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简体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手机端
手机端二维码
| 微信
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要闻动态 > 农事头条

农业部:休闲农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时间:2011-09-14 00:00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字体 分享到:

  记者:虽说休闲农业是一个新型的农业形态,但乡村旅游在我国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目前我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如何?

  张天佐(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局长--CNTV农家乐注):休闲农业是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新农村建设为主要目标,横跨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把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紧密连结的一种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

  我国休闲农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大体上经历了萌芽起步、初步发展、较快发展和规范提高四个阶段。目前已经形成了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产业园区、农事节庆、采摘垂钓园区、市民假日农园等形式多样、功能多元、特色各异的模式和类型,农业的多功能性得到极大拓展,为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创业增收提供了新途径。

  记者:休闲农业的发展,对我国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十二五”期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前景如何?

  张天佐:大力发展集农业生产、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参与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对于适应我国旅游消费转型升级,培育新型消费业态,提高居民幸福指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休闲农业能促进农民增收就业。据研究测算,休闲农业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就能带动整个产业链增加5个就业机会。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休闲农庄,可实现营业收入1000万元,直接和间接安置300名农民就业,可带动1000户农民家庭增收。各地的实践证明,发展休闲农业可以把农业变成快乐高效的产业,把农村变成美丽和谐的家园,把农民变成富裕而有尊严的群体。

  “十二五”是旅游消费向休闲消费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休闲旅游资源70%在农村,休闲农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十二五”时期将重点实施示范基地创建、乡土文化挖掘、支撑体系建设、从业人员培训、知名品牌创建、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程,全面推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要突出地方特色

  记者:目前这一产业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张天佐:从产业内部看:一是布局简单雷同,一些休闲农业项目雷同,缺乏创意和特色,没有形成规模效应,抗风险能力较弱。二是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多数休闲农业没有专门的经营管理团队,缺乏专业人才,难以满足不同类型的消费需求。三是管理水平不高,与休闲农业相关的建设、餐饮、住宿、环保等多方面行业性标准或规范缺乏,管理制度不健全,服务水平不高。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难以满足游客需求。

  记者:请您介绍几个在休闲农业领域做得比较有特色的例子。

  张天佐:以福建、湖南的一些村庄为例,他们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

  福建省上杭县五龙村邻近上杭古田会址,从2006年起五龙村开始发展休闲农业,挖掘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内涵,建设了民俗广场、客家客栈和红军客栈,村民们开发了打糍粑、跳节节高舞、唱红色歌曲等特色项目,成为远近闻名的“农家乐”示范点。2010年,全村接待游客近7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000万元,农家乐示范户每月实现纯收入6000元。 

  以往农庄建筑格局往往千篇一律,湖南的休闲农庄则在景观建筑上突出特色,新建的农庄注重规划设计,在产品特色、整体布局、生态环境和美感形象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既提升了农庄外观形象,又展现了建筑文化魅力。有的农庄开设有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展示厅、现代农业科普示范园、民族歌舞表演队;有的农庄与当地诗协、画协联合,把农庄办成诗人画家的聚会地;有的农庄利用当地的历史名人、典故传说、乡土文化,吸引游人。

  “村官”该如何作为

  记者:大学生村官在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方面能有哪些作为?

  张天佐:休闲农业产业是农业,场所在农村,主体是农民。这一有利条件为大学生村官提供了拓展农业功能、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的良好契机。大学生村官对内传播知识,对外推销产品,有望放大乡村游的经济效应,提升乡村游的文化品位。

  具体工作中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尽快做好角色转变。农村工作与“象牙塔”的生活差距很大,要及时调整心态,尽快实现从“学生”到“村官”的转变,从“学校”到“农村”的转变,以一名“村民”的身份和农民相处,这样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农村工作中去。

  二是学习休闲农业理论知识。休闲农业是一项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虽然全国发展模式各异,但都是在农业功能拓展上做文章、下功夫。因此,大学生村官要加强休闲农业方面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参观,在熟悉内涵外延的基础上,立足本地特色提出建议。

  三是参与发展规划的制定。对休闲农业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摸底调查,找出影响发展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机遇挑战,虚心听取专家意见,因地制宜地制定本村休闲农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记者:大学生村官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方面有哪些成功的尝试?

  张天佐:在这方面,很多大学生村官都做了很好的尝试。

  苏州高新区石帆村大学生村官陈月娟上任后,着眼于“生态旅游产业”和“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要求,规划建设“太湖农庄”生态园项目;北京郊区农村的大学生村官在助推民俗旅游方面不乏精彩之举。以拥有雁栖湖、青龙峡等一批4A级景区的北京怀北镇为例,该镇的16名大学生村官组成了一支民俗旅游志愿宣传队,将营销的重点瞄准了消费潜力巨大的高校学生群体,不仅利用自己所学,将镇上的旅游景区、果园采摘、特色餐饮等信息在高校网络上进行宣传,还向母校师生不定期发布特色民俗旅游信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