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简体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手机端
手机端二维码
| 微信
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要闻动态 > 农事头条

小麦期货近期走势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08-07-04 00:00 来源:北京中期
字体 分享到:
  目前,我国小麦丰收,价格呈现高开高走的走势。我国期货市场受到的提振也非常明显,强麦反弹格局。我们有必要对近期小麦市场的主导因素进行一番梳理。   一、我国冬小麦收获已经基本结束,丰产在即。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夏粮丰收已成定局,有望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连续第五年增产——这意味着今年夏粮总产将实现超过去年2306.8 亿斤的好收成。截至6 月23 日,全国共收获小麦3.2 亿亩,占夏收小麦面积的93%;其中机收面积2.63 亿亩,机收率82.3%。自此,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工作基本结束。   小麦第一生产大省河南的7890 万亩小麦总产在610 亿斤左右,比去年增加15 亿斤以上,单产也将超过去年762 斤的水平。我国第二小麦主产省山东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总产预计将达394 亿斤,增产19 亿斤。另一农业大省安徽的小麦单产、总产和优质率在上年历史最高水平的基础上再创新高。全省3300 万亩小麦平均亩产670 斤以上,较上年增加30 斤;小麦总产比上年增加11.5 亿斤,增长5.5%。   二、新麦上市后,部分地区高开高走,并带动部分陈麦走强。   今年小麦集中上市后,总体呈现价格高开高走,购销踊跃的局面1、收购价格高于去年。   在主产区安徽,小麦结算均价为0.76 元/斤,每斤高于去年0.05 元,价格较高的县已达到每市斤0.77 元,仅此一项可让售粮农民增收0.65 亿元。   2、小麦质量明显提高。今年南方部分地区小麦生长虽遭大雪冰冻灾害,但由于管理得当,优质品种面积扩大,加之小麦生长中后期气候适宜,小麦质量好于去年。以阜阳小麦为例,已入库的小麦 81%在二等以上,是有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硬质白麦占38.9%,水份12.5%,连历年较高 的不完善粒也只有4.8%,比去年下降0.9~1.8 个百分点。   3、入市收购主体较多。由于近两年小麦行情一路看好,价格不断不扬,各类企业入市积极性较高。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加 工企业、农村经纪人及外省用粮食企业都纷纷参与收购,形成了一个开放的粮食市场,充分满足了农民的售粮需求。   三、最低收购价小麦交易继续进行,陈麦需求现增长   最低收购价小麦每周在郑州和安徽两大粮食批发市场连续进行,从市场交易情况看,近期呈现计划交易量逐渐减少,但成交量成交率均走高的趋势。这是因为,新麦上市后存在一个后熟期的问题,与陈麦相比,水分含量较高。在现货新麦价格高开高走,价格逼近甚至超 过陈麦的情况下,市场对陈麦采购的需求出现扬升走势。   四、华北地区玉米小麦饲料替代较为广泛   在去年玉米价格大幅上涨,小麦由于现货波动不大,作为可替代玉米的饲料,其在价格上的优势逐渐显现。根据大商所在玉米考察中的发现显示,尽管相比小麦,以玉米作饲料能够提供更多的能量,饲料企业已经开始重新认识两者的关系。饲料企业表示,玉米相比小麦多出的能量受饲养环境和投食等方面的影响,转化到禽畜身上后,玉米作饲料多出的能量所剩无几。随着酶制剂价格的走低和豆粕价格的不断上涨,小麦替代玉米作为饲料,虽然在能量上略有欠缺,但由于小麦比玉米含有更高的植物蛋白,能够节省部分豆粕的用量,因而成本更低。目前河北和山东地区饲料企业的配料中,玉米和小麦的使用量已各占一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饲料企业人士表示,从生物科技角度来看,小麦替代玉米作为饲料的替换率甚至可以达到100%。这种情况下,小麦用途中的饲料消费一块仍将有较大的增长潜质。   从以上各点来看,目前小麦在集中上市期出现了供需两旺的格局,对于小麦价格上涨的预期仍强烈存在,造成市场购销主体积极入市采购的现象。但是,我国小麦总体供需平衡,略有盈余的总格局并没有得到改变,小麦价格可以向上浮动的高度仍可能是比较有限的。因此,在期货盘面上,这种供给充足的压力和托市收购拍卖两线并行的机制调控下,我们暂时不宜对强麦上行的空间有过高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