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投入200亿元着手构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自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以来,试点市县的农民减轻了医药费用负担,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新华社发
为改善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中国准备投入200亿元,用5年的时间,建设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还和以前的‘赤脚医生’一样吗?”听说政府要在村里建卫生室,北京郊区的农民王海福对卫生室将来的医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赤脚医生”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对中国农村卫生工作者的统称。那时候由于这些卫生工作者其实也是农民身份,在不看病的时候还得下地干农活,因此得了这个称呼。
村干部告诉王海福,卫生室的设备全是新的,医生是经过学习考核取得资格证后才能上岗的。“基本上一般的常见小毛病都能看了。”
感冒吃药,输液、打针,外伤包扎等,以及公共场所消毒处理,这是中国卫生行政部门对村卫生室的基本要求。
村卫生室建成后,王海福只要每年交10元人民币,全年看病除了买药就可以不用再花钱了。而且药钱可以按农村医疗保险规定的比例报销。
“以后我就不用像以前一样打个针也得跑到十几公里以外的医院了。”王海福高兴地说。
目前,中国的农村地区都在建设基层的卫生服务体系,这套服务体系基本由“村卫生室--乡(镇)卫生站-县医院”或“乡(镇)卫生站--县医院”构成,经济发达的地区多采用前者。乡(镇)卫生站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等服务,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乡(镇)卫生院要改进服务模式,深入农村社区、家庭、学校,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一般不得向医院模式发展。村卫生室承担卫生行政部门赋予的预防保健任务,提供常见伤、病的初级诊治。村卫生室看不了的病,可以去乡(镇)卫生站,乡(镇)卫生站看不了的病,去县医院。
卫生部农村卫生管理司副司长聂春雷透露,卫生部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编制了“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发展规划”,拟由中央和地方共同筹资,利用5年的时间,完成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这大概需要投入人民币200亿元左右。
聂春雷介绍,到2010年,在中国农村要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主要包括建立基本设施齐全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农村卫生服务队伍,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这套体系建成后,中国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将有所改善。
中国卫生部透露,目前的重点是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卫生部农卫司编制了2005-2007三年规划,提出对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城市卫生对口支援农村卫生,以及“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等具体的方案。这些方案有的已经开始落实。
根据中国卫生部的意见,各地政府可以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自行规划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
宁夏回族自治区针对村卫生室建设专门出台了一项政策,提出了村卫生室建设目标,争取用3-5年的时间,完成全区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任务,一个行政村原则上设立一所卫生室,配备一名村医,主要从事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治、妇幼保健、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及农村传染病疫情报告等工作。鼓励乡镇卫生院领办、乡村联办、社会力量承办、有执业资格的个人举办村卫生室。村卫生室应设在村民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使乡村医生达到中专以上学历或水平,其中60%具有助理执业医师资格,基本做到小病不出村。
陕西省卫生厅厅长李鸿光日前在全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会议上透露,陕西省今年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总投资2亿多元,主要解决农村卫生机构服务条件差、基本设备短缺陈旧、医务人员奇缺及农民支付能力有限、看不起病等问题。
浙江省政府提出大力实施“农民健康工程”,争取到2007年,建立健全以县为主,县、乡、村分级负责的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体制。
其实中国农村曾经有过普及的卫生服务体系,1949年至1965年,中国就初步形成了以村卫生室为主的农村初级保健网,而在村卫生所上一级的公社(后改为乡)医院兼有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初级卫生保健技术指导及乡村卫生行政管理的功能。
1965年,在“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下,中国农村短期速成培训了一大批“赤脚医生”,向农民提供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到1978年,中国有“赤脚医生”近478万人,卫生员166万多人,农村人口中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得到很大改善。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杨团介绍,这种卫生服务体系是社区出面组织农户形成的一种农村合作医疗模式,通过村委会规划、融资、安排村赤脚医生直接向农民提供卫生服务,农民不用出钱。
