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跨区作业来临 今年跨区机收效益不乐观
时间:2007-05-14 00:00
来源:人民日报
【字体:
大
中
小】
分享到:
“三夏”跨区作业即将大规模展开,农机手们很关心,今年的跨区机收效益会怎样。
成本压力过大——跨区作业预期不利
近年来,加油贵、加油难一直困扰着“三夏”跨区作业。2006年“三夏”开始前,柴油市场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37%。“三夏”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农用柴油供应紧张等情况。
柴油涨价直接增加跨区作业成本。农用柴油一般占跨区作业全部成本的40%左右。针对农用柴油涨价,国家以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的形式发放补贴,但对机手成本压力的缓解程度比较有限。
据江苏省农机局副局长王勇介绍,现在综合直补按照田亩数由全体农民享受,而燃油成本的上升主要由机手承担。他理解政策的出发点是通过机收价格的上涨来对冲油价上涨,但去年柴油价格的涨幅远远超过机收作业价格的上涨。2006年河南滑县小麦机收价格平均每亩35元,较2005年涨幅约17%;而当地的柴油价格同期涨幅高达33%。
近年来,油价上涨还带动了其他成本的上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瞳里镇农机站站长朱庆来告诉记者,跨区机收结束后,他们通常雇汽车把农机拉回家乡,从河南周口到山东济宁的汽车运费成本上涨超过50%。其他成本诸如机手帮手雇佣费、修理费、配件费等上升也给机手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副司长刘恒新介绍,成本压力将直接影响到今年机手参与跨区作业的积极性,这将对粮食抢收带来不利影响。
机手竞相压价——跨区作业进入买方市场
近两年受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影响,联合收割机拥有量大幅增加,机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手的积极性。
刘恒新介绍说,去年“三夏”期间全国共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38万台,比上年增加3万台,农机作业市场的供求关系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总体趋于平衡。为此,去年7月,农业部发出小麦联合收割机已趋于饱和的预警信息,并决定2007年中央资金不再对小麦联合收割机进行购置补贴,引导市场合理发展。
农机数量的增加加剧了机收市场的竞争,过于频繁的转战又增加了机手成本。据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的调查,一些地方去年麦收期间联合收割机平均作业面积由2005年的600亩降低为500亩,作业时间普遍降低到10—15天,作业收益降低到1万元左右。
局部地区信息不畅也给机手收益带来不利影响。由于信息不畅,不少机手盲目外出作业,导致机具“扎堆”现象严重,结果竞相压价,造成收益直接下降。
多项服务并举——各方全力以赴保障机手利益
今年的油价下调未涉及柴油,目前柴油价格仍在高位运行。受燃油价格提高和机收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今年农机跨区作业效益不容乐观。
针对农用柴油油价高、供应紧的情况,去年河南省“三夏”期间对机手加油给予0.1元/公升的优惠,浙江、江苏、内蒙古农机部门与石油石化部门合作,免费向参加跨区作业的机手发放“农业机械作业用油优先加油卡”。江苏省农机局目前正准备向省政府上报改进燃油补贴的试点报告,建议对燃油补贴采取 “定额直补差价购油”的方式,争取把优先加油卡变成优惠加油卡。
为向农机手提供准确畅通的信息服务,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和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再度合作,为参加跨区作业的农民免费提供短信息服务。
石油石化部门也行动起来,确保“三夏”期间的供油。中石油从2006年11月开始,通过加快生产、涨库加大储备等调控措施,进行淡储旺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