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简体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手机端
手机端二维码
| 微信
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要闻动态 > 农事头条

明年广东省村委会换届选举适用新法

时间:2010-12-02 00:00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分享到:

《广东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修订)》获通过 专家解读四大亮点

  昨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广东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修订)》。有关专家分析,此次修订有四大亮点,不仅推动了民主进程,更加体现村民自治,同时也更加保护妇女权益,在程序上也更规范。

  修订的主要内容有:明确人大、政府在村民委员会选举中的职责,细化村民登记的内容,规定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的条件及资格审查等工作,强化妇女当选村民委员会成员的规定,增加村民民主参与村民委员会选举的规定,明确村民委员会的选举方式(可采取有候选人的选举方式,也可采取无候选人的选举方式),完善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程序,规定村民委员会工作移交的程序。

  记者获悉,明年上半年,我省将进行村委会换届选举,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启动。三年一度的换届选举吸引了各方关注。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我省的工作安排,明年全省市、县、镇、村将自下而上进行集中换届。四级换届环环相扣、紧密相连,时间紧、任务重。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这一环做得好不好,能不能平稳顺利完成换届任务,直接影响市、县、镇的换届。

最大亮点:村委会至少要有一女性

  规定:修订后的选举办法规定,正式候选人按照得票多少的顺序确定,其中应当至少有一名妇女。主任、副主任的当选人中有妇女的,委员的当选人按照得票多少的顺序确定;没有妇女的,委员的当选人按照下列原则确定:有妇女获得过半数赞成票的,应当首先确定得票最多的妇女当选,其他当选人按照得票多少的顺序确定;没有妇女获得过半数赞成票的,应当在委员的应选名额中确定一个名额另行选举妇女成员,其他当选人按照得票多少的顺序确定。

  解读:据国家民政部统计,截至2009年底,广东省村委会中女性比例为18.17%,低于全国平均比例21.53%,位于全国第21位;全省女村委会主任仅占5.81%,全国平均比例为10.96%。经推举产生的村民代表中,女性比例占8.77%,全国平均比例是20.28%。

  “通过这些规定,妇女当选的问题不大。在明年的实施办法中,我们还将进一步明确妇女代表要占到村民代表会议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一以上,”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处长聂元松说。

  昨日,获悉修订的选举办法经省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后,省政协副主席、省妇联主席温兰子高兴地对记者说,她对选举办法保护妇女权利感到十分振奋。“在农村,留守人员中65%以上是妇女。若村委会中连一名妇女都没有,显然不合理,妇女将会失去话语权。”

  “从女干部的培养角度来说,使妇女进入村委会也有着重要意义,”温兰子说。温兰子还表示,村委会中有一名妇女这只是基本的要求,不是说有一名妇女就足够了,希望有更多的有威信、能力强、符合要求的妇女被选进村委会。另外,也鼓励女大学生、机关女干部到农村参与竞选。

放开外来人口参加选举限制

  规定:修订后的选举办法规定,村民委员会选举前,对户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本人申请参加选举,并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参加选举的公民也应当进行登记,列入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已在户籍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登记参加村(居)民委员会选举的公民,不得再参加其他地方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解读:修订后的选举办法放开对外来人口参加选举的限制,这是结合我省的实际,并依据上位法来制定的。据悉,多年以来,广东一直在探索这条路子,城市居委会的选举已经迈出了这一步伐,在2008年的选举中已经有这样的做法。例如,深圳很多外来人口当上了居委会主任。

  聂元松表示,村委会和居委会不同,因为牵涉集体经济的问题,有经济利益在里面,过去的选举中没有对外来人口放开。考虑到我省是外来人口较多的省份,很多外来人口长期在广东生活,没有参与老家的选举。这一部分人的民主权利如何得到体现,如何进行保障,民政部也希望我们在这一方面进行一些探索。

  聂元松表示,规定解决了外来人口民主的出路问题。另外,放开对外来人口参加选举的限制也进一步增强了村委会的新生力量,为大学生村官进入村委会打开一个政策通道。

“海选”从实践上升到法律

  规定:修订后的选举办法规定,选举可以采取有候选人选举方式也可以采取无候选人选举方式(即“海选”)。在国家的上位法中,只提到候选人选举方式,对无候选人选举方式没有作出规定,但也没有禁止。

  解读:全国有12个省份在小范围进行试点探索,我省“海选”的做法在全国走在了前面。近几次村委换届选举中,我省不断进行探索,很多地方逐步采取了称为“二合一选举”的无候选人选举方式,即把提名候选人的选举和正式选村委会组成人员的选举合二为一。在选举过程中,有村民达到两个“过半”(即参加选举的村民投票率过半,投票的村民中投赞成票的过半),就直接当选村委会成员。若当选人数不足村委会全部组成人员的名额,剩下的名额就从得票率没有过半的人中确定候选人。

  据了解,目前,广东有近70%的村采取了“海选”,选举成功率也能达到70%左右,是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老百姓对选举的程序越来越熟悉,选举的技术也有所提高。民政部也表示主张采取这种办法,大幅减少选举成本。

  在选举中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关注。我省有个别村出现“组合选举”的现象,几个村民各搞一个竞选团队开展竞争。这次,“组合选举”还没有上升到选举办法中,因为这种选举形式还不是很成熟。

制度创新:选举观察制度成为法定

  规定:修订后的选举办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村民委员会选举观察制度。这是广东的制度创新,在2005年的换届选举中第一次实行,这次上升为法定。

  解读:专家表示,在选举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纠纷问题。选举中,引入第三方进行客观观察,可以发挥监督作用,并督促当地依法依规开展选举。在发生争议时,也可以作为裁决的依据之一。通过观察,还可以发现在选举制度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善选举制度提供建议。

  据了解,我省此前聘请的选举观察员来源于各级人大常委会、政协以及民政部门的离退休干部和各高校的政治、法律、社会学教师、学生。各级民政部门负责招募,经过几届的实践取得良好效果。

  记者独家获悉,明年新一届选举和以往的观察制度又将有不同之处。一方面从上述人群中聘请一部分观察员,另一方面采取项目管理和购买服务的形式,请社会第三方机构面向社会招募观察员,并直接和乡镇、村里发生关系,对选举进行总体评价。原来的选举观察,多多少少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干扰。这次准备委托省社科院来做,更加客观。

  招募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拿到上岗证,才能取得观察员资格。按照现在的设想,全省计划观察1000到1500个村作为样本。两到三名观察员组成一个小组。观察点的选取方式为:一是定点观察,通过近几年信访情况来确定,同时也随即抽取一部分;二是“应求观察”,应一些地方的请求,派观察员前去。记者了解到,所有的观察员均不参与当地的选举,也不能对选举发表任何评论,只进行客观记录。哪一级聘请的观察员对哪一级负责。相关单位还考虑为观察员购买人身保险。

  目前,我省的选举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开始,包括组建队伍、加强培训、确定观察点等。据悉,明年的选举涉及19000多个村,另外还有一部分村改居,因为集体资产没有剥离,也按照修订后的村委会选举办法来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