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简体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手机端
手机端二维码
| 微信
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要闻动态 > 农事头条

全球粮价上涨的原因

时间:2008-06-20 00:00 来源:农博网
字体 分享到: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教授认为四点原因造成了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粮价上涨。第一,遇自然灾害袭击,全球粮食总产量降低;第二,全球经济复苏,人们粮食消费量不断增加;第三,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迅猛发展,消耗了大量粮食;最后,全球粮食储备量已减少到30年来的最低水平,给世界粮食安全笼罩上阴影。   而从国内自身市场来看,我国粮食供给保持大体平衡,国内粮价并未产生很大上涨压力,预计今年国内粮价上涨幅度不会太大。其中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我国连续四年农业丰收,粮食供给充足;二是粮食储备充裕,现在拥有1.5亿至2亿吨的储备粮,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一倍;三是我国已实际成为谷物净出口国,粮食并不依赖国际市场。   胡俞越表示,要解决上述潜在危机,确保稳定粮价、扩大粮食生产、增加粮食供给是根本。具体来看,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在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的情况下仍然维持足够的劳动力种地,这就需要农业的集约化经营,让种地能手去种,使他们的收益超过出去打工的收益,政府应该慢慢采取一定政策使中国过渡到机械化、集约化种地,这也是迈向发达国家必走的一步。   其次,一定要抓好粮食储备问题,加强粮食库存和粮食购销工作的监督检查,防止各地因为粮食价格上涨的诱惑而卖出粮食虚报储备。   再次,在近一两年内要死防通胀,否则随着农资成本的不断增加,要想稳定粮食价格将会变得非常艰难。不过,在防通胀的同时更应防滞胀,改“双防”为“三防”(防过热,防通胀,防下滑),滞涨比通胀更可怕,对经济发展危害更大。   此外,从长远看,当中国经济完全融入世界经济的时候,粮食价格与国外接轨将是必然,此时拥有世界粮食的定价权将尤为重要。目前,粮食的定价多集中于美国的期货交易所,因此,大力发展我国的期货市场,培育自己的定价中心和权威的粮食期货品种将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