青瓜或秋豆收获完毕,春豆的豆苗已经有一尺多高了。

  “年年如此,我们的农田一年到头不得闲。”泗水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副主任黄土信说。不过蔬菜投入成本较高,管理比较复杂,近几年,不少村民开始轮作番薯。

  在泗水镇堂华村,一个月前种下的番薯长势喜人,绿意盎然。村委会副主任林建告诉记者,这批番薯明年3月即成熟上市,采收后就能种来年第一造水稻了。目前全村冬种番薯面积150-160亩。

泗水镇堂华村在1个月前种下的番薯,长势喜人

  据悉,今年,高州在确保冬种蔬菜面积的基础上,结合撂荒地整治,将冬种粮食面积同比增加5%以上,即5.2万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