但是,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冲击了村级卫生组织,由于村集体财物都分给了农民,村委会不再负责农村卫生所的规划和融资,农村的卫生所大多撤消,或者被私人承包,绝大部分村卫生室变成了乡村医生的私人诊所,致使合作医疗覆盖面大幅下降,到1986年坚持合作医疗的行政村下降到5%左右,跌入农村合作医疗的最低谷,至此农民基本上没有医疗保障。中国的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解体。
在这种情况下,城乡卫生资源的配置差距逐渐扩大。农村医疗卫生投入不足、效率低下、保障缺乏导致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就越来越突出。
据卫生部的数据,农村占总人口70%,仅占不到20%的卫生资源。在农村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投入只有6.59%,社会投入3.26%,而农民个人直接支付费用上升到了90.15%。
聂春雷坦言,这10年中央政府对乡镇卫生站建设的投入实际上只有11个亿。目前,全国有5万多所乡卫生站。大约有15%基本上是停业状态的,有一部分在勉强经营,有一部分已经转制为私营,只有不到10%经营状况比较好。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解体,导致农村卫生环境的下降,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地方性疾病在一些地方又重新抬头,患病人数达6000多万人,其中绝大部分在农村。
1994年中国开始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合作医疗的主要原理和保险一样,是通过群体合作降低个人患病的经济风险。但这种新型合作医疗遇到很多困难,没能解决农民基本医疗保健问题。
目前中国政府对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其实就是对以往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重建,当然医疗卫生设备以及卫生工作者的服务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
杨团认为,农村卫生的目标是基本卫生服务,基本卫生服务需要建立以社区为主体的服务系统。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以提供初级卫生保健为主要内容,符合这一目标,这与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的农民卫生健康保健需要是相适应的。
卫生部农村卫生管理司副司长张朝阳认为,加大对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符合中国的国情。为此,卫生部农村卫生管理司还编制了《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大纲》,培训内容有:感染与免疫,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临床特征、诊断依据、治疗原则,传染病预防措施,医疗废物的处理等涉及公共卫生的知识。张朝阳表示,到2010年,中国大多数乡村医生要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
然而,对于中国卫生部门投资200亿元人民币重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也有专家表示了担心。
北京大学王红漫博士曾在中国的中部和东部地区对乡(镇)卫生站做过调查,乡镇卫生院处于村级诊所和县医院之间,在技术上它不如县医院,而在服务的灵活度以及成本方面又比不上村诊所,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中部调查的15个卫生站只有5家收入大于支出、10家亏损。在东部调查的18家卫生站全部亏损。“这揭示出一个问题:乡镇卫生站的亏损更重要的是制度性和管理思路而不在于经济是否发达。” 王红漫说。因此王红漫认为,就目前中国的情况而言,投入巨额资金重建已经解体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显得有些不现实,毕竟现在已经不是集体时代。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孙炳耀也认为,目前中国农民看病难最主要的不是没有地方看病,而是看不起病。“多年来中国医疗服务体制改革的最核心特征便是几乎所有的医疗服务提供者都从原来几乎完全依赖政府财政拨款的公立机构,转型为以服务换取收入的组织,即使是公共卫生机构(例如防疫站)也不例外。重建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能否真的让老百姓看得起病还很难说。”
孙炳耀介绍,医疗支出已经成为中国农村居民一项沉重的经济负担。中国社科院调查显示,农民医疗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8.5%,大病户家庭则占30%左右。药品销售收入是农村医疗单位的主要收入来源。村级诊所药费收入占其总收入的70%以上,乡镇卫生院60%的收入来自药品销售。药品加价可以达到购入价格的40%到80%。而且农村中在较大范围内存在药品质次价高的问题。加强农村药品监管,平抑农村药价,是当前农村卫生工作中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孙炳耀认为,中国目前最迫切的应该是建立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发展农村医疗保险事业。同时鼓励农村私人医疗机构的发展,通过竞争降低服务价格。确保贫困群众看得起病,做到大病享受社会统筹,小病就近及时治疗。
面对即将落成的村卫生室,王海福却并没有和专家一样想那么多,在他看来,看病贵已经成了事实,如果看病方便了,对他来说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估计,中国农村人口中40%到60%,也就是12.3亿总人口中的三分之一,看不起病或因病致贫。在一些贫困地区,尤其是西部,60%到80%的患病农民死在家中。
造成农民看病难的原因之一是他们的收入与医疗费用不成比例。在2003年,朱副部长说,中国农民的年人均收入为2622元,而平均一次住院要花去2236元,几乎相当于他们全年的收入。
我国1.63亿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
新华网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杜宇、张晓松)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自2003年下半年开展以来,已在全国21%的县(市、区)顺利推进,有1.63亿农民参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在咋样了?
几乎所有人都承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政府为广大农民办的一件大事、好事,但一些地方在操作这一政策过程中,却遇到了不少新矛盾、新问题,由于没有相关政策的支撑和支持,导致一些地方把这件大事、好事办成了一件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