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为农服务的使命
中国农业银行充分发挥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规模庞大的资金优势,积极探索可持续的服务“三农”之路。目前在县域拥有1.27万个网点,覆盖了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划,是县域网点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
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发挥农村金融国家队和主力军作用
重点领域突出。农行持续加大信贷投放,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粮食安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和新型城镇化等领域。截至2015年底,支持了172项国家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的50个;新型城镇化贷款覆盖超过1000个县(市);为2.17万家龙头企业和20万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提供金融服务。
综合服务能力较强。农行努力打造农村金融领先银行,形成了包括公司金融、零售金融、金融市场、投资银行、国际金融、基金管理、金融租赁、人寿保险等在内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工具和平台,能够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满足广大“三农”和县域客户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需求。
服务半径广。农行已形成了覆盖县域、遍布城乡、联通全球的现代金融服务网络。除物理网点外,在县域还建设了5954个离行式自助银行,设置了65万个惠农通服务点,“金穗惠农通工程”行政村服务覆盖面已达到75%。
深化改革,持续创新,履行好服务“三农”重要职责
围绕如何履行好服务“三农”的重要职责、破解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难题,农行在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创新。
不断研发“三农”特色产品。农行先后研发推出了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贷款、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民安家贷”、“美丽乡村贷”等34项全行性“三农”产品和油茶贷、农机贷、奶源贷、精准扶贫贷等138项区域性产品。
积极探索有效商业模式。农行主动适应以规模化、集约化、社会化为特征的“新三农”“大三农”变化,因地制宜探索龙头企业等特定融资主体带动、特色产业带动、政府增信、一二三产业融合、“互联网+”等一大批服务“三农”模式。
大力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金融服务网络建设。农行实施“金穗惠农通”工程,让农民足不出村就可享受便捷的存兑汇取等基础金融服务。推动惠农通工程提质增效,积极开展互联网“三农”金融服务平台建设。
持续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农行健全完善“三级督导、一级经营”的管理体制和“六个单独”的运行机制。持续按照高于全行贷款增速2—3个百分点安排“三农”信贷规模,单独匹配三农金融事业部固定资产投入和费用计划。构建专业化的“三农”信贷审查审批通道,落实限时办结机制,着力提升服务效率,有效管控“三农”业务风险。(孙立刚 刘献良)