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学家正全力培育“绿色超级稻” 15年分3阶段实现
水稻生产“基本不打农药、大量少施化肥、节水耐旱”,我国科学家正在全力培育绿色超级稻。
中科院院士张启发教授日前在武汉的一次学术报告会上透露,我国多个研究单位正在联手以品种资源研究,基因组研究和分子育种技术等途径培育“绿色水稻”,预计经过1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达到“绿色水稻”的技术经济指标。
在过去半个世纪里,我国水稻育种实现了两次重要突破:第一次是上世纪60年代矮化育种的成功,把水稻产量提高了20%~30%;第二次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水稻产量在矮秆良种的基础上又增长20%左右。
张启发院士指出,要保证农业和环境可持续地和谐发展,我国水稻品种改良的目标除高产、优质外,还必须要克服一些缺陷。为此,我国科学家提出了培育“绿色水稻”的战略构想:在不断提高产量、改良品质的基础上,实现基本不打农药,大量少施化肥,节水抗旱。
张启发介绍,这一战略可分三个阶段来实现。第一阶段目标:基本不打农药。今后5年内,我国抗病虫水稻品种的推广会有大的进展;第二阶段目标:大量少施化肥。
目前我国在营养高效基因的研究方面有了较好的基础,可望在8至10年内培育出氮磷高效的新品种;第三阶段目标:抗旱节水。通过转基因技术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可望在10年内培育出抗旱性明显增强的水稻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