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发布《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
日前,农业部发布了《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作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姊妹篇,该《规划》旨在引导特色农产品向最适宜区集中,促进农业区域专业分工,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
据了解,我国农业开发利用的栽培植物、畜禽、鱼类、食用菌、昆虫等已达到1万多种。近年来,各地立足地区资源比较优势,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特色农产品总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但是,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仍面临着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等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农产品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按照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农业部历时两年,经过多次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多方面、多形式征求各有关部门的意见,并多次请专家咨询论证,编制完成了《规划》。
《规划》提出,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发展“一村一品”为抓手,采取政府扶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深度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潜力,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和专业村、专业乡镇,打造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链,逐步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格局,拓展国内外市场,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产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产业基础。
《规划》坚持资源依托、市场导向、产业开发、适度规模、科技支撑、环境友好的原则,按照品质特色、开发价值、市场前景的标准,确定了特色蔬菜、特色果品、特色粮油、特色饮料、特色花卉、特色纤维、中药材、特色草食牲畜、特色猪禽、特色水珍等10类114种特色农产品;按照生产条件、产业基础、区域分工的标准,确定了特色品种的优势产区,共涉及2100多个县级行政单元,其中西部占44%,中部占30%,东部占26%。
从加强特色农产品发展的关键薄弱环节入手,《规划》确定了五大重点领域。一是建立特色农产品品种资源库,加大野生资源的驯化和品种创新,优先建设特色农产品种苗繁育基地,保障区域特色农产品的优质种苗供给。二是加快制定和完善10类特色农产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建设和完善特色农产品质量监控和认证体系,选建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示范区。三是加强特色农产品生产、储藏技术研发,着力解决关键技术,建立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技术体系。四是稳步发展特色农产品传统加工,突出加工产品的独特品质和风味,拓展精深加工,最大限度挖掘特色农产品的增值潜力。五是建立特色农产品营销网络和信息平台。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特色农产品区域化布局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府、企业、农民等方方面面,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措施,稳步推进。今后,农业部将依据《规划》,进一步强化宏观引导,完善相关政策,创新发展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推进产业化经营,致力培育名牌,实施原产地保护,巩固资源基础。同时,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在《规划》实施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扎扎实实地把这项关乎全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好事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