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手机端
手机端二维码
| 微信
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要闻动态 > 农事头条

农业部科技下乡 直接受益农民超过80万

时间:2006-01-17 00:00 来源:
【字体: 分享到:
  1月13—14日,农业部在四川省仪陇县、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贵州省遵义县和山东省沂南县四个革命老区设立主场地,全国其他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主管部门在当地革命老区或贫困县设立分场地,部省同时联动举行了大型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参加此次大型集中农业科技下乡活动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达3万多人,直接受益农民超过80万人,这是近年来规模最大、针对性和时效性强、影响面和辐射面广的一次全国性农业科技下乡活动。   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告诉记者,深入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效形式,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这次科技下乡活动紧密围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按照“把工作落到实处,让农民得到实惠”的总体要求,在组织形式上本着“实际、实用、实效”和“不扰民,办实事”原则,不举办大型仪式;在活动内容上根据农民需求,由部和各省组织若干个科技服务小分队直接进村入户,既关注农民的生产需要,又关注农民的生活改善,做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这次活动也是新时期农业部门推进农业科技常下乡、下长乡的又一次有益尝试。   据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张凤桐介绍,在此次农业科技下乡活动中,农业部组织有关单位共向四川省仪陇县、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贵州省遵义县和山东省沂南县四个革命老区赠送了价值600多万元的沼气灶具、太阳灶、DVD播放机、电视机、摩托车、沼气服务车、种兔、果树苗、农业科技图书、农民日报等;并针对四个革命老区的特点,专门组织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水稻、畜牧、水产、果树、蔬菜、农机、沼气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了27个技术小分队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同时,根据当地实际需要,紧密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线,对当地农村干部、技术人员进行了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还组织了关爱农村妇女儿童小分队,深入到山东省沂南县革命老区,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帮助当地农村妇女儿童解决实际困难。各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也通过政策宣传、技术指导和咨询、举行了专题讲座、技术培训和关爱妇女儿童等一系列活动。此次科技下乡活动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了党的政策温暖,营造了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良好氛围。   据了解,农业部一直十分重视科技下乡,将科技下乡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想方设法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自1999年起,农业部每年确定一个科技下乡的主题,动员有关科研、教学、推广单位共同参与,采取部省联动、主会场与分会场互动的方式,为农民提供形式多样的技术服务,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   为推动农业科技“常下乡”向“下长乡”转变,探索建立科技下乡的长效机制,2005年,农业部在全国100个县、10万个农户实施了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推介发布了50个主导品种和20项主推技术,组织了15万名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累计发放资料超过2000万份,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3000多期,培训技术指导员和农民超过1500万人次,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科技示范户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0%以上,示范户水稻、小麦、玉米、大都单产比上年平均水平提高10%以上,亩均节本20~30元。   同时,农业部近年来一直将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建设和农民科技书屋列为给农民办的实事。生态家园以农户为基本单元,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沼气池建设与改圈、改厕、改厨相结合,将沼气开发利用与种养业相结合,建设“四位一体”、“猪沼果”等生态家园模式,并十分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将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与农民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既立足于解决当前农民生活燃料问题,又着眼考虑农民长远生计问题,通过沼气池这一物化的载体,从建到用,向农民推广一整套生态种植、养殖等适用技术,形成农户基本生产和生活单元内部的良性循环。农民科技书屋是农业部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科技需求,探索建立科技下乡和农民培训有效机制的重要举措。自2003年以来,已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建设了近2000个农民科技书屋,常年开展科技培训,引导农民学习科技文化知识,解决了农民买不起书、买不到书和缺乏学习场所等困难,真正做到了科技文化知识、农村政策法规和农业市场信息常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