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简体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手机端
手机端二维码
| 微信
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要闻动态 > 农事头条

广式腊味退出江湖? 5大品牌:执行新标准没问题

时间:2005-08-30 00:00 来源:
字体 分享到:

  国家《腌腊肉制品卫生标准》将于10月1日起正式执行,原来的《广式腊肉卫生标准》将废止,新旧标准的差异引起了业内的普遍关注。一时间“广式腊味将退出江湖”、“启用新标后全部不合格”等传言甚嚣尘上,许多市民开始担心今后是否还能吃上传统广式腊味。

  昨日(29日),在广州食品集团举办的大型腊味订货会上,其旗下五大腊味品牌(皇上皇、沧洲、八百载、金麒麟、香肠先生)悉数到场并一致承诺:无论是在技术设备还是工艺水平上,以五大品牌为首的广式腊味都有能力执行新标准!同时,五大品牌厂家也向国家卫生部制标部门建议取消酸价指标。目前,卫生部正委托中国肉类协会就腌腊制品的卫生指标问题广泛征求意见。

  投入巨资改造设备

  皇上皇被业内公认为广式腊味的龙头老大,皇上皇肉食制品厂厂长陈斌昨日介绍:皇上皇腊味的企业标准在某些指标上严于国家标准,这次新增的过氧化值指标,在执行旧标准时就已是皇上皇的自检指标。“这次新标准公布后,我们马上送检产品。经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检测,过氧化值、各金属含量及其他各项指标全部符合新颁标准要求。”

  沧洲腊味厂游锡元总经理也表示,之前就听说要启用新标准,所以年初就投入200多万元,改造生产设备及工艺流程,并增添检测仪器和检验人员,以现有的技术能力和设备,目前的产品已达到新标准要求。

  建议取消酸价指标

  新旧标准相比,保留了酸价和亚硝酸盐两项指标,增加了过氧化值(≤0.5g/100g脂肪)和4项重金属含量指标。同时,删除了水分和食盐两项指标(见附表)。

  对此,广州市食品集团董事长谢榕三表示:新增的过氧化值和4项重金属含量指标,对腊味企业有很好的指导和保证作用;以五大品牌为代表的广式腊味完全有能力而且大多数已经达到了新国标。但新标准中也有值得商榷之处,最关键就是酸价指标该不该设立的问题。

  据了解,新标准的酸价指标继续维持旧标准的4mg/g,昨日订货会上的腊制品全部都能达到这个指标。但各腊味生产企业纷纷指出,他们在执行旧标准的20年酸价指标的高低不能全面反映腌腊制品的卫生质量。生产实践和多次实验证明腊制品的酸价即使超标到8mg/g,也未发现产品变质,其感官指标、风味口感亦无异常。

  链接:广式腊味频出新味

  在昨日的订货会上笔者发现,广式腊味新口味、新包装层出不穷,广式烧腊让市民有了更多选择。

  据介绍,皇上皇在传统广式腊肠的基础上,研制出鲍鱼腊肠、玉米肠、鲜鸭润等多个新品种。

  西式风味的香肠先生今年推出蔬菜香肠类、熟鱼类、肉制类、菜肴类、腊制鱼类、禽肉类等六大系列51个新产品。

  百年老字号沧洲则推出了沧洲生晒肠王、精选冰腊肉等新品种;金麒麟则根据消费者意见对90%的产品包装进行了改进,使产品以崭新的面孔出现在消费者面前。

  穗暂未发现“金黄粉烧腊”烧腊颜色异常鲜艳须警惕

  省质监局近日发现有不法分子在烧腊制品中添加工业染料金黄粉以改善产品外观色泽,笔者昨日从广州质监局了解到,目前广州芳村、荔湾、白云、天河四个区暂未发现这种烧腊制品。有关专家表示,“金黄粉”加工过的烧腊颜色鲜艳,消费者要避免购买。

  “目前主要是中山、珠海发现掺有金黄粉的烧腊制品”,广州市质监局稽查处处长许嘉迅表示,该局上周组织专家对广州市烧腊制品初步检查,“目前芳村、荔湾、白云、天河四个区暂时没有发现这种情况,其他区的检查结果这两天内也将出来,到时将公布。”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系博士崔春告诉记者,国家规定不允许在烧腊中添加任何人工色素,“金黄粉”一直是用于工业的色素,所以在烧腊中使用肯定是违法的。

  据悉,“金黄粉”又叫2号红,化学名称为磺酸苯基-7偶氮萘酚,主要作为皮革、化工等工业用品染色剂,具有很强的致癌性,对人体危害相当大。

  附表:腊肉、灌肠制品新旧国家卫生标准之理化指标对比

项目

指标
新标准 旧标准 新标准 旧标准
过氧化值(以脂肪计)(KOH)/(g/100g) ≤0.5  
酸价(KOH)/(mg/g) 酸价 ≤4.0 ≤4.0
铅(Pb)/(mg/Kg) ≤0.2  
无机砷/(mg/Kg) ≤0.05  
镉(Cd)/(mg/Kg) ≤0.1  
总汞(以Hg计)/(mg/kg) ≤0.05  
亚硝酸盐残留量 亚硝酸盐(以mg/kg计) ≤30 ≤20
水分(%)   ≤25
食盐(%,以NaCl计)